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这段时间更新很少,主要原因是工作确实有点忙,所剩不多的时间都在阅读一本书:《朋友圈的尖子生》。
买它的原因是背书的作者:小马宋。
人就是这么奇怪。
在书店淘书时,必须「货比三家」,看框架,审内容,评文风,哪个不合适就放回原地。但如果是一个喜欢的人出的,那就另当别论——买买买。
这就是认同感作祟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十三个人的故事,他们的名字我们都不太陌生:李叫兽、李倩、冯鑫……
从这些故事中,总结了三点比较值得借鉴的地方,整理如下:
(一)如何读书:延伸和运用
我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李叫兽
类似的方法也出现在李倩的成长经历中:
比如这个书里面谈到了“名人背书”或者企业的品牌资产评估,我就拿着跟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去对,我觉得能对上,那好我就信了。——李倩
很多人喜欢看书,看很多书,给自己一个很努力的幻想。但结果是,书合上的那一刻,里面讲的内容便与自己没有了关系。
这就是假努力。
而高效的方法反而是笨办法:读读停停。
比如李叫兽在读到「人的爬行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时,便花了一个小时,寻找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被解释:
把 1000 首歌放进口袋里。—— iPod 文案
在风口上,猪也会飞。——雷军
「一石二鸟」比「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好,「枪打出头鸟」比「不要第一个出风头」好。——成语/谚语解释
wifi 会杀精。——谣言(为什么传播力度大)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马丁·路德金
一旦新知与既有的认知产生了联系,那相当于多了一系列接触点,点连成线,汇成面,便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引申:观察学习法和读书的内容筛选
这个方法其实可以做两个层面的引申:
第一,观察学习法。
对我们大多数职场人来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那么不妨从周边人入手,看他们如何应对工作难题,再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案。例如:
如何做一个高质量提报。
如何准备一场会议。
如何优雅地拒绝他人。
第二,书不用读完。
不是每一本书都是黄金屋,可能里面就几块金子。
所以先通过目录把这些金子找到,集中阅读,进行联想,便收获了 8 成。
(二)如何创造链接:价值交换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牛人的成长经历中,核心转折点都有贵人相助。
我们都渴望遇到伯乐,但要让他在人群中发现你,并不是容易的事。这涉及两步:
第一,引起注意。
1.自我介绍
最传统的方法是自我介绍。以小马宋吸引罗振宇为例,在一次小型交流会上,他重点突出了三点:
这三点乍一看没什么,但仔细分析,它传递了两层信息:
你看,要想从人群中突出,一方面是需要强调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要强调对他人的价值。
引申:平时的自我介绍
在平时的自我介绍时,如何来运用呢?
经历:大家好,我是曹将,现在在保利地产总部做研究分析工作。
荣誉:之前写过一本书叫《PPT炼成记》,目前卖了 7 万册;也被评为 2015 年年度演示设计师。
联系:大家以后做 PPT 时有什么困惑,可以找我哈。
2.创造影响力
李叫兽则是另一种策略:不主动出击,而是打磨自身实力。
其实获取人脉,意味着你要对别人施加影响,但施加影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关系,朋友之间往往更容易办成;另一种是通过某些知识,让别人看到,便可能会主动联系。
对李叫兽而言,社交不是他的强项,那么扬长避短,选择自媒体作为自己的阵地,磨练内功,输出思想,吸引他人,实现链接。
引申:写作的重要性
乍一看李叫兽的方法给很多内向性格的朋友指出一条明路,但这里有个核心点:虽然他不擅长面对面社交,但他擅长思考和写作啊!
也就是说,你总要有一个能让别人发现的渠道!
参考文章:
3.借力
如果自身影响力不行,那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借力。这个力分两类:
第一是已有人脉。如果你的朋友认识那谁谁,那么由他引荐成功几率自然就大了很多。
第二是公司资源。如果刚好公司有项目存在合作机会,那么以商业的方式来连接,也自然顺理成章。
例如,马文亚结识张庭宾(《21世界经济报道》创始人),就是因为公司有请这位大牛来交流,马文亚自告奋勇说我了解他的著作,便有了这个机会。
又比如,剽悍一只猫为了见到更多牛人,便找到了简书的 CEO 和主编,跟他们创造了一个新头衔:简书首席采访员。就这样,接触时便有了名号。
引申:我们的资源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在面临问题时,第一步是明确目标,第二步是梳理自身资源。这个资源无外乎是三类:
公司资源。这包括领导资源、同事资源、合作方资源。
私人资源。这包括亲戚朋友。
网络资源。即公开信息渠道。
把资源梳理清楚,便知道了该怎么行动。
第二,建立联系和持续见面的理由。
在吸引注意后,下一步就是强化联系。
人和人强化联系的基础是良性沟通。
社交的本质其实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你不能帮别人,别人也就没法帮你,陌生模式下的社交就是这么纯粹。——小马宋
小马宋和罗辑思维之间的价值互换即是:合作出书和节目策划。通过自然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接触,靠自身的专业能力证明值得信赖。
这个可以联系到我们平时和同事的沟通上。
引申:新人如何获得老员工帮助
职场新人普遍会抱怨:为什么没人带我?
