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衣一时聚散
金学红学研究者 专栏作者 言情小说作者 独立撰稿人 个人公众号:wochengjinghong 浮世小团圆 小说地址: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5558879/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0449095/ 豆瓣金瓶梅与红楼梦专栏地址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5983508/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6237452/chapter/31656755/ 如需转载,请点击 https://www.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15470
51好读  ›  专栏  ›  罗衣一时聚散

本文仅与朋友分享:我的三部电子书上市

罗衣一时聚散  · 简书  ·  · 2017-12-10 20:18

正文

网易云阅读给我出了三本电子书,三本全是言情小说。三本全部免费。

当然,所有的平台都是不欢迎,也不鼓励作者设置免费的,编辑曾经好几次和我确认:“你真的要设免费吗”,“设了之后以后可是改不了的哦”。

我被问的都有点心虚了。现在人都欢喜说:“我写文章就是为了名利双收呀,我就是为了钱,为了出名才写的呀”,如果我偏要和人反着来,说“我写字不是为了赚钱”,人家没准儿还认为我对自己的文字没有信心呢——但是,我不能说我不喜欢钱,可我写字真的不是为了赚钱,至少不全是。

我觉得把人和人区别开来的,不是财富,而是艺术。艺术有时候就像鸦片,可以让你暂时忘掉痛苦,当然药效过了还是一样的,可是,至少有一段时间你暂时还是快乐与超拔的,不是吗。


我的小说地址:网易云阅读:《锦娘录》

http://yuedu.163.com/source/6195cb57fdcd4afe94d5a90b0c7bf45b_4

网易云阅读:《我未来长女关于我的回忆》

http://yuedu.163.com/source/55b44ea1c5c5483eb5b58023efb53548_4

网易云阅读:《你喜欢切格瓦拉吗》

http://yuedu.163.com/source/88a8f4e8ed6a418da14d0dafe38da324_4

请大家有空捧个人场

以下是《我未来长女关于我的回忆》中节选,第一,二章:


从小,妈妈就是个喜欢别出心裁的小孩。

她出身不好,家境不好。家境好的小孩也许也会幻想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像她那样执着。

妈妈这一生,很少见到她的父亲。生平和父亲见面的次数,少到一双手就数完了。当然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妈妈忘了她生父的样子,甚至忘了他的名字,她可以把任何一个她喜欢的成年男人,都当成是自己的父亲。

其实,父亲是什么?对于少女来说,父亲是一只手电筒,虽然一个人走漫漫夜路时,没有手电筒也能摸索着行路,但是,开了手电筒,前方有一束光,总显得亮堂一点,有底气一点,也温暖一点。

但是,妈妈就从来没有那只“手电筒”。

少女时代,妈妈所有的朋友都比她家境好,比她住的房子大,穿的衣服时尚,零花钱多,她几乎就没有零花钱,口袋里常常镚子儿没有,那时候,妈妈走路就低头,她想,能捡到十块钱就好了。

妈妈身材很不错。像她那样不到170公分的女孩,极少有九头身的,她有八头多,比例好,亭亭玉立这个词就像是为她设置的。

所以妈妈穿衣服很好看。别人穿的不好看的衣服她穿起来也好看。

她常常穿舅母的旧衣服——她寄住在舅舅家,舅母常拣一些过时的,颜色黯淡的,款式老气的衣服给她,还说“我的衣服料子都是挺好的”,长大后妈妈看张爱玲,看到张总是拣后妈的旧衣服穿,心底很是唏嘘。

那些衣服老是穿不完——和张一样,妈妈总是没法把那些一件又一件的旧衣服穿完,那时候她甚至想,大概这辈子都穿不完了吧。

后来,妈妈自己上班赚钱了,买了一堆又一堆漂亮衣服,近乎于病态和疯狂,家里根本塞不下,舅母也来拣她的“旧衣服”穿——可那些衣服都是全新的,连标签都没有剪掉,舅母笑笑说,现在是轮到我来拣你的旧衣服穿咯。

其实舅母人不坏。妈妈常和人这样讲。

她好像忘了她曾经在某一个冬天——那个冬天,正过年的时候,她穿了一件舅母的旧大衣,六七分旧,拖到脚踝的长度,她瘦,舅母胖一些,又是宽松款,那衣服越发显得像条麻袋,又是她讨厌的绛红色,无可奈何的妈妈披了一条绛红色的麻袋去走亲戚,她走在路上,看到对面来了一个那个时代的时尚青年,穿一袭纯黑色,电影《卡萨布兰卡》里同款的系带大衣,贝雷帽,皮靴,那女青年身段也很好。古人说,身段身姿之美超过容颜之美,妈妈那时候还没念过这样的书,但她却偏在那一刻无师自通,与几百年前的古人灵魂契合,她压根都没顾上看那个女人长什么样子,只觉得她的服饰之美与身姿之美,就像是某些剪的很好的电影片花,有时候实在是精彩过正片。

