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丨李禾
闹铃在凌晨一点准时响起。张永利从出租屋的床上爬起来,用冷水胡乱在脸上抹了一把,刷完牙,换上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再系上公司统一的黑色领带出了门。作为专车司机,他要在凌晨两点半跑一个提前预约的单子。
单子是顾客前一天下的,接人的地方是开发区的一家会所,目的地则在附近县城的一个小区。车程40多公里,预约价格311.52元。平台抽成后,张永利能拿到250多元。
对这个月入一万元左右的专车司机来说,这是一笔大单,必须保证万无一失地完成。
客人上车地点距离他只有3公里,10分钟就可以开到——那是张永利再熟悉不过的一家会所,他记不清自己在那里宴请过多少人,把多少瓶茅台灌进过自己和领导们的胃。
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彼时张永利还是“张总”,除了拥有一个房地产公司,手握四个楼盘外,他还有些七七八八的产业。而他的衣食住行也契合着人们对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想象:开迈巴赫跑车,戴江诗丹顿手表,穿阿玛尼的POLO衫和古驰皮鞋。手机是15万以上的“威图”——这是全球最为奢华的手机品牌,仅键盘便由超过150个不同部件制成。2016年前后,张永利甚至想买一艘游艇。在他看来,那才算是富豪的顶配。
而这个夏日的晚上,张永利在会所楼下等到凌晨两点半,客人被两个保安扶了下来。他看上去喝得还不够多,至少能正常与人挥手道别。像所有训练有素的专车司机一样,张永利打开车门,扶客人上车。门口保安一愣,“这不是张总吗?”
张永利没接话,两人互相点头微笑后,保安似乎心知肚明了。
地产大佬变身网约车司机,张永利经历了什么?
点击下方,关注
「冷杉Record」
回复
【开发商】
,看看“张总”的故事
▼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们的好朋友
“冷杉RECORD”
。
凤凰周刊特稿团队,以独家重磅的选题视角和品质上乘的特稿文本见长,用文字记录时代洪流中人与社会的变迁。
推荐大家关注。
除了曾经地产“大佬”的阶层滑落,你还能看到更多
人物
故事
。
80后的“上岸”之路,究竟有多难?
超过35周岁1天时间,意味着于超失去了2024年考公报名资格。
他所在的省发布的公务员招考公告里,将考生出生日期限制在“1988年2月20日至2006年2月19日——而于超恰恰在1988年2月19日出生。
他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希望通融,得到的答复是,“差一天,一分钟都不行”。
上岸无望。于超一把抓下套在手腕上的佛珠,狠狠扔到河里,“不让我上岸,你也别想上岸。”
互联网大厂裁掉35岁以上员工的消息频频传出,社交媒体上挤满了再就业的离职博主。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西尽数瓦解,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拥有一个编制、一个铁饭碗似乎成了更为稳妥的选择。
有人因此感叹,以前的故事从“下海”开始,现在的故事到“上岸”结束。
而对最后一批“80后”来说,当他们意识到该上岸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些决定考公的80后们,后悔了吗?
当公务员的梦想遭遇年龄的门槛,80后们将何去何从?
点击下方,关注
「冷杉Record」
回复
【上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