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网  ·  DeepSeek爆火,超两千个山寨网站已出现 ... ·  2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及周边9个爬山好去处推荐 ·  4 天前  
大华那点事  ·  万里招4人…税后约5万/年!信息采集员招募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再读《老子》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07-09 06:04

正文

老子在《汉书·艺文志》里有这样一句总结的话——“历记胜败存亡祸福古今天下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它把中华古人的智慧全集接到一起了,只要愿意研究和琢磨,肯定会受益匪浅。《道德经》这五千字确实是包罗万象,确实是一部智慧的精华之典。仅是其中的几个字就得研究一辈子。比如“道”“玄牝”“一”“二”“三”“无”“有”“盅”……这些字看似简单,但是,对这些字的理解人人都有一点点区别,也正是由于这些区别,人与人的见解不同了,甚至走上不同的道路。奉《老子》为经典的道教和唯物主义者就是例证。

一、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是它要告诉人们的第一个道理。

所谓“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先后相随”、所谓“一起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等等都是这个道理。规律是任何人都违背不了的。用一句很宁夏的话概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动弹的,动弹是有哈数的。”万事万物都在这一个所谓的“哈数”里面,不可能有例外。

万事不可强求是他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对每一个事物都能看到他的两面,也只有这样,人才有回旋的余地和决策的依据。正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不懂辩证法的人是不会谋划事情的。细细想想也是这样,古往今来,所有的大家人物那个不是学富五车?那个不是对《老子》了如指掌?诸葛亮、刘伯温、毛泽东、周恩来……也有很多人因违背规律和人们的共同诉求而惨遭失败的,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的军国主义者等。

二、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不是说要人们没有上进心,而是要人们不要强求,万事顺其自然,对一切事情“尽人事,听天命”。春来夏往是自然规律,人应当顺从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冬天的温暖夏天的凉爽。确实,在这两个季节,人们的思绪都是这样的,但是,真正是自己得到快乐的人有几个?从表面上看,那些富翁们比谁都快乐——娇妻、美子、跑车、别墅、保镖、秘书……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被一种强大的不安全感所包围着,有时甚至是恐惧感。他们对一点点的出乎自己意料的事都极度敏感,比如最近就有人因为放了个屁而住院。再看看那些农村的老爷爷们,一天抱个孙子到处乱转,八十岁了还可以喊喘山顶上耕作的儿子。这就是顺乎自然之后自然对人的回赐。这是上天对知足者的奖赏。

其实还有一层,知足常乐不是放弃。知足常乐是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做过分的要求。很多人往往把破罐子破摔当成了知足常乐,这大错而特错。

三、为人以德。

这个社会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构成的。这种关系,我们叫人伦。一个人成功与否就得看他对这个社会——他对人与人的关系——是怎么经营的。有的人做人以德,大家尊敬他,他自然就有了很多愿意帮他的朋友,他的力量自然就大大的加强了,那么,他的胜算也就加大了。试问,有哪位愿意和一位奸猾的人打交道?奸猾的人是被人们所抛弃的。你可能也会说,讲道德和道理的人会受很多来自奸猾的人的委屈。是的,人到这个社会就是以种委屈,只要你聪明点,果断一点,理智一点不和那些奸猾的人交往,你就不会受到来自他们的委屈。你也许会说,讲道理的人才是傻子。老子不讲道理吗?孔子不讲道理吗?穆罕默德不讲道理吗?只有讲道德讲道理讲人性,才会有支持你的人,你也才会又成功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