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因为亲老家贫,所以出山做了州祭酒,结果“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但闲了一段日子,可能是没酒喝了,他便又出来做了镇军、建威参军。
然而,凳子还没坐热乎,他又想去过他的隐士生活,所以私下对亲朋好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所谓“三径”,代指隐士生活。《归去来兮辞》中说“三径就荒,松竹犹存”,用的也是同一典故。
陶渊明的意思,要是能做一个清闲的小官,足以保障隐士的物质生活,那该有多好呀。
陶渊明私下跟亲朋好友说的这一席话,不巧被他的长官听到了。不知是为了成全陶渊明,还是打发陶渊明,总之,这位长官最后就让陶渊明去做了彭泽县令。彭泽在今天的江西九江,陶渊明就是在那里“悠然望南山”的。
作为县令,当然手下会配几个仆人供他使唤。但我们这位随性自然的诗人,对于政府配给他的这几个仆人,却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整: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所谓“一力”,指的是一名劳力,即仆役。作为父亲的陶渊明怕儿子生活贫困,所以派自己的仆人去服侍和帮助儿子,以解决儿子的困难。这本是尽父亲的责任,所以也属平常之事。让人感动的是陶渊明最后说的一句话:“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这也是别人家的儿子呀,你要好好的对待人家。”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希望儿子不要摆主子的谱,要平等的对待这位仆役。仆役跟你一样,也是爹生娘养,你不比他高贵,他也不比你下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