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借助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坚持教授治校的治理结构,经过十年发展,已培养出数以万计备受尊敬的商界领袖,并成功启动海外市场运营,致力于促进东西方双向交流,成为融贯中西、整合全球最佳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江商学院

李海涛院长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并发表演讲

长江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25-03-28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5-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Boao Forum for Asia) 在中国博鳌召开。 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李海涛受邀出席,并在27日的“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主题论坛中发表演讲



在全球格局深度调整的关键期,中国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战略窗口期;逆全球化、亚太经济一体化、技术革新与能源转型交织,为企业带来了全新挑战与机遇。亚洲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区域一体化展现韧性;人工智能应用快速普及,成为新增长引擎;亚洲引领能源转型投资,绿色发展成为重要方向。在27日下午举行的“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主题论坛中,李海涛院长就当前企业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并重塑增长动能进行了深入分享。


李海涛院长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并发表演讲


李海涛院长在分享中指出,尽管当前国际环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但 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仍然显著,中国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以更高格局融入全球市场,实现内外循环协同发展


他表示,中国制造业的独特优势在于用四十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历经多次工业革命才实现的产业升级,构建了非常完备的产业体系,覆盖从传统工业(如钢铁、煤炭)到前沿科技(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的全产业链布局;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已展现出从“0到1”的突破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结构性挑战: 制造业产能与消费供需失衡; 经济增长依赖出口拉动; 美国关税壁垒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


“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具备‘站在月球看地球’的全球化视野,由‘产能出海’模式转向‘全球资源整合’思维,助力当地发展,融入当地社会,方可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实现共赢。 ”李海涛院长总结道,“中国企业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唯有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兼顾全球视野与本地需求,中国企业才能在产业竞争中继续‘走出去’和‘走上去’,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变局之中占据先机。

该主题论坛由毕马威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主持,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伊利集团执行总裁王维,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董事长许立荣,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涛,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长江商学院接力长江6期校友高海纯,金光集团APP副总裁翟京丽,斯洛文尼亚国家工商会斯中商务委员会主席兹加·瓦奥波蒂奇,全球主权咨询公司(GSA)创始人兼CEO安妮-洛尔·凯谢尔,埃尼中国董事会主席、埃尼能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埃尼集团执行副总裁乔瓦尼,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等。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政界、商界和国际组织的1500多位高层领袖,以及杰出的创业者、创新者和专家学者,围绕把握大势、促进增长、塑造未来、发掘动力四大方向议题共同提出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6日晚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长江商学院还与凤凰网财经联合主办了“2025博鳌·长江商学院之夜暨凤凰网梧桐夜话”,与博鳌亚洲论坛参会的多国政商学界人士围绕“Al革命与全球经济新格局”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


end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长江商学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