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量子学派
专注于自然科学领域(数理哲)的教育付费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量子学派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量子学派  · 公众号  · 科学  · 2019-09-11 22: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是一个问题!





无解的鸡、蛋循环


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林肯有一次在课堂上捣乱,老师就问他一个问题让他清醒一下。

老师:林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林肯:先有鸡

老师:鸡从哪里来?

林肯:老师,你这是第二个问题了


鸡和蛋循环是无限倒推的:

……→蛋→鸡→蛋→鸡→蛋→鸡→蛋→鸡→……




循环问题的解只有三种可能:


①鸡和鸡蛋同时诞生。

②鸡先于鸡蛋。

③鸡蛋先于鸡。


鸡和鸡蛋同时诞生没有意义,因为同时的要求太高,大自然不会做这样没有把握的事。 而想理清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可以尝试做两个相反的思想实验。


这是一个与 生物学 有关的思想实验,它的理论基石是 逻辑学和进化论 (这是现在被认可的主流理论)。逻辑学在 “缺乏逻辑的人为什么看不到真相” 里已经介绍。而生物的进化原则, 基本遵守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从孤立生存到混合生态。



思想实验


既然我们排除了鸡和鸡蛋同时诞生,剩下两种可能,它们互相矛盾, 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正题:先有鸡然后才有鸡蛋


先有鸡, 那么第一个鸡蛋就是第一只鸡与其它的鸡或类似于鸡的物种交配中诞生出来。 然后从这些鸡蛋里面孵出来的新鸡比原先的鸡优异,因此渐渐取代了原先的种群,从此所有的鸡都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因此, 第一只鸡或第一群鸡必然不是从蛋里面孵化出来的,而是别的生殖方式。 否则它就是从蛋里孵化出来,就是先有鸡蛋然后才有鸡,与思想实验前提矛盾。



第一只鸡不是从蛋里孵化出来,但是它却能下出一个鸡蛋,这违反进化的逻辑,因为既然第一只鸡不从鸡蛋里孵出来的,那么它就没有孵化这个基因,它生育出第一个鸡蛋时凭空创造了新的根本性的基因: 卵生


卵生基因不能凭空创造,这不是一般的基因,它的历史远远超过禽类、鱼类的历史。 卵生基因产生于很早的生命时期,因为卵生作用的是整个生命生殖结构,它不可能在一只成熟的鸡中突变出来,这样会扭曲整个基因系统,大自然不答应。


所以,先有鸡再有蛋不成立。


反题: 先有鸡蛋然后才有鸡


鸡蛋先于鸡,而鸡蛋不能凭空创造,它必须从一个生物中下出来。 那么这个生物必然类似于鸡,但不是鸡, 它比鸡少了一些特征,比如可能没有鸡冠。



这只类似于鸡的生物为什么能生出一个比自己更丰富的鸡蛋、孵出结构更复杂的鸡来? 它可能是偶然路过一块放射性元素的山包,轻微的射线刺激了它体内的卵子,发生了基因突变,当这颗卵子受精后,发育并被排出体外,成了地球上第一个鸡蛋,从这个鸡蛋里,孵出了比母亲结构更复杂的鸡。


基因突变是内生的, 外部物理化学能够增大基因突变的概率。 类似于鸡的生物,发生各种变异,其中一支变异产生了鸡这个后裔。


总结:反题是对的,也就是说先有蛋后有鸡。 因为鸡一定得从鸡蛋里孵出来,但是鸡蛋不一定是鸡下的,而可能从一只类似于鸡但比鸡简单一些的生物下出来。



变异比变化难


▲为什么第一只鸡非得从第一个鸡蛋里出来,而不能反过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蛋孵出鸡,到鸡长大是变化,变化只是基因在不同阶段的表达,是同一个体的自身变化,而不是基因的变化。 基因本身的变化叫变异,会改变基因系统。


变异往往会要命,因为它破坏了组织结构,变异只有发生在 最初级的生殖细胞 中,才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空间,因为下一代的器官组织还未成形。



变异需要极高的抗风险能力和抵抗系统性破坏的能力。 变异成本极高,变异对于成形生物是灾难性的,医院的放疗和化疗对患者的伤害就是一个例证。而物理化学刺激对于受精卵,却可能产生好的变异。它发生在两代个体之间,才比较安全。


变化的成本就低很多,变化发生在单个的个体一生之内。 鸡蛋孵出小鸡,表面上看起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实只是同一个个体的轻微变化而已。


对于生物而言, 只有在受精时才能承担这种淘汰率极高的变异。 成形的生命,身体结构已经固定,只能在细枝末节的地方发生变化。 变异是根本性的变化,变化是不触动根本的改变。


任何新事物,只有在 早期诞生 才能有革命性变化。




进化的悲剧


成熟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它的组织结构越发稳定,但也越发僵化,因此变化也越困难。 从蛋里孵出来、从虫子变成蛹、从茧里爬出变成有翅膀的昆虫,就只能发生在生物幼年。 可见,即使是不触及基因变异的变化能力,也是随着年龄递减的。


