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注我们,了解最新法律资讯、获取诉讼服务,欢迎您的参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资讯  ·  两年消失8000万张!信用卡业务春寒料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前海法院:“烫平”粤港澳大湾区不同法律体系“褶皱”有何经验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 2025-01-24 09:34

正文



“审判长好,各位好,我是香港执业律师唐汇栋,受委托对案涉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进行查明。下面我对法律查明情况作以下说明……”


这是一件由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涉港知识产权案件,唐汇栋作为法律查明专家,在香港以视频方式出庭对案涉香港法律查明情况进行说明。



2025年是前海法院建院十周年。过去十年,类似的庭审场景在前海法院时常上演,港澳律师的身份或是法律查明专家,或是陪审员、调解员等。


1月13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暨全国法院“双模”表彰大会上,前海法院获评“全国模范法院”称号。据悉,“全国模范法院”评选表彰每五年举行一次,是全国法院系统最高荣誉,前海法院为全国第一家获评该称号的自贸区法院。

适用域外法加速

港资外资“落子”前海


前海管理局此前委托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进行一项调查,通过对345份港企和530份非港企有效问卷统计,75.29%的企业表示投资前海最看重“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92.15%的企业愿意在前海签订商事合同时适用香港法律。


汇丰集团“落子”的故事就是上述数据的最佳注解。据媒体报道,2017年,汇丰集团董事会成员考察全国多地,听闻前海可以适用香港法、域外法审理案件,董事们一下来了兴趣,回去立即开会研究,最终在前海设立了区域性总部。


长期以来,前海实际使用港资占深圳过半,涉港纠纷也较为集中。2015年1月28日,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成立,为最高人民法院确立的司法改革示范法院,集中管辖深圳市应由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及前海辖区内第一审民商事案件和知识产权案件。


2015年2月至2024年12月,前海法院累计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21900件,覆盖143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受理涉港商事案件14041件,是全国受理涉港案件数量最多的法院。



前海法院也是全国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最多的法院。前海法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系统全面的域外法查明与适用体系,首创境外法律专家在线出庭查明法律,依法尊重和保障当事人选择适用域外法, 十年间累计适用域外法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审理案件236件,其中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149件,占比超过六成。


审理效率上,前海法院率先大幅简化涉港澳案件诉讼程序,明确当事人可通过港澳地区官方网站查询法人主体信息,替代港澳法人主体资格材料公证和转递手续,将以往花费二十余天、数千元的手续成本,缩减到“半小时+零花费”。


目前,前海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3个月,较集中管辖前缩短14.2个月,效率提升4.5倍。


法治环境护航下,近年来,前海吸引超过1.1万家外资企业落户,其中港资企业占比达85%。


“烫平”粤港澳大湾区

不同法律体系“褶皱”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GDP从2018年10.8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超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努力推动产业、物流、科技、金融、贸易等资源在区域内快速流动、高度集聚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持续推进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降低跨境商业和经济活动的‘额外成本’,是 粤港澳 大湾区法律专业人士都应思考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前海法院专家研究员习超表示。


习超谈到,前海法院“粤港澳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研究中心”邀请了包括其在内的港澳高校多位学者,开展规则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 其意义在于“烫平”不同商事法律规则体系之间的“褶皱”,进一步提升 粤港澳 大湾区跨境商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确定性,让 粤港澳 大湾区经济增长潜力得到更大释放。


“烫平褶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小切口”突破,求大同、存小异。前海法院率先梳理内地与香港商事法律规则异同,首创了涵盖24项衔接点的跨境诉讼规则衔接体系,编写出版《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研究》系列丛书,规则衔接改革举措入选广东自贸区、广东法院改革案例。



“熟悉港剧的观众都对香港法庭内唇枪舌战的场景印象深刻,前海法院则借鉴了香港的证人出庭辩论、交叉询问等制度;而我们在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效也促成了双向借鉴,通过一个个‘小切口’衔接,实现审判质量、效率体系化的提升。”前海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谢雯介绍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