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文化的洗礼;这是一场凝聚力量、传承精神、展望未来的盛会;这是发生在中钨大家庭里,关于企业发展、关于个人成长的最真实的故事;这是一句句“创新、突破、筑梦”的诗行,写向远方,写向未来......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13日晚,一场主题为“助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中钨高新企业文化巡讲大会如期举行。中钨高新的干部职工齐聚一堂,一起探索、学习并传承中钨高新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巡讲大会围绕“初心·使命”“创新·突破”“筑梦·未来”三大篇章展开,深入解读“担当、攻坚、匠心、增储、提质、突围、筑梦、破壁、答卷”九个主题,共同见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钨”答卷是如何书写的。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不仅是企业破茧成蝶的蜕变,更是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的交响;它不仅是对旧有桎梏的勇敢挣脱,也是对新未来无限可能的深情拥抱。
资产重组和并购,破茧成蝶。中钨高新的深化改革始于其战略性的资产重组和并购。资产重组和并购为中钨高新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有助于公司强化在中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带动我国钨行业向更高领域发展。
2016年,中国五矿对中钨高新进行管理整合。面对所属企业包袱重、冗员多、成本高、盈利能力不强等突出共性的问题,中钨高新锚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钨产业集团”目标,在重压下主动变革,在转型中整合提质,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实现了扭亏为盈、产业升级、市场拓展和战略布局等多方面的显著成绩。
管理优化和创新,激发潜能。优化管理矩阵,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加快管理转型,重塑科技管理体系。中钨高新明确“小总部、大共享、精企业”的管理思路,将各企业同质化职能集中,成立集采、审计、信息、矿山技术、检测分析等业务共享中心,提高工作质效。
自2016年管理整合以来,株硬公司成为中钨高新的直管企业。株硬公司勇担改革的先行者,大力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向分公司、二级机构充分授权,事权下放、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从以前的“吃大锅饭”改为“分灶吃饭”;此外引入IPD管理体系,明确各事业部以利润为中心,既让他们承担对等的责权利,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增量绩效”带来的改革红利——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以“进步指数”为标尺,在中钨高新这场深刻变革中,我们见证了从思维定势的突破到管理模式的升级,从产品服务的创新到市场战略的调整,从技术革新的飞跃到品牌价值的重塑。改革,让企业在挑战中找到了机遇,在困境中激发了潜能,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企业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引领行业的新高度。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科技创新作为源头,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智能强化,为企业装上“智慧大脑”。中钨高新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中钨高新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生产用智能制造装备和软件由其所属的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这标志着公司在钨矿及合金产品生产中的技术进步,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科技为线,数据为梭,编织出一幅幅高效生产的壮美画卷。柿竹园公司在生产线上安装了智能的翅膀,让流程飞起来,更是在管理的脉络中植入了智慧的芯片,让决策更加精准,行动更为迅速。安全生产智能化、仓储信息智能化、生产报表智能化...... 柿竹园公司正不断推动智能矿山建设目标落地落实。在智能化加持下,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利润4.63亿元,营收、利润双双实现七连涨,利润首次站上4亿元台阶,刷新历史纪录。
工艺优化,为企业打通“流程脉络”。智能制造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实时监控,优化了生产流程,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2020年柿竹园公司对钼铋精选作业段进行了新药剂制度优化的探索,取消人工投放活性炭作用,利用新型抑制剂取代了危化品氰化钠,实现了无“氰”生产。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公司对铋选矿工艺进行大胆优化,铋精矿生产指标明显提高,回收率提高到70.95%。年新增效益上百万元,节约药剂成本近80万元。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钨高新在环境管理上,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实现了下属企业绿色工厂全覆盖,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认定,持续擦亮绿色发展最美底色。
