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腾讯研究院  ·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41219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国产自研游戏海外收入止跌回升#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8000亿美金,苹果王朝是如何建成的?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10 10:20

正文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 / 朱昂 

微信公众号 / 点拾投资 (ID:deepinsightapp)


几百年前,一个王朝的建立需要通过地域扩张,军事战争来获得。古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大英帝国等等,这些帝国的建立大多基于更加先进的科技或者更强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的和平年底,帝国已经不需要通过战争来建立,但科技依然是建立新时代帝国的重要因素。今天,市值8000亿美元的苹果,已经超过了许多国家的GDP,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一家公司。


对于苹果,我自己感受也很深刻,过去几年可能写过不下5篇关于苹果的文章。今天,我也试图去分享自己对于苹果王朝的理解,希望给朋友带来帮助。



乔布斯的回归


1997年的乔布斯回归,对于苹果的未来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也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1997年在互联网时代有两个最大的事情:亚马逊上市了,乔布斯回归到了苹果。在那个年代,整个电脑行业的老大叫Michael Dell,软件行业的一哥是Bill Gates。那个年代,虽然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狂热期,却没有人注意到乔布斯这个人。从产品线上,乔布斯回归的第一步是推进个人电脑,那时候的Macintosh就非常时尚。而在乔布斯回归后,他就跟公司产品定了一个长远的目标:Think Different。

 

很快,Macintosh电脑就成为了新一代最具创意的电脑。那时候学校的机房里都会有两种电脑:普通电脑和Macintosh。Macintosh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独有的OS操作系统。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苹果强大的软件基因,作为少数不依赖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正是这种封闭的系统,造就了之后的苹果帝国。那时候的Macintosh也和普通电脑不同,鼠标只有一个按钮。但是习惯了这种操作之后,就很难适应其他电脑,这也是苹果封闭系统的初衷。当然,这也是我直到今天,依然没用过苹果电脑的原因。

 

乔布斯可以说是一个天才的产品设计者,今天回头看,许多人把乔布斯看做一个设计师,其实是对他的低估。乔布斯不仅仅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产品,更多的是在功能性完成变革。比如Macintosh之后的iPod又是一个经典案例。在iPod推出之前,许多人都认为付费音乐已经死了。那时候我们大学所有人,都在用一款叫Napster的应用,可以免费下载音乐。乔布斯的iPod,重新把付费音乐行业从悬崖边拉回。当时iPod能起来,解决了用户两个痛点:音乐更加方便的导入和管理,更便捷的携带随身听。


所以,乔布斯的许多创新都有很强的商业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玩具”。乔布斯的每一个新产品,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基于用户对于原有产品的痛点。


比如Macintosh电脑,就比普通电脑更简单实用。苹果的OS系统也对于管理文件和日程比微软Windows系统更方便,iPod也比当时的MP3、CD播放机更好用。再到后面颠覆一切的iPhone,以及改变笔记本电脑的iPad。乔布斯一个人,几乎完成了对于所有电子产品的改革。今天,如果有任何一家公司有iMac、iPad、iPod、iPhone中的其中一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但是苹果拥有了这些全部。这是对于传统电脑,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和手机的改造。

 

我认为乔布斯对于苹果之后成为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起到了几点最关键的作用:


1、最早建立了生态圈的打法。在苹果之前,硬件公司是没有生态圈的。诺基亚没有生态圈,Dell没有生态圈,索尼没有生态圈,摩托罗拉也没有。今天我们才发现,只有真正有生态圈的公司才能垄断。Ecosystem是科技企业的垄断,这点乔布斯很早就想好了;


3、定了苹果未来10年的产品设计形态。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大的产品形态没有多少改变。iPhone, iPad等基本上沿袭了乔布斯时代的产品风格;


3、制定了强大的价值观:Think Different。这是苹果有别于其他硬件公司最核心的部分。

 

iPhone走向大屏幕的过渡


过去十年,苹果最大的一次危机就是乔布斯去世之后。整个2012到2013年,由于缺少产品的创新,以及后乔布斯时代市场的质疑,苹果毛利率开始从高位回落,股价一度跌幅超过40%。


那时候我们发现苹果在几大产品线都没有让人惊艳的产品:mini iPad没有多大变化,后来证明仅仅是一个过渡性产品;iPhone 5c和5S相比4S没有太大区别,仅仅是处理器换成了A7;iMac业务也在不断萎缩。当时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iPhone。乔布斯过世后,全球手机出现了明显的大屏化特征,手机从最初打电话变成了打游戏,看视频,看书等。但是苹果内部一直没有做大尺寸屏幕的手机,依然stick with乔布斯当初所谓的perfect size。

 

这个阶段苹果的用户开始流失一部分,大量新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也不再购买苹果,而是使用屏幕更大的三星Galaxy。我本人就是在2013年第一次用智能手机的,那时候也是因为屏幕大买了三星的Galaxy。同时,以小米为代表的低价国产手机开始起来,大家觉得苹果凭什么卖那么贵。那是安卓手机最黄金的时代,苹果貌似开始衰弱,安卓市场百花争鸣。而且由于安卓是开放的系统,有大量应用只适用于安卓系统。高贵的iPhone突然间开始被人抛弃。。。

 

