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塘书院 ©张超摄影工作室
莞韶城位于韶关老城区
西南侧,以低冲击开发理念,保育原有的水库、鱼塘、山林、溪流、湿地等自然生态元素,建立韶关创新驱动平台。两塘书院是莞韶城
“双塘印雪”文化景观
的
重要组成部分。
区位图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鸟瞰
©张超摄影工作室
项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西郊天子岭山脚下。项目用地坐拥一片带状水域,背山面水,拥有180度视野的自然景观和极佳的地理位置条件。
场地环境
©张超摄影工作室
项目用地内场地高差复杂,自然植被茂盛;设计希望以最低限度的干预介入场地之中,在尽量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建筑的置入。因此,我们选取水岸边和山林间的两个支撑点,连接两点并以垂直于湖岸线的角度布置建筑体量,不动场地内既存的一草一木。建筑修长的体量仿似从山林间生长出来,并延伸到水岸的“植物”。
立面图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结构以尽量小的方式介入场地
©张超摄影工作室
林间小径
©张超摄影工作室
山林中生长,延伸至水岸
©张超摄影工作室
岭南园林讲究求实兼蓄、精巧秀丽。我们用一系列体量穿套、切割,形成层层叠叠的空间关系,增加了建筑中景深的体验。
建筑南面用老砖砌筑的砖墙和通上屋面的台阶分割了建筑体量,北面则完全向风景开敞。将厚重质朴和轻盈通透并置,增加了材料细部的可读性。
南侧砖墙
©张超摄影工作室
大台阶
©张超摄影工作室
周围的观景面被尽量打开
©张超摄影工作室
邻水的通高休息空间
©张超摄影工作室
室内细部的可读性
©张超摄影工作室
建筑中庭从建筑的中部贯通,汇聚四个方向的空间,是景观的延伸,也使室内外空间有了交融的机会;虚体空间、景观、实体空间,在此处环环相扣,形成建筑在空间上的榫卯关系,而下沉庭院则更加强化了这种空间上的互补契合。
草图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中庭
©张超摄影工作室
展厅内的天光
©张超摄影工作室
室内
©张超摄影工作室
立面处理中,砖材质与混凝土材质的变化和形体转接关系,构成了建筑立面上的榫卯关系;同时,面对水面的形体采用了一条斜线来收小建筑的面宽,使得整个形体更加纤细——体积感的弱化,使建筑与周边环境更加和谐共生。
入口中庭处形体转接
©张超摄影工作室
体量上的切角
©张超摄影工作室
鸟瞰
©张超摄影工作室
平面图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剖面图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剖轴测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名称:两塘书院暨金石博物馆
建筑设计: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4.09-2016.11
建成时间:2017.04
建筑面积:2724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
主创建筑师:汤桦
设计团队:汪田浩、邵朋、曾杰、赵宇力、李鹏飞(实习)等
委托机构:广东东韶实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文字:
戴琼、赵宇力
原文编辑:郑晨曦
建筑摄影:张超摄影工作室
公司网站:http://tanghuaarchitects.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
| 原源
视觉
| 吴宠茹
校对
| 李菁琳
版权声明
本文已获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授权,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