妈妈用乡下小姑娘看时装模特的眼神盯了许久,终于,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以后我也像她那样。

长大后的妈妈,果然成了她自己所期许的那样,之后她的衣着,打扮,品味,身段,足足震撼了不少小姑娘,后来,妈妈有了一个外号,叫作“震八街”,意思是她一出门,附近八条街的女孩,谁都比不过她,谁的心都在随着她的步态而震动。

咚咚咚,咚咚咚,那种声音,堪比春天里的那一声声春雷呢。

十八岁以下的岁月,一年都可以当三年过,每一天都很漫长,那时候的妈妈,大概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可以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髦新衣服。

妈妈没有上大学。一来那时妈妈的外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替她再付四年学费,二来,虽说可以问人借一些,或者让舅舅资助几年,以后再还他——外婆就是这么对她说的,但是妈妈坚决不答应,这么说来,她至少还要穿四年小舅母的旧衣服,她穿腻了,穿伤了,穿绝望了,妈妈想自己18岁的身体,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去套上小舅母那潦草乏味的旧衣。

妈妈18岁就有人给介绍对象。俗话说,穷家无大女,富家无大郎,穷人家不会养女儿养到博士毕业,舅母说了:女博士也要嫁人,早嫁不如晚嫁,早一点还可以挑挑人,晚一点就只能让人挑了。

没人能说舅母说的不对,舅母说的甚至是真理——当然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很多时候舅母甚至是个圣人。

一开始,妈妈也想早点结婚。上大学,她连想都不敢想,她理科不好考不上,如花钱买分上大学,那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谁会出这笔钱?外婆?舅母?还是舅舅?舅舅也有一个女儿,小名花籽,花籽小时候喜欢看电视,尤其看爱电视上的空姐,说长大要当空姐。舅舅说,那可是伺候人的工作。

但18岁妈妈高中一毕业,舅舅就给找了一份在咖啡馆打工的活儿,做咖啡店女招待。

咖啡很香。妈妈穿着白衬衣黑长裤打着黑领结站在门口做迎宾,也挺神气,她知道,她不能和花籽比,花籽是舅舅的亲生女儿,这世上的人,是只肯给自己的亲生儿女花钱的,栽培他们不就是栽培自己吗,至少是栽培和投资自己的未来,所有伟大的母爱和父爱,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无非是自恋的延伸与变体。

18岁,妈妈一天要在咖啡店里站八小时,对每一个进出的人微笑,开门关门,因为年轻,倒不觉得那么苦,月底拿到钱还可以自己去逛衣服摊子——她买不起贵的,店里的衣服贵,她只能看看,因为赚到的薪水有一大半要交给舅母做伙食费,买衣服只能是去摊上买。

那时候的妈妈是不好看的。张爱玲说,再能干的姑娘也闯不出那一身旧袍子去。而她能闯出那一身廉价衣摊上买的廉价连衣裙去吗。

似乎还是穿工作服好看。白与黑的搭配,有时候领班会给她梳一个髻,她自己不会梳,但凡遇上领班不开心或者心没心思给她梳时,她就自己梳一条麻花辫,斜斜的,长长的搭在左前胸。

有点土气。那时候脸盘子还大,还圆,婴儿肥未褪,红喷喷的,一个18岁的土丫头。很久之后妈妈看到那时的照片,总这么想,真土,尽管只有18岁。

再也回不来只能往前走的,既缓慢又湍急的18岁。


第二章

舅母给她介绍了男朋友。她几乎都说不出推脱的话,她还小,尽管早就知道只有结婚才可以离开现在住的地方——她从来没有把外婆舅舅舅母花籽的家,当成自己家过——但是她还小,她想,18岁就得和一个男人在一起,起码有50年日子要一起度过,多可怕。

其实小吴还可以的。对于妈妈这样的女孩子来说,足够好了,他家有一间铺面房,有住房,房子很宽敞,只有一个妈,结了婚当然要和妈一起住的,但架不住房子大,有三房一厅,够住了——舅母这么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