思想政治铸魂,引领绿色征程。抓住问题不放松,对准目标不变焦。中钨高新以“不整改就关门”的决心,高位推动各项环保整改工作,形成该公司党委领导、党员干部带头,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大格局。
瑶岗仙积累近百年的环保问题,面临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百年老矿整改势在必行,但又困难重重。瑶矿党委扛起政治责任,面对巍巍青山,发出“百年历史欠账,我们十年偿还”的铮铮誓言。2020年5月,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修复攻坚战全面打响。
敢担当,不因历史问题而推诿;敢碰硬,不因整改艰难而退缩;敢较真,直面资金难题不拖延。瑶岗仙矿业实现了从“治僵脱困”向“绿色发展”的精彩蝶变,百年钨矿换新颜。
绿色转型升级,助推环保整改。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中钨高新加快绿色转型升级,促进企地和谐发展。郴州钨公司通过绿色转型升级,实施“选冶一体化”项目,公司年处理低品位高湿度矿能力已达1万标吨,2023年,实际处理量突破8000标吨;APT冶炼金属回收率,提高2.11个百分点,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成本5600万元。
在郴州钨公司,每一根机械手臂的精准舞动,都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挥手告别;每一缕光伏电能的静静流淌,都是对绿色未来的坚定承诺。从逐年亏损、资不抵债,到扭亏为盈;从中央督查、限时整改,到成为湖南省绿色工厂、绿牌(诚信)企业;从发展乏力、大而不强,到“行业灯塔”、世界领先。郴州钨公司环保整改的实践,是企业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压力变为转型升级发展动力的成功探索,是追求效益与企地和谐发展两条曲线由背离到协同并进的共享共赢。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科技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企业必须增强加快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危机感,尽快扭转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被动局面,以“国产化替代”,实现“安全可控”。中钨高新在硬质合金高端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填补国内空白。
组建研发团队,新技术“攻城拔寨”。实现新型工业化,离不开国产化替代。为打破国外产品对硬质合金棒材高端市场的垄断,让国产整体硬质合金刀具早日用上优质的“中国芯”,株硬公司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系列高强高韧硬质合金新材质,搭载这些新材质的棒材产品成功帮助国内外刀具客户替代进口同类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和通信关键装备加工制造中,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株钻公司因势而动,逆境突围,浅孔钻产品在国内“从无至有”“从有到优”,实现了“国产替代”的逆风翻盘,生动诠释着“胜者为王”的市场丛林不二法则。
金洲公司铸造了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中坚力量的百余人研发团队。近年来,在高精尖技术的竞技场上,金洲公司频频“亮剑”,在分秒之间精算,在毫厘之间较真,先后突破了0.01mm微钻和0.01mm铣刀的关键技术,实现钻铣“双剑合璧”。自此,该领域长期以来寡头封锁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制造有了更坚实的话语权。
全产业链布局,原材料“守住端口”。中钨高新的“国产替代”不仅体现在产品和装备上,还体现在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上。公司通过一系列战略布局,形成了从钨矿山、钨冶炼、钨粉末到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的完整钨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布局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还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解决了原材料端“卡脖子”问题。很长时间以来,高端碳化钨粉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怎么办?自己干!2021年初,投资8000多万元的中粗碳化钨粉智能车间在株硬公司开工建设,年底即竣工投产。下游需求牵引上游技术进步,高品质碳化钨粉为下游硬质合金产品注入良好“基因”,使产品性能更优,并可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更多“高精尖”领域。
在思维观念上“破冰”,在体制机制上“破题”,在堵点难点上“破局”,中钨高新以“闯”的精神勇立潮头,以“创”的劲头勇攀高峰,以“干”的作风攻城拔寨。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中钨高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答卷。中钨高新的答卷,是科技创新的硕果,是产业升级的典范,是绿色发展的先锋。
在中钨高新的答卷上,我们看到了匠心独运的技艺,感受到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领略到了合作共赢的风采。这份答卷,不仅记录了中钨人砥砺前行的足迹,更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这答卷,不仅是一份对过去的总结,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承诺。
审核丨李艳平 彭建南 肖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