美好之名
在行,名字本身就很美好,不是么?在行也确实做得很好,被称为“共享知识经济的最高境界”。现在平台上超过百万的用户,几万名专家。甚至被新闻联播报道过,很牛!最初接触在行的时候,我也是震惊,然后惊喜。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中国社会。人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人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需要帮助的人能够更有效的找到帮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是讲究人情关系的,托朋友介绍,找个人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做完了,还欠着人情。在行上,我们不需要考虑这些,就像买东西,进行交易就好,皆大欢喜。所以,在行的模式能够发展起来,上应天时,下合地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加速了社会进化。
体验
但是,我体验了一段时间的在行,渐渐产生了一些疑问。我在上面咨询过专家,也作为专家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用我的经验帮助他们梳理产品、梳理团队、搭建框架。开始很开心,大家的好评让我觉得确实帮助了别人。
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关掉了约见的功能,中间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约见过任何一个用户。这期间很忙,另外也有一个困惑,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平台上?我作为一个专家,为什么要在这个平台上提供咨询呢?我和几位专家朋友做了交流,总结了几种动机:
能开眼界。在行上约我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呢,是其他行业的精英准备跨界,用互联网的手段解决问题。另一类呢?有创业想法,但还比较初级,自己的思路没有理清、想透。前者呢?很愿意聊,我在提供建议的同时,自己可以学习到很多,可以开阔眼界。这样的,我可以不要用户付钱,甚至加了微信,在线下保持交流。不过,这样的用户,并不多。
有成就感。前面说了两类用户,第二类呢。成就感要更强一些。因为他确实不懂,我的成体系的介绍,确实帮助他从0到1,甚至到10或者更高的认识。很多经验和认知,他记录下来,相信在他的创业过程中,会持续产生作用。但是我只有成就感,而且我发现这种成就感容易疲劳。所以我中间停了好久,极牛(另外一款同类型的垂直领域的App,现在似乎已经调整方向了,后面我会讲为什么这是必然)我已经卸载。
有收益。每次约见,我设置300¥(平台初始限制,后续可以调整)。我现在一共约见了大概20个用户(在行,极牛都算),一共6000¥。总共花费我大概60小时的时间。似乎有些便宜啊。确实赚不到钱。而我也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现在约见费用只不过是我控制可以约见用户的一道门槛。不过确实有人在上面赚到钱了。不过话题,都不是我这样的。
这三点呢?第一点对我最有吸引力。却不是每一次约见都能够开眼界,不过我还是会继续,所以我又打开了,并且调整了价格,希望可以继续开眼。这是我唯一留在在行的动力了。
进一步思考
上面还是有很多专家,在行还是很火。我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的成就感会疲惫,我没有想赚更多的钱呢?我细细得研究了在行的其他专家,其他话题,和我的领域进行对比。我想我发现了原因。所有的问题都回归一个点:在行的模式能够解决问题么?在行是没有限制问题的领域,问题的内容的。只要有这方面的专家,似乎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我们做一个对比。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营养师,帮助大家健康减肥的,自己有一套方法比较实用。在行上很火,学员评价都很好,自己做起来也很带劲。就没有我这些疑问。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要减肥这件事,解决起来,比创业要容易得多。首先一个有效的方法,有老师指点,后面就是自己的坚持了。但是创业不是,首先创业的方法,似乎不是那么好概括,即使好讲具体实施来变数也很大。所以两者相比较,一次咨询,能够解决问题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双方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聊创业的话题,解决的只是整个创业过程中,很小的一步,后面还有千沟万壑在等着你。所以,对于创业的领域,在行的模式,似乎要更进一步。不否认在行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在行可以做得更好。
也许,其实我们需要更加垂直的在行。在行作为一个入口已经很好。剩下的,就交给垂直的“在行”们了。所以很有机会,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前面提到极牛,垂直领域的在行,我接触它比在行还要早,后来推出一站式解决方案,也是趋势使然。这个点抓得对的,这个领域,提供咨询是为了引流量,后面搞一个技术专家团,实地解决问题,才是用户需要的。方向是这样,做起来,还有很多坑,等着你来填。
还在不断的思考中,也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沿着这个方向,会有更多的团队尝试。有想法的人,不妨大家一起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