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章鱼读书
我是陈章鱼,读书达人、知乎52万关注答主、领英/分答头条特邀专栏作者、分答第一批答主。 来和我一起读书吧!聪明地读书,才能读得聪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 月 19 日,宜晒太阳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 月 16 日,宜密谋 ·  4 天前  
蓝钻故事  ·  留给《读者》的时间不多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章鱼读书

张岱为何如此迷人 | 章鱼读书群出品

章鱼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29 20:00

正文

去年,章鱼创建了一个以「输出」为中心的读书群


每月会从群内小伙伴的输出作品中挑出有趣、有价值的篇目分享给大家。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群内成员张旭在读完《陶庵梦忆》之后的感悟。


说起张岱,不能不从他的人生经历论起。


张岱出生于明末时期浙江绍兴的一个累世显宦之家,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官五代」。受当时文人傲世愤世、放荡奢靡之风气影响,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为晚年时写回忆小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岁之前,张岱爱好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烹饪、品茶、看花、赏灯、弹琴、斗鸡、蹴鞠、看戏等等。而且,他的爱好时常变来变去,难以持久,但听他提到时,却仿佛都入迷极深,足以为安身立命的依托。


于繁华靡丽中成长起来的张岱,在三十出头时,曾感受到广阔世界的召唤,离开安逸的江南,开始了一次长途旅行。这次旅行主要是为了看望他在山东做官的父亲,顺道游玩了泰山和宁波外海的普陀山。旅行中总能遇上天南海北的旅人,攀谈所论之事自然是五花八门。为此,张岱竟动念编了一本书,缀集自古以来值得一记的事物,以备乘船与旅伴言之有物所用,名叫《夜航船》。


然而,编写《夜航船》这类事情,很快在张岱的后半生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明清易代,年近五旬的张岱不得不散尽家产,逃避到绍兴西南的山陵之中。如其在《陶庵梦忆序》中所言: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骇骇为野人。


逃走之时,十分仓促,所有家当及三万卷藏书尽数留在家中,只携带了一部未完的明史草稿,便是后来的《石匮书》。


或许正是要完成这部史书的愿望,让张岱于颠沛流离之中活了下来。他曾写道: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山野生活之中,昔日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萦绕在张岱心头。夜气方回,鸡鸣枕上,拂晓时分,往事总入梦。于是,在饥饿之余,写下了一部《陶庵梦忆》。


直到五十二岁那年,张岱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回到绍兴故居,只是故居已人事皆非。几年之后,张岱重新游历了魂牵梦绕的杭州西湖。此次旅行却令张岱几欲心碎,因所见之西湖早已破败不堪,「昔日之弱柳夭桃。歌舞楼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为了找寻昔日所见之西湖美景,张岱只好又写了一部《西湖梦寻》。


说回《石匮书》,这部书在张岱六十七岁那年终于得以完成。全书共计两百五十万字,加上《石匮书后集》的五十万字,张岱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三百万字的明史。


《石匮书》成后的第二年,张岱写了一篇《自为墓志铭》,在这篇文章中,他一一列出了所完成的所有著述,排在第一的当然是石匮书,其后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等共计十五本,其中只有一本已经刊刻印行。


粗粗罗列了张岱的生平,我想我们大概可以讨论下张岱之文章的迷人之处了。


第一个关键词是苍凉


明清易代,流离失所。这一变故之后张岱笔下虽多为昔日繁华光景,笔意中却总流露出如《红楼梦》中「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般预言式的苍凉。


如在《彭天锡串戏》一文中,作者在精到地描写了「彭天锡串戏妙天下」之后,忍不住荡开一笔,写道: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炮制,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享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恒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对彭天锡串戏的描写,放在众多灵性小品中也算佳作,但并不能说是独一无二。直到多了这最后一笔,使整篇文章透出一股苍凉之气,便与其他灵性小品不同了。


第二个关键词是史笔


张岱在《石匮书自序》中写到:

幸余不入仕版,既鲜恩仇,不顾事情,复无忌讳,事必求真,语必务实,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未核,宁缺勿书。


此种史家笔法不止局限于《石匮书》,在其散文中亦多有所体现。


例如他写《龙井》:

南山上有两龙井。上为老龙井,一泓寒碧,清冽异常,弃之丛薄间,无有过而问之者。其地产茶,遂为两山绝品。


白描手法,简洁叙述,寥寥数笔便将老龙井之废弃交代清楚,引人一叹。


又如他写《王月生》:

矜贵寡言笑,女兄弟、闲客多方狡狯,嘲弄咍侮,不能钩其一粲。


仅用一个细节便勾勒出一奇特女子,与司马迁之写人手法何其相似。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冰雪


大抵名家之文字都有「独此一家,翻版必究」之特点,识货之读者一经读到便知出自何人之笔下。张岱为文之最大特点,大概就是他自己所称的冰雪之气。


张岱曾以《一卷冰雪文》为自己的一部文集命名,据周作人回忆,他曾在一家旧书店看到过这本书,当时因价格昂贵没有买下。今天此书大概已经失传了,好在这本书的序言仍收录在《嫏嬛文集》中。


序言中,张岱写道:

凡人遇旦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静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在水,龙之在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龙与鱼不知觉耳。


可见在张岱看来,冰雪乃一种气质,如长夜,如清静,如山林。而文章的冰雪之气,在张岱看来便如剑之光铓,山之空翠般不可或缺。


以最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为例: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读来仿佛深深吸入一口冰凉的新鲜空气,真是沁人心脾。


文章最后,闲话一笔。前几日去杭州出差,临行匆忙,只带了一本张岱的《陶庵梦忆》。到杭州后忙于琐事,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得空到西湖边上走一走。可惜当晚天公不作美,西湖畔凄风冷雨,不见月色,只有此前为G20峰会所装饰的灯光工程,星星点点。


想起张岱在《西湖梦寻自序》中所言:

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吾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


我虽梦中无有西湖,亦曾于书中见过西湖,一时间眼前所见之景色,与书中之弱柳夭桃、歌舞楼榭相映浮现。当晚的西湖,人潮拥挤,而独有我于众人所见之景象外,能够看到另一幅秀美的画面,我想这便是读书的乐趣吧。



您的每一次阅读,将会直接转化为对作者的奖金。


奖金金额 = 公众号赞赏金额 + 公共号阅读数*10% + 知乎专栏赞赏金额 + 知乎专栏赞同数*30%   单位:人民币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想要加入我们的读书群,请关注章鱼读书,回复「读书群」。



章鱼读书陈章鱼出品

微信ID:zhangyu-dushu

知乎52万关注的读书人。

在行首位阅读方法行家,分答首位读书类答主。

2017 年和我一起,更做聪明的读书人。


赞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