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研究分析,2016年底乡村地区总人口约5.9亿左右②,2030年中国总人口可达到约14.45亿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这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乡村地区的人口将在4.3亿左右。也就是说,未来15年左右时间里,乡村地区还要继续减少1.6亿人。
从其他角度来看,生产率提高后乡村劳动力需求将进一步减少,入城购房与子女教育,农二代生活方式“离土又离乡”等等因素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人口流向城镇。因此,
“乡民”数量大规模减少,仍将是乡村地区发展的基本趋势
。
虽然说乡村地区的人口将会减少,但绝非意味着仅仅是乡村向城镇的人口单向流动。未来必将是城乡双向的人口流动特征。乡村地区可以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向往乡村田园生活、志在乡村产业、体验乡村风情的人群。当前国家推行与探索的各类政策——无论是农用地三权分置政策、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还是鼓励人才下乡政策等——都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人群的双向流动。
由此可以预见,
未来生活于乡村之上的人群类型必定是多元的
。除了原有村民之外,诸如从事现代农业的职业农民、支持乡村振兴的返乡创业人才、长期定居乡村的颐养人群、以及短期体验田园生活的休闲人群等等,都将会更加丰富乡村的人群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