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雅
来源: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
导读:
从青岛相关渠道获悉,徐翔案将于下周一(12月5日)在青岛中院开庭。市场有关徐翔的多项谜团有望解开,一代私募枭雄的人生有望迎来水落石出。
市场的目光再度聚焦在这位曾经最牛、最神秘的私募身上。在此,我们重发聪明投资者关于徐翔的一篇深度报道。
正文:
38岁的徐翔一直在虎口觅食,被捕时很淡定。
作为经济学上的“理性”投资人,这位泽熙投资掌门人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能也想过自己会得到什么。
喜欢Prada的徐翔,穿着阿玛尼的西装,被认为是穿着医生白大褂被带走。一场服装荒诞剧,似乎是精明投资者徐翔的一幕投资哲学剧本。
1、选择能带来利益的客户
1977年出生的徐翔很有钱。
据接近他的人士估计,早在2009年成立阳光私募公司泽熙投资时,他的个人资产可能就超过50亿,去年他的身家应该是几百亿,比市场里其他职业投资人更有钱。
据称,徐翔当年成立阳光私募,只是为了规避庞大的自有资金炒股,被当作不合法的地下资金。阳光化只是生存需要,徐翔没功夫替他人理财。
“以前每天都收到很多电话来要求买产品,我们一直说,我们不卖产品。”泽熙投资的员工说。
但能给他带来利益的客户例外。
从资色小雅接触的泽熙客户来看,除了徐翔自己和他的小兄弟们的钱,大致有三类:
一是泽熙员工,徐翔以限额的泽熙产品购买权作为激励;
二是当年泽熙产品代销机构高管,徐翔把泽熙产品购买权作为回报;
三是其他利益往来机构。
泽熙员工的购买权按照徐翔对员工的贡献评价和价值评估,设定限额,每份100万元,员工购买权可以让渡给亲友。早年,有贡献大的员工曾经获得3份产品购买权。
按照泽熙投资今年10月30日公布的净值,收益最高的泽熙三期,从2010年7月成立以来,增长率为3944.93%,涨了近40倍,不算去年发行的定增产品,泽熙旗下收益最差的产品,累计回报也有777.5%。
为了控制管理规模,徐翔干了两件事:强行大比例现金分红,换句话说,不替你们管那么多钱了,把钱拿回去大半吧。另外,他还四处逼劝投资人赎回。
据说,为了奖励员工,徐翔还曾经设了一个内部产品,后来资金越滚越大,这个产品解散了。
2、“赚钱就是快乐”
徐翔喜欢钱,他的生活几乎都跟交易有关。
一位与徐翔相熟的投资大佬曾经说:“徐翔的工作强度是没多少人能够比得过的。我不及他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因为他没爱好,只爱好钱。我觉得他赚钱就是快乐了。”
每一天,徐翔早上开始八点钟开晨会,九点钟开始研究重点股票,从九点半到下午三点钟,中午是跟卖方吃饭,交易时间没人敢打电话来,下午收盘后又开会,晚上还是跟卖方吃饭。
据说,一个星期五天,一年五十几个星期,他都这样。
“徐翔是个职业资本家,对于见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以利益为前提。你要见他,要先让他知道,你能带给他多少利益。”徐翔身边的朋友告诉小雅。
2012年,徐翔与当时著名的股市章鱼帝、券商明星分析师——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见面,见面被悄悄录音并被广为流传,程定华成为当时市场最热的当红炸子鸡。
没有收到对等收益的徐翔暴怒。市场传闻,泽熙投资在安信证券超过5亿元的账户资金被转走。
“停止给安信证券分仓,这是真的。”泽熙投资的员工当时告诉资色小雅。
一位投资人曾经“得罪”徐翔,暴怒中的徐翔第一反应,是电话让该投资人赎回泽熙投资的产品。但事后,考虑到该投资人还能再帮他赚钱,几天以后,他们就又在一起吃饭。
“他也是很简单的人,很痛快,没有永远的仇。”该投资人用一句投资理论解释徐翔的处事原则:“买股票跌了,这个事情跟多少钱买的没有关系。”
“对于徐翔来说,能带来利益的就是朋友。”另一个投资人士说道。
经济学里著名的“理性人”假设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高中生徐翔没有读过经济学,却把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了极致。
3、有钱的道理
关于赚钱就是快乐的论调,小雅并不陌生。
2010年,小雅采访“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当时问刘益谦,凭什么你比我们有钱。
记得当时刘益谦说,因为他年少就开始”跑江湖“的经历,我们不可能再有。还有,他比我们更渴望赚钱。
小雅回他,谁不喜欢赚钱?我也喜欢赚钱。
刘益谦说,你们就是嘴巴上嚷嚷着想赚钱,或者偶尔脑海里想一下就闪过了,有分分秒秒都想着赚钱吗?有每分钟都在琢磨怎么赚钱吗?
