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gie
85鸡血妈,前互联网运营总监,【在行】全国排名第一行家、多个平台专栏作家、时间管理达人,2017年,通过原创文、特训营、微课多种形式,带你探索人生的多种可能。订阅本公众号,学会价值变现的多种方法哦!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网传“河南大妈索要彩头拦婚车扔砖头”?回应来了 ·  16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梁东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16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2025年高考时间定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Angie

自律十年的人,告诉你如何轻松坚持好习惯

Angie  · 公众号  ·  · 2017-07-24 07:53

正文




1

儿子的故事



儿子从小就开始自己独立做很多事,在我看来,我和家人的主要作用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会如何放手、放心而宽容地让他去做,以及为他的习惯培养扫除不必要的障碍。


以上厕所为例,一开始为了培养儿子独立上厕所的兴趣,我们买了一个非常可爱、动物形状的小尿兜,放在洗手间马桶的旁边,引导他用。



从决定要让他独立上厕所之前,就和家里人沟通并达成了认识: 一开始肯定会有难度,或者是我们忍不住想要去帮他,或者是儿子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小借口不干。


果不其然,有好几次因为着急着上厕所而又不能麻利地脱下裤子,儿子尿裤子了,也就是说他把这件事搞砸了。


因为事先有共识,每一次儿子做不好上厕所这件事时,我们从没有随口表达过任何的不满或者惩罚他,而是快速帮他换上干净、舒服的裤子,再轻声细语地提醒他是不是太着急了,下次可以稍微早一点去上厕所。


事情看起来很顺利,但是时不时还是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比如儿子说厕所太湿了,光脚丫走进去袜子会失掉、拿鞋子有时候又会来不及等等小抱怨。


为此,我们专门在厕所门口为儿子准备了一双上厕所用的小鞋子,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三个道理:

  • 习惯的培养,确实是有方法的。

  • 你现在做得轻而易举地事,是因为成为了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习惯 (比如独立自主上厕所)。

  • 你想拥有高度自律的人生,只要从培养一个又一个未来会变得轻而易举的习惯开始。


2

习惯的培养


儿子的很多好习惯,但是通过类似的方法培养而成的。总体来说,以下几点特别关键,我们成人在培养习惯的时候,往往也很容易犯以下几点错误:


习惯建立的契机:

对宝宝习惯的培养来说,通常是从通过学习宝宝对应年龄所做事件和观察他的兴趣和行为模式出发。

对成人来说,意识到习惯重要性的那一刻就是最好的契机。


一个容许出错的环境:

无论是自身心态、周围人的态度,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对宝宝来说,家人的的不去帮他的冲动和信任,就是最重要的环境构成;

对成人来说,不自我否定和自我质疑,就是最好的环境。


习惯培养的障碍:

做一件事有时候并不难,难的是你总找所谓的借口后说服自己放弃。

对宝宝来说,家长心疼他那么小就要自己做事的心态会让我们忽略掉很多问题其实有很简单的解决方法;

对成人来说,瞻前顾后往往让行动本身变得不够干脆。


与其说习惯的培养是一种行为模式,我更倾向是一种思考方式。 你怎么想,比你怎么做重要很多。


我身边那些拥有许多良好习惯的人,几乎都是活得淋淋尽致、清晰透彻的人。


趁早励志榜样王潇潇洒姐曾经说过: 我坚持锻炼身体,不是为了称起来很轻,而是为了看起来很美。


赋予你要做的事一些只属于你自己的意义吧,不然 那些你没有想明白、人云亦云的习惯,终究会半途而废。


3

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


你有没有哪些事是必须每天都做,不做会觉得不舒服的?


你有没有曾经坚持过一段时间但是被自然淘汰的习惯?


别说是习惯了,我们终其一生,身边走走停停那么多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陪我们走到最后。


活生生的人都如此,更何况是相对刻板的习惯,不是每一个习惯都必须从一而终地坚持。


那些在我身上自然而然形成地习惯, 也是在坚持的过程中一边放弃一边累积起来的 ,持续在找这些习惯的过程,也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惯的养成最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如果坚持的本身显得很痛苦,那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坚持习惯上,我们更该去体会习惯背后带来的爽快感 :每一次跑完步后的大汗淋漓;每一次阅读完书后的大脑升级;每一次写完一篇文章后的小小成就感。


这些才是真正的意义。


习惯并不是指你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在做,而是当成为习惯的这件事被拿出来后,你比别人更加容易进入状态、得心应手。


拿我的写作而言 ,作为一枚野生写作者,我无法做到天天写作,但是当我打开文档敲下标题的那一刻,身体里喜欢码字的自己跃然纸上。即使是码不出字时,也不会对写作本身产生焦虑,而是默默滚去学习积累素材。


那些无法坚持被淘汰掉的习惯,多半是不适合现在的自己,你可以暂别,待时机合适时,再拿出来试一试。


当然,你要区别清楚一个概念,究竟是习惯不适合自己,还是你是一个没有习惯的人,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后者是一种被动放弃。


4


高度自律的人生


M. 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你需要知道,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能真正拥有高度自律的人生。


活得明白不是指你要清楚踏出的每一步,而是你有方向感,知道怎样做,人生才会越来越好。


高度自律的人生是一种一直在路上的姿态。


前些日子带儿子去厦门暑假游,走到厦门大学类似体育馆的一个角落时,儿子一时兴起拉着他爸爸一起玩单双杠。


儿子和老公正玩得不亦乐乎,身边来了一个男人,以各种高难度的姿势轻松自如地玩转所有的单双杠,身上的腹肌隐约可见,儿子简直看呆了。


我忍不住和他搭话, 聊过天后更加惊讶,看起来只有50多岁的男人其实是个快80岁的老头,他坚持锻炼身体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


离开时,4岁多的儿子一直对着这位爷爷竖起大拇指,还念念有词说我以后也要成为棒棒地爷爷。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与自然而然形成习惯最大的区别是,自律是一种持久磨砺,这种类型的人内心有一把尺:只要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做。


我不建议大家一上来就强调高度自律,只要你开始培养习惯,你离自律的人生,不会太远!


用年轻的心态和自律的状态对待生活和培养习惯,任何年龄,都有机会遇见开挂的人生。


-END-


  • 欢迎和我互动,你坚持超过一年的好习惯有哪些?

  • 今天,Angie公众号后台回复:学霸,给你看一篇学渣逆袭的文章

  • Angie的明星课程【时间管理特训营】第13期正在火热招生中,一个普通妈妈,如何通过高效管理人生实现逆袭,最后一期早鸟价,下期涨到399的价格,约吗! 自己给的,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长按关注: 谢谢你关注我,我将360度无死角全面提升你的人生状态,让我们一起拥有开挂人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