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军中三剑客:保卫基层、剑指时弊、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观海新闻  ·  跨省履新4个月后,她拟晋升市委书记 ·  21 小时前  
观海新闻  ·  跨省履新4个月后,她拟晋升市委书记 ·  21 小时前  
半月谈  ·  周喜安被查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5.01亿人次!6770.02亿元! ·  3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  3 天前  
底线思维  ·  老年再婚困难,现实远比“子女干涉”复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清流!军队住房改革,他研究了3句话

三剑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1 23:05

正文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三剑客

(文/林岩峰;图/唐建平)

在房价成为天价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军队住房制度。这也许是挽救内心的一股清流!

住房制度改革是我军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对于解决好军队人员住房问题,增强部队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央军委提出“军队保障与社会保障、公寓房保障与自有住房保障、实物供应与货币分配”三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对于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促进部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住房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大中城市矛盾尤为突出。



问题

1 .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土地是一种价值巨大的商品,资源非常有限,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主要是军产土地,资源更加稀缺。部队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达到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需求只增不减,而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只减不增。

很多单位曾经建设过几批经济适用房,但几年前已没有土地资源再进行建设,积压的无房人员越来越多,通过经济适用房解决干部住房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2.公寓房配置不合理。住房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公寓房的住用主要保障军官、文职干部、士官和在编职工在职期间居住。公寓房住用人员离退休、转业、复员、调动工作后已安排住房或者购买住房的,应当限期腾出。

但实际上,或因住房补贴太低买不起商品房而不愿迁出,导致大量在职军人分不到营区内公寓房,需要在外租赁商品房,支付高昂的房租,给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3.货币补贴落实不到位。2015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完善军队人员有关福利待遇的若干规定》,明确要求“符合住用条件、单位确无房源保障的,所在单位应当发放租房补助费。

其中,符合住用公寓住房条件的,租房补助费按照当地普通住房市场租金均价与个人应享受面积下限标准乘积的70%确定。”

但因为要求“租房补助所需经费从本单位营房管理费中列支”,很多基层单位无力或者不愿意负担此项开支,导致基层干部的租房补贴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打折扣。



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地方住房保障也面临着和军队类似的困境,资源环境约束与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地方一直尝试用“经适房”“限价房”来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但这类保障房存在准入条件严、可保障人群覆盖窄、投机牟利空间大,分配不公,保障家庭退出难,资源难以循环利用等问题。地方政府的经适房、限价房政策无法解决本地居民住房问题,更没有能力帮助部队来解决经济适用房。

北京市曾出台《北京市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并进行意见征求。参照此条例草案,或许能给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带来一些启发。《条例(草案)》规定,政府提供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和发放租赁补贴,即“一租一售一补”三种保障方式。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将取代现在的经适房、限价房。在运行管理方面,保障房只能自住;购买、继承其他住房的,应退回保障房;退出时只能由政府回购;保障房不能用于本套房屋之外的债务抵押。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保障房档案和保障家庭、个人档案,并进行动态调整。

为加强和规范军队住房管理,加快解决在职军人住房困难问题,建立可持续运行的住房保障制度,借鉴地方住房改革思路,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尝试改革:

1.经济适用房统一回购。以区域为单位统一建设经济适用房,适用一定职级条件,购买价格参考当地房价1-3折制定,出售时只能由军队统一回购,出售定价只能按照货币通货膨胀的基本比率考虑。

2.租房补贴由军委机关补助。由基层单位每年统一提出申请,军委机关拨专项经费进行发放,并按照上一年度公布的租金均价确定各地当年租房补助费标准。

3.严格公寓房腾退规定。根据服役年限为军队复转人员发放地方安置住房补助,但要求必须腾退军队公寓房,补助标准要基本能达到服役满20年人员能一次性在三线城市购买90平米住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