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我关闭了自己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并且删掉了手机端的微博。
为什么呢?
我打算尝试 30 天,然后再总结自己的感受。在此之前,可以先简单说一下:
停止了朋友圈之后,我因为工作上还管理着两个微信号的关系,也会偶尔看到别人的朋友圈。因为自己已经没有再写再更新,可能真正能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我看到朋友圈里,绝大多数人通篇的内容大多是一个主题:“我的美好生活和自恋的我”,秀优越感和存在感。我之前也是这样的,只是可能在写东西,发照片时,使用了一些更有技巧,更含蓄的方式,而可怕的是,我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是关于一些事件的评论,我在潜意识里可能也会有一种“这就是我的观点,与你们的不同,更有深度”的优越感。
换句话说,我在两年前采访前《时尚芭莎》副主编朱欣苗的时候,她问我的那个问题:“狗熊,你每天都与网络交道,会不会分不清虚幻和现实中你自己的身份呢?”当时我的回答很含糊,而现在我可以确定答案了:是的,我已经分不清这两个身份了。而且,我会以为虚拟世界中那个自己的身份更重要,那个微博有45000多个粉丝(不知道有多少僵尸粉),微信公众号有10000多订阅,播客有几万的收听人数的虚拟的“大狗熊”更重要甚至更真实,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在新西兰打着工,以照顾家人为最首重任务的 Bear 。
我决定 30 天后,仍然恢复更新朋友圈和微博,也会继续生产其他的内容。但这次,所有的数字都将只是浮云。一切,以“创造价值”为标准。我的这篇朋友圈,是否能让自己提高和成长,是否有助于自己的价值提升,有助于看到的朋友们学习到新的东西?
微信上的朋友们,30 天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