而看起来比变化根本的基因变异,其实同样越到后面越难触及根本。 越复杂的生命越只能变异表层的基因。


变化比变异简单:表层基因变异比底层基因变异简单。 变化的可能空间随着个体的寿命边际递减,正如基因变异的可能空间也是随着生命的进化历史边际递减。



既然知道了变异远远难于变化,并且生物上的变异发生在两代的生殖时期,而变化发生在成长和衰老中,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推出很多结论。


先有蝌蚪然后才有青蛙,先有鸭蛋然后才

有鸭,先有蛇蛋才有蛇,先有鸟蛋再有鸟,

道理类同。


所有卵生或蛋生动物,都是先有最简单的蛋,

才有从蛋里孵出来的对应生物。



不要被破壳而出、破茧而出这种看过去是

巨大的变异的行为所欺骗, 它其实只是同一个

体的自身变化,基因没有发生改变。 而变异只

能发生在 隔代之间。


所有的变化和变异,都是 先易后难 ,隔代容易

同代难;先简单后复杂,越成熟越难;开头容易

结尾难,越老越难。


最后一条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局限于生物,而且是一条普世的科学和哲学原理。它只是熵增原理、宇宙趋于稳定和无序的另一种展示。


从这点看,变化和变异并没有根本区别: 越老越难变。 这就是所谓历史包袱,复杂的生命也有它的悲剧,正如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徒劳地抵抗熵增的悲剧。



这个悲剧,适用于所有自然现象,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



人的困境


熵增原理普适于人,意味着什么?


成年人很难改变,因为成年人的思维结构和性格已经成形,任何一次剧烈的变化都可能摧毁他的精神和自信。


实际上,成年人的抗变化能力远不如儿童,包容性很强,加以适当引导,就能掌握比自己的父辈多得多的技能和价值观。



成年人不要天真地相信自己可以轻易改变自己。 抓住自己能抓住的机会,放弃自己抓不住的东西。承认自己的发展空间随着年龄越来越窄,才能重视自己优势所在,顺势而为,尽力发挥。


培养好下一代,因为改变下一代比改变自己容易。 而改变下一代,最有效率的的方式首先改变自己,拥有更优秀的基因,传承给下一代。但综合前面一条,你得付出比年轻人更大的勇气和努力。



教育的最佳时间段是幼年。 用经济学的行话说,教育的边际效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减,年龄越小,教育的效果越大。


小的时候要好好教育,人的心灵不能容忍真空。 不用理性、勇气、自尊去填补它们,迷信、狂热、自负就会占领它们。




千万不要怀有 侥幸心理 ,以为正确的教育可以推迟一下,再推迟一下,等到成年了或者 思维固化 了,那时谁也无能为力。


我们常说, 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了, 就是这个道理。成年人很难改变,而改变老年人基本不可能。



但这还不是最后的困境。最后的困境是,连儿童也无法发生变异,只能变化,进而导致社会也趋于僵化。



退化驱逐进化


鲁迅曾经问: 猴子为什么没有站起来直立行走?

他自问自答:这么多猴子,肯定有猴子站起来过, 但是被别的猴子打死了! 所以猴子到现在还蹲着、爬着。



进化只是可能,并不必然,停滞甚至退化的概率并不比进化少。


鲁迅彻底放弃了进化论,他明白,变异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甚至常常不发生。尽管表面上我们还能看见某些变化,但是变异可能根本没有。


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只有变化,没有变异;同代人之间,只敢有变化,不敢有变异。谁敢变异,谁被淘汰;变异者,勿得食。



变化伪装变异,退化排挤进化,劣币驱逐良币,这种悲剧在文化、经济、政治里最明显。如:


①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和教育机构)。


理性 的读者塑造 正义 的媒体, 愚昧 的读者只能得到 虚假 的信息。


金庸曾因为在《明报》上直言不讳,被读者寄炸弹。媒体不敢不敢直言,反过来促成读者的封闭和保守,进一步捆绑媒体,构成一个恶性循环。

有什么样的用户就有什么样的APP。


APP追逐用户的趣味和习惯,因为用户的人性基因,不愿轻易做出改变,这些APP迎合我们的陋习,最终愚蠢的观众得到脑残剧,痴迷的粉丝得到明星造假,狂热的网友得到煽动性的图文消息。


我们总将自己的堕落归结于外因,凶手其实是不愿意改变的自己。




从变化到变异


寒数大学: 面向思考型创业者的 私人定制教育机构

本期课程:《商业创新极限课堂》

本期导师: 幕僚长 ,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私人幕僚,诸多知名品牌幕后策划人,帮助企业家进行逻辑推演,形成企业的战略体系和策略打法。


点击海报,马上报名


在3天2夜思维高度密集状态下,创业者体验 打破思维僵局 ,把传统的商业要素、艺术元素与互联网、AIOT等新技术等重新排列组合, 形成基因变异,创造出新的商业物种。


教学方法是在一个封闭空间幕僚长对学生纵深追问,思考企业问题。 大胆假设、重新定义、逻辑推导、探求本质, 推演出企业从战略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


学生将经历从 底层思想体系——商业思维模型——科学创业方法论——显性知识创造 这4个层次的思考路径。


第一期仅限30个学生,30个独立的个体。 学生在3天2夜高密度的训练中,感受思维跃迁的极致体验。


招募对象:企业创始人、核心高管。

咨询电话:186 6533 4909

微信号:扫描下方二维码 ↓ ↓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