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学术通讯
学术出版,评论闲聊,读书内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学术通讯

关于人类,有哪些被误解的生命真相?

三联学术通讯  · 公众号  ·  · 2019-10-14 09:42

正文


“如果到200万年前的东非逛一逛,你很可能会看到一群很像人类的生物:有些妈妈一边哄着小婴儿,一边还得把玩疯的小孩抓回来,忙得团团转;有些年轻人对社会上种种规范气愤不满,也有些垂垂老矣的老人家只想图个清静……这些远古时期的人类已懂得爱和玩乐,能够产生亲密的友谊,也会争地位、夺权力,不过,这些人和黑猩猩、狒狒、大象也没什么不同。”



在《人类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如此描绘了一番远古人类的生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这些和一般动物比起来“没什么特别”的生命,曾经是泯然于世间的物种之一。 众所周知,我们与黑猩猩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与黑猩猩分开以后,人类便在非洲开始了独自进化的漫长道路,而这条路走了上百万年。 不甘平凡的人类与残酷的自然以及自身的基因拼命搏斗,最终一步步登上生物链的顶端,从动物变成了“上帝”。
而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无数未解的谜题。 在《三联生活周刊》最受欢迎的撰稿人之一袁越看来,其中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 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为什么会变老? 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人类的终极问题。 “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 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 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
袁越与比尔·盖茨对谈
在周刊,袁越是少见的有科学背景的写作者。 他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了生物学硕士学位,并曾多年从事生物制药研究。 回国后来到《三联生活周刊》,他深耕“生命八卦”专栏15年,沉淀下80万字,成了读者心中文章最硬核的“土摩托”。
近几年,他最引人瞩目的是操刀了三期人类主题的周刊封面故事: “中国人从哪里来”、“人类到底能活多久”、“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实地走访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采访数十位相关科研领域的专家,他完成了国内媒体几乎无人敢触碰的“人类三部曲”。

基于多年研究、阅读、调查的积淀,如今,他写成了 《人类的终极问题》 一书,希望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同时,他还联合中读做了一个“大动作”,特邀9位来自国内科研一线的顶级专家,从“人类”这个宏观视角展开,打造出音频节目 《解码人类——探秘生命真相的科学课》 ,为你讲解与你自身最为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描绘出一幅人类从远古走向未来,从身体上升到思维的生命图景。
👇
限时特惠
实体书+音频课
30万字+600分钟音频超值干货




北京猿人并不是中国人的祖先?



对于人类的进化这个话题,袁越的兴趣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外公曾给他看过一本家谱,虽然只记载着5—6代人的姓名,但还是把他看呆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也有爸爸妈妈,这条链可以一直延伸下去,永远不会断,因为一旦断裂就没有我了。 ”那么,这条链最终会通向哪里呢? 这是小时候的他经常会想到的问题。

像许多同时代的孩子一样,《十万个为什么》是袁越最早接触到的科普读物。 书中把北京猿人描述为中国人的祖先,他们曾居住在周口店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实际上,科学家早已通过DNA研究技术证明,如今地球上所有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大约20万年前的非洲。 我们都是同一群非洲原住民的后代。



在《人类的终极问题》中,你将了解到: 人类的祖先是如何三次走出非洲的? 中国人究竟从哪里来? 神奇的古DNA测序技术是怎么回事? 它怎样帮助科学家借由古人遗骸求证史前历史?


人活过200岁的记载并不可信?



一个人可以活多久? 法国人珍妮·卡尔蒙出生于1875年,死于1997年,享年122岁零164天。 小时候她家是开颜料铺子的,她清楚地记得家里曾经接待过一位脾气暴躁、满身酒气的丑鬼顾客,后来才知此人名叫梵高。 卡尔蒙去世后,意大利人艾玛·莫拉诺成为地球上活着的人当中年纪最大的。 2017年她去世之后,世界上便再也没有一个出生于19世纪的人了。



也许你会问,不是许多小报、民间野史都有过“历史上某人活过200岁”的类似说法吗? 实际上,这些消息都不靠谱。 袁越认为,首先,由于古代的户籍制度不健全,老人的真实年龄大都不准确。 此外,就是故意造假,有的是出于“为尊者讳”的善意,有的则是为了经济目的,比如以“长寿之乡”的名义高价贩卖当地的土特产等等。
长寿是古往今来人们乐此不疲谈论的话题。 在书中,你将了解: 衰老到底是不是一种病? 长寿基因能否把人的寿命大幅延长? 全世界抗衰老领域最前沿的动态是什么?
嬉皮士运动竟是创造力研究的副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