我们习惯了读书生涯有老师指引,一步步解决问题。但发现来了公司后,即使有所谓的引路人,但对方也无暇顾及你的存在。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为什么他要来带你?
公司是有这个规定,但说实话,他的绩效考核永远是业绩完成情况,而不是是否把你带好。
所以,要想对方带你,那必须是你对他的业绩完成有帮助。
明确这一点后,那么价值交换便明确了:你多帮助他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他自然会对其中涉及的工作细节给出指引。
好了,我们用一张图总结:
(三)找到自己的价值点:切口要小
知乎上有人提问:
为什么李叫兽选择用文案这个事情来分析营销策略的问题?
毕竟,看李叫兽的文章,可以发现,他的知识面不止于文案这个小领域,更多在于战略层面。那为什么自己要「深耕」这个方向呢?
对很多人来说,一开始讲战略,难以让人相信。毕竟大部分人,特别是有资历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战略或者低估自己战略的价值,也不愿意相信一个“90后”年轻人懂战略。相比之下,“一个拥有文案特长的人”,就显得容易接受多了。
这让我想起了秋叶大叔。
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PPT」,甚至有人会直接说「那个做PPT的秋叶」。但说实话,你觉得一个只会做 PPT 的人能做到这个规模,集结这么多人脉吗?
他擅长的,还包括「社群营销」「人脉管理」「结构化思维」等多个领域。但如果一开始就从这些角度切入,面临竞争对手多,自己也难说马上建立核心标签。
那从 PPT 这个当时还不被很多人注意的小领域入手,一方面打造个人品牌,另一方面也借此认识一大波牛人,创造链接。后期再以核心点往外拓,便省力不少。
引申:职场中如何让自己尽快脱颖而出
我们都怕自己成为隐形人。毕竟,这意味着自己不被发现和不被重视。那么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是打造一个核心优势。比如部门里写作最好的,那自然这一块工作就非你不可。
第二是打造一个交叉优势。比如公司营销策划中最会数据分析的,数据分析牛人里最会营销策划的。交叉优势意味着很多时候能一人顶俩,那么对老板来说,你的价值就是 1.5 倍甚至 2 倍于普通人。
我是大家最爱的小结
《朋友圈的尖子生》讲了 13 个优秀个体的故事。从这里面可以看到他们的三个共通点:
第一是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具体方法是精度而非泛读,而这个精最主要体现在「联系」。比如看到 A ,结合自己的生活想到 B/C/D 。于是由点到线,再扩展至面。最终,体系生成。
第二是拥有一套与人产生链接的方法论。
或者是主动出击,明确自己的优势,可以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并创造条件产生持续互动。
或者是被动吸引,但这需要更多磨练内功,并把写作这种基本能力提升到高处。
第三是选择一个细分领域深耕,再延展。
这是战略层面,不要去硬碰硬,而是在一个细小的领域发力。或者是某个专长里的达人,也或者是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我是大家次爱的尾巴
这本书里涉及了大量人生选择,很多是辞职创业,对这一点我发表两条个人见解:
第一,我们需要明确对方拥有的核心资源。
这个资源包括家底,比如书里大多数人的家境都还不错,那这意味着即使失败也可以东山再起。
还包括人脉资源,这个东西是早期发展的核心优势。例如别人可以发一篇文章,被意见领袖转发,引起轰动,但普通人呢?石沉大海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
大多数辞职创业的人都是领袖型人格,他们最大的优势是擅长整合资源。
举个例子,面对一件事,匠人心态是我要做好;领袖型人格则是,我要找到能做好的人,认识他们,并联合他们一起做好。不同性格对最终的结果影响不同。
所以,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方法论可以学,但选择还是要基于自己的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