那时候看过一句话点评当时的苹果手机:“pay for ultra-premium price for no longer ultra-premium products”。从产品的外观设计,系统内存等各方面看,我当时都认为苹果的性价比太低了。而且当时屏幕又非常小,让人没有使用的意愿。特别是看惯大屏幕的用户,就很难习惯苹果这种小屏幕。我当时写过一个个人思考,大意是苹果应该生产低端手机来拓展新兴市场。回头看,这个观点太可笑了。

 

终于,Tim Cook在后乔布斯时代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放弃了了原来的3.5英寸手机,这个乔布斯时代被认为是Perfect Size的尺寸,转而推出4.7和5.5英寸的手机。


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件事,但在苹果内部推进其实并不容易。关键在于,乔布斯就是苹果的神,即使在他离开后,他许多当初的想法也是苹果内部的圣经。而乔布斯一直认为,3.5英寸是最完美的。这样的尺寸才能让用户一只手就握住,而单用一个大拇指就可以触摸到屏幕的每个角落。乔布斯甚至表示没有人会掏钱买大屏幕的手机的。

 

另一件Tim Cook时代的大事,就是他一直默默在改善苹果的软件操作系统。让iOS系统更加流畅,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在日积月累中,苹果在软件端的护城河越来越深,用户粘性越来越强。在另一边的安卓阵营,大家却很少把软件操作系统做好,更多的是野蛮发展。这两件事情一结合,导致许多安卓用户在体验了一年后,纷纷转向苹果阵营。于是苹果在2014年重新崛起,渡过了后乔布斯时代最大的一次危机。

 

苹果的基因是一个软件公司


对于任何一家平台型互联网公司来说,他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的使用成本很低,但是要离开平台的成本很高。苹果显然就是一个典型的平台型公司。由于iOS是一整套封闭的系统,用户离开iOS平台的难度极高。事实上这个基因在iPhone推出前我们就能感知到。


早在iMac的时代,由于iMac的操作系统和主流Windows不同,学校的机房只能两种电脑都放。那时候我许多iMac用上手的朋友就跟我说,再也不会用系统操作系统了,因为不会用了。

 

可以说这种软件的基因,对于苹果建立护城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商业模式上,苹果很早就把软硬结合的模式用上了,这个模式在过去几年的Copy to China浪潮中,被大量的中国公司使用。但是许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软硬结合的核心在哪里。在这个模式中,软件是一切的灵魂,而硬件只是一种载体。也因为这个特征,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只有软件公司才能做好。相反,国内很多硬件公司希望改变“管道化”的命运,尝试软件接入,并没有看到好的效果。这也是因为,软件建立起来的护城河远远高于硬件。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软件的技术是可以不断积累,用户使用的数据越多,开发的应用越多,对于用户的了解也更强。作为一家软件基因公司的苹果,就能不断在技术上滚雪球,改善苹果用户的体验。特别是在后乔布斯时代,由于Tim Cook在硬件创新上,没有乔布斯天才的产品设计能力,无法推出更加颠覆性的硬件产品。


苹果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软件应该的改善,不断强化他们的生态圈模式。这也让苹果在手机行业的壁垒越来越深。我们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全球手机行业利润90%都掌握在苹果一家手里,其他如三星,华为,小米,OV等利润率都非常低。比如我们的小米净利润率只有1.3%,而苹果的净利润率有20%。

 

定价权在苹果这个软件基因的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当移动互联网第一次的流量分割结束后,用户习惯开始稳定。安卓阵营在获得了最初的红利后,却发现用户的忠诚度并不高。大量用户最看中的还是性价比。而且在国内,有大量关于不同手机硬件性能的对比。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追求性价比,必定导致了低利润率,换言之,所有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都不具备护城河,小米强调的“生态社区”,索尼强调的“三防功能”,锤子强调的“工匠精神”,都可以看做一种基于商业宣传而炮制出的“产品特征”,而绝非什么真正的护城河。相反,苹果通过提供优质的软件服务,然后在硬件设备上变现的商业模式,能够稳定保持其定价权。


在几年前,我对苹果的理解还是基于不断产品创新,一旦硬件不创新,高毛利就无法维持。然而那么多年过去后,终于从苹果身上深刻理解了定价权。大量的iOS用户发现迁移成本太昂贵了,导致他们必须每隔几年去更换新一代的苹果手机。今天一个苹果手机价格已经超越了许多电视的价格,用户为什么不买1000元的小米,而去买6000元的新款苹果?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苹果的软件服务生态。整个3C产品过去几年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标准化,硬件上越来越难赚钱,苹果的定价权就来自于其生态体系。你的照片,你的朋友联系方式,你对手机的使用界面等等全部在苹果里面,可以说苹果掌握了你的生活。


既然是一家软件公司,我们也看到苹果过去几年越来越将业务向软件靠拢。在最新一次财报中,苹果的软件服务收入达到了70亿美元,Tim Cook自豪地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全球100强企业的水平了。苹果商店收入同比增长40%,达到了历史最高的水平。APP商店的开发商数量同比增长26%。Apple Music的订阅用户和iCloud存储空间带来付费用户增长。目前付费用户超过了1.65亿。苹果管理层也预计到了2020年,服务收入会翻倍。苹果的软件收入占比会不断提高,按照目前的速度到了2020年纯软件收入会达到30%。

 

苹果在建立了强大护城河后,开始更加深度挖掘用户的价值。这些用户不仅仅是苹果手机的用户,他们会在苹果上面听音乐,购买存储空间,通过Apple TV购买付费电视频道等等。整个用户生命周期在苹果上的支出会加大。这就是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将软件力量发挥到极致的特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点拾投资(ID:deepinsight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