这个反问让小雅无言以对。确实被他说中了,我们真的只是偶尔嘴上叽歪几句,从来没有认真去琢磨怎么赚钱,这个差别真实存在。
小雅问:“财富对你来说,根本花不完,不过是一个数字多一个零、少一个零,为什么还想赚钱?”
他说:“谁会嫌钱多,每天看见又赚钱了,就很开心。”
小雅又问:“难道没有其他更开心的事?"
他反问:“你说说看,还有什么更开心的事情?”
小雅说:“比如旅游,在全世界看各种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人生。”
他立即回:“那有什么意思?哪有赚钱更开心。”
从此之后,小雅就知道自己穷的原因了,也不再问有钱人有钱之后,他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不用问,答案可能是赚更多的钱,因为赚钱最快乐。这也可能是不少A股投资人的想法。
小雅曾采访多位投资人,听到很多这样的快乐。很多投资人说,自己只喜欢投研,不做投资就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小雅忍不住学着徐翔的思维模式,反过来倒推,如果投资不能赚钱,投资人们还会觉得快乐吗?
似乎很难!与其说因为热爱而感到快乐,不如像徐翔和刘益谦那样,真诚地说,因为赚钱而快乐。
有人说,也可以因热爱而赚钱、再因为赚钱而快乐,但逻辑似乎也很容易推倒,因为不是所有热爱都可以赚钱。
4、赚钱的智慧
对于徐翔的赚钱之道,市场一直各种传闻,也曾有各种赞美。
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说,徐翔的玩法必出事,不过早晚。其中,包括徐翔的朋友。
作为曾经的涨停板总舵主,徐翔曾努力想撕掉交易投资者的标签。
他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都有较长锁定期,他还积极派员入主上市公司董事会,试图用实业投资的方式参与股市。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与徐翔有过多次交流,他对徐翔评价极高。
“徐翔肯定有很多不合规的地方,但他的能力不可否认,他可能是中国股市最有资格被称为神的投资者。”
从小雅获得的信息来看,泽熙旗下产品资金,部分来自对徐翔投资能力极高赞赏的资深投资人。几乎每个与徐翔熟识的投资人都会提到,他极其勤奋和讲究投资纪律。
一个资深投资人总结了徐翔的两点投资智慧:
一,他看重复利的价值。他很早就提出,如果一个产品每年有30%的收益率,10年、20年过后就是一笔不得了的财富。
二,他看重回撤风险。他反复强调,你可能获得10倍、20倍的收益,但最多只能亏损100%。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你赚多少钱,赚1倍的和赚200倍的,只要亏100%,结局都一样,全部归零。所以,投资回报的多少,不在于赚了多少,而是少犯错误。”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资本市场每天都可以听到,但是,能坚持做到的人并不多,徐翔被认为是少有的坚持纪律的人。
对于徐翔,市场人士有憎恶,也有惋惜。“他是一个聪明人,但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说自己觉得赚钱最快乐,现在连自由都没有了,如果让他重新来过,他一定不会选择这样的快乐。”
有投资人感叹:“中国资本市场从不规范到规范,在这一过程里,每一个参与者和获利者都有原罪,巨额财富积累的过程里,更是如此,谁也经不起原罪的追溯。徐翔的问题是,他一直不愿意退出。”
事实上,徐翔很享受高收益成功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