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司法行政
传达上级精神、群众办事服务、智慧司法服务、日常工作展示、以案释法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司法行政

倾心为民,广州律师推动公益法律服务“多点开花”

广州司法行政  · 公众号  ·  · 2025-02-05 18:06

正文

广州司法行政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有这样一群人,法庭伸张正义有他们的身影、社区普法宣传有他们的足迹、街道调解纠纷有他们的声音……他们用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近年来,广州律师行业积极探索法律服务团、志愿者服务队等法律服务形式,为律师搭建各类公益法律服务平台,全方位引导律师发挥专业优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擦亮广州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


撑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伞”

2016年,广州市律师协会便联合广州市妇女联合会组建了羊城律政佳人志愿者服务队。八年来,这支队伍一直在不断壮大、发展,630名队员全面覆盖到广州11个区,积极参与妇女儿童维权与信息服务站值班活动,为寻求帮助的妇女儿童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和帮助。



2023年11月,在天河区“11.25”反家暴主题宣传活动现场,羊城律政佳人志愿者服务队多名成员担任“反家暴大使”,和居民代表共同演绎了一场反家暴模拟法庭情景剧节目。演员们模拟真实“庭审”现场,还原了被家暴妇女与丈夫在法庭上举证、质证、辩论、宣判的庭审全过程,揭示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让居民特别是妇女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持续拓展普法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激发妇女儿童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羊城律政佳人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深入社区、学校、农村乃至偏远地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让法律知识真正走到她们身边、走进她们心里。


黄凯欢是羊城律政佳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也是“援藏律师服务团”的一名志愿律师。在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援助的一年期间,她全身心投入到处理各类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中,为藏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荣获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在经办的众多案件中,令黄凯欢印象最深的是为女环卫工人昂某维权案。昂某在拉萨市某路段清洁马路时遭遇车祸,导致九级伤残,生活随即陷入困境。黄凯欢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积极办理此案,成功帮助昂某争取到应有的工伤赔偿,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解决了昂某后续治疗费用及生活难题。


在黄凯欢的身后,是众多默默奉献的广州律师,他们共同撑起了一把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伞”,为妇女儿童提供着坚实的法律支撑。


织密残障人士权益“关爱网”

为了给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帮助,广州律协依托“羊城律政公益法律服务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助残公益项目,组织律师定期为残障人士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不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同时,广州律协还精心编制了《广州市残疾人常见法律问题解疑手册》《广州市残疾人常用公共服务部门指引手册》,为残障人士提供全面、实用的法律指导与生活服务信息。



促进残障人士就业,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视障律师盘铭径的加入,便是广州律师行业积极探索融合就业模式的一次全新尝试。


盘铭径曾是从业近20年的盲人按摩师,怀揣着对法律的热爱和追求,毅然决然地选择成为一名律师。然而律师这条路,对盘铭径来说,绝非坦途。他用了5年时间,历经6次法考,成为广州史上首位通过法考的视障考生。在了解到盘铭径的特殊情况后,广州律协为他开辟了“绿色服务通道”,指导律所协助他完成网上填报实习申请业务、上传相关证明材料、递交实习申请材料等环节,更提供全程辅导,成功帮助他领取实习证。


如今,盘铭径已经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律师,进入了律所的“劳动法”团队。曾经的“拄拐人”,现在已成长为能够为他人提供支撑的“拐杖”。他不仅积极协助参与“12348”线上法律咨询和劳动争议调解,还主动研究我国残障人士相关的法律工作,并将致力于为残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支持和帮助更多渴望融入社会的残障伙伴,让残障人士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广州律师还将残障人士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充分延伸,发挥专业优势参政议政,传递着残障人士的声音和需求。


市人大代表雷建威,过去五年间提交了22个与残障人士权益相关的建议,其中,《关于加快进行我市特殊教育立法的建议(附法条草案)》获得采纳,为特殊教育的规范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心系推动广州残健共融发展,在今年市两会上提交了多项关于完善残障人士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提案,如提升残障人士就业质量、健全孤独症儿童助教陪读制度等,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他们的努力,不仅为残障人士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入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展现了广州律师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的积极作用。


筑牢农民工权益“防护墙”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四期广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副团长杨满玉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办理案件时,无论案件大小或复杂程度如何,她都始终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


杨满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几面锦旗,其中一面是农民工唐某某赠送的。唐某某在橡胶工厂工作时,左手不慎被机器压伤,虽被认定为工伤,但是企业老板只答应支付2000元医药费,走投无路的唐某某找到杨满玉求助。经过杨满玉多次的沟通调解,企业老板最终作出让步,同意向唐某某支付补偿款6.8万元。半年后,唐某某基本康复,他专程从家乡贵州来到广州向杨满玉表达感谢。


事实上,像杨满玉这样积极捍卫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律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肩作战的,还有广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中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自2013年起至今,广州律协先后推荐上千名律师加入广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为广州市基层工会和职工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培训以及代理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等法律援助服务,着力化解劳动法律领域的矛盾纠纷。



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道路上,广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是坚强的后盾。与此同时,广州律协也积极携手广州市法律援助处,通过派驻办案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过硬的律师参与值班,为农民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周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法援值班律师”,在法援值班中办理了多少起案件,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的资深律师坚守,当面临困境的农民工张某走进广州市法律援助处时,才得以找到希望的曙光。


张某,这位年近六旬、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在临近退休时却收到了单位的辞退通知,想要维权却困难重重。他在一家租赁站工作近20年,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单位的准确名称,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连工资的银行流水也没有发薪单位的名称。在证据缺失的情况下,多次向劳动部门投诉无果,无奈之下,张某转而向广州市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周睿接受委派后,充分运用“律师调查令”找到了充足的证据材料,成功维护了张某的权益。


在周睿的全力协助下,这起案件不仅成功为张某争取到了合法权益,更因其典型性和示范意义,入选了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指导案例。


信念在心,责任在肩,实干在先。展望未来,广州律师将继续坚守公益初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扎实开展多元化、深层次、零距离的公益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来源 | 广州律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