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芯闻
半导体行业的“资治通鉴”,汇聚半导体行业最新资讯,捕捉全球科技圈最新动态。专注于半导体晶圆代工、IC设计、IC封测、DRAM、NAND Flash等产业。华语圈百万半导体人睡前必读的“今日芯闻”。旗下更多订阅号:芯师爷、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昨天  
西安头条  ·  突发重大刑案!警方通告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入库参考案例:周某春等36人诉重庆市涪陵区规 ...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回都踏实过年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芯闻

液晶屏的骨头,芯片的脚!中国每年花上百亿买它

今日芯闻  · 公众号  ·  · 2018-06-14 18:36

正文

广告


来源:本文内容来自科技日报,感谢科技日报的付出和成果。


这种球,直径是头发粗细的三十分之一。少了它,你正盯着的液晶屏幕将无法生产。微球,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被国外企业垄断。 仅微电子领域,中国每年就要进口价值几百亿元人民币的微球。


液晶屏的骨头,芯片的脚



“2017年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达到全球的33%,产业规模约千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但这面板中的关键材料——间隔物微球,以及导电金球,全世界只有日本一两家公司可以提供。这些材料也像芯片一样,给人卡住了脖子。”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苏州纳微科技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说。


手机屏幕里,每平方毫米要用一百个微球。“间隔物微球撑起了两块玻璃面板,相当于骨架。在两块玻璃面板的缝隙里,再灌进液晶。”江必旺说。


“微球决定液晶屏的厚度和均匀性,因此所有球要大小一样。微球还得足够强韧、光滑,不含一点金属杂质。”江必旺说,否则会影响显示质量。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光扩散微球”,大量涂抹在光扩散膜,用于液晶背光模组。


微球另一个重要的用途,是芯片的引脚。电路常用焊锡连接,但现在的芯片太小,引脚小到看不清,导电金球就替代了焊锡。


几微米直径的微球,混在绝缘胶里,构成“各向异性导电膜”。 这层膜贴在芯片和主板之间,需要接脚的地方给予压力,小小金球就会在两者之间导电,这是现在微电子业标准的办法。 中国从日本进口导电胶膜每年要花费上百亿元人民币。


微球太小,筛分困难



江必旺说,无论是间隔物微球,还是导电金球,粒径要非常精确和均匀。


微球的材料是塑料或二氧化硅。制作微球,第一步,在反应液里,塑料或者硅烷变成液球,并且固化。“就好像油快速搅拌在水里,会分散成小球一样。”江必旺说。


这种方法做出的微球有大有小,需要精密筛分。“用一般的筛子是做不到的,因为微球每隔0.2微米是一个规格。2微米和2.2微米的两种球,要分开是极其困难的。世界上只有日本的公司可以筛分这种微球,周期长达6个月。”江必旺说。


筛分工艺是行业秘密,大概原理是利用大小球的浮力不同,下沉有快有慢,在液体中分离。


生产导电金球,还得多几道工序:表面处理后,镀上一层金或者镍。100纳米厚的这层金属,必须薄厚均匀;球和球互不粘连。普通镀金工艺是行不通的。


由于技术门槛极高,导电金球生产被日本的积水公司垄断。


没有微球就造不出生物药



江必旺博士经过十多年研发,绕过“筛分法”,发明“种子法”,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将让下游产业极大受益。


种子法是让几纳米大的塑料或者二氧化硅充当种子,在适当的化学环境下慢慢长成微球。长出来的微球个头一样大,不需要筛分。生产周期只有6天。


没有微球,食品安全检测、疾病诊断、环境监测……许多行业都会陷入窘境。制药厂尤其离不开微球。江必旺说,用于提取生物药的微球,表面有很多孔道,可以吸附特定大小的分子。


“一克微球的表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如果微球表面有一些特殊基团,就可以选择性吸附药物有效成分。”江必旺说, 全世界的生物制药都必须使用微球做色谱填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