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春节档成了大片收割的战场,但这里没太多中国电影的希望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1-31 17:04

正文


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进入春节档,但也并不是所有春节档的电影都值得观众去看。




文 | 韩洪刚



春节档之前,相关部门还调整了票房统计方式,计入服务费,这让电影票房能够提高 5%到 10%——尽管按照微博“电影票房”的说法,这一举动除了让数据更加好看,毫无实际意义。


但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春节档票房,不容有失。


在经历失望的 2016 年后,2017 春节档成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档期,也成了最容易获得收益的档期。在这个档期里,一度挤进来 11 部电影,但随着 IP 入场,体量不足的电影纷纷避让,坚持留下的也没能取得好成绩。


大片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也因为质量饱受诟病,春节档的红利,因为电影质量不足,如今已经面临透支。依靠档期来维持高票房,只不过是刻舟求剑,河水汹涌,真正的宝剑已经越来越远。



《健忘村》拿到公映许可证的时候,已经 1 月 17 号,而电影原定的上映日期是大年初一,1 月 28 日。



这时候的《健忘村》麻烦不少。1 月初,各大门户和媒体传出“《健忘村》导演反服贸”的新闻,虽然导演发文澄清,但类似言论并没消失,随后又有媒体称,万达因为政治敏感,退出电影项目。在如今的政治气候下,这样的新闻很可能导致电影的市场失败。


这也是发行方影行天下总经理安玉刚最头疼的一段时间。不过拿到公映许可证还是让他松了口气,这相当于官方认定,导演陈玉勋政治立场没有问题,之前的言论都是子虚乌有,而对于万达的退出,他和 36 氪解释说,是因为双方的“项目交换合作”。拿到公映许可证之后,影行天下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和影院谈排片,全面推进自己的宣传策略。


但时间并没站在他们这一边,这时距离原定上映日期,只有十天。


不过《健忘村》并不打算调整档期,反而他们临时决定,提前半天,在除夕当晚上映。


“我们的电影定位是‘春节档第二选择’,让观众除了大片之外,还可以选择我们这个电影来看……我们也想做除夕夜的第二选择,那些不想看春晚的观众,可以选择来看我们的电影。”


在先前的宣传里,《健忘村》将自己定位成“创意菜”,几部大片则是“大鱼大肉”。总有吃腻了大餐的观众,会想着吃两口清粥小菜调剂一下,毕竟在 2016 年春节档的 7 天时间,观影人次达到了 8300 万,相当于德国的总人口。36 亿的票房产出,也超过了 2016 年五个月份的月票房。


今年春节时候,中国电影市场又开始冲击极限。


大年初一当天,电影院里已经人潮汹涌,2106 万人次买票、入场、看电影。在这一天,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 7.55 亿,而按照最新的统计方案,在计算入服务费之后,官方票房数据为 7.97 亿。


无论哪个数字,都是最新的单日票房纪录。电影市场一度因为“负增长”三个字愁云笼罩,如今终于能过个好年。


在发行人员眼里,档期问题“生死攸关”,而春节档更是一年里最具诱惑的档期。在春节档,电影依然能享受着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有影院经理说,“春节是三四五线城市影城的爆发档期,随机的观众多,一家子人看电影,放什么就看什么,这种观众比较多。”


但这些“放什么就看什么”的观众,最终也没能给《健忘村》带来理想的成绩。大年初一,《健忘村》的排片只有 1.2%,216 万的票房在当天排名第六。这意味着《健忘村》已经告别春节档。


“《健忘村》质量不错,但黑色喜剧类型不是合家欢电影,而且它没钱做票补,抢夺排片,在春节档基本上没太多生存空间。”一位电影发行人员这么分析《健忘村》的失败。


安玉刚第一次看到电影剧本时候,就觉得这部电影适合在春节上映,不过现在这部电影已经遗忘在春节的角落里。



对一部分人来说,春节是锣鼓鞭炮,喜气洋洋,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春节不是春天,只是五九第三天,寒气依旧凛冽。



《绝世高手》决定逃往夏天。


博纳出品的《绝世高手》原本也是一道“创意菜”。导演卢正雨,此前曾担任《西游·降魔篇》的编剧和《美人鱼》的编剧及副导演。10 月 25 日,《绝世高手》也和《西游·伏妖篇》同时订档大年初一。在定档发布会上,卢正雨没有回应与周星驰的竞争,只是说:“星爷就是我的神,我的作品中肯定有他的影子。”


如今我们熟悉的春节档概念,也正是周星驰带来的。


春节档原本是贺岁档的一部分。贺岁档传承自戏曲界梨园贺岁传统,1981 年 1 月底,许氏三兄弟《摩登保镖》上映,成为华语电影首部贺岁片。90 年代贺岁片成为港片一年重头,而那时崛起的“两周一成”也在贺岁片上大放异彩,《纵横四海》、《逃学威龙》、《东成西就》、《红番区》、《喜剧之王》都是之后成为经典电影的贺岁片。


2010 年初,原本 1 月上映的《阿凡达》持续火热,而原本影院大年初一休假,但因为那年情人节和春节恰好一天,最终带火春节票房。但真正让春节档不再仅仅是贺岁档附属的,依然是周星驰。2013 年春节,《西游·降魔篇》获得 12.4 亿票房,成为当年票房冠军。伯乐营销 CEO 张文伯认为,《西游·降魔篇》“对春节档是一次激活”。


节日期间的电影消费,在这次激活以后,似乎已经成为“刚需”。而喜剧是最受中国欢迎的电影类型,春节又总需要“喜庆劲儿”,《绝世高手》尽管与卢正雨“心中的神”新作同日上映,但未必不能获得一个理想票房。

不过如今的春节档,已经没再留下以小博大的机会。


陆陆续续,《大闹天竺》从贺岁档调档至大年初一,《功夫瑜伽》也定在贺岁档上映。《大闹天竺》是王宝强导演首秀,是一部类似《泰囧》的异国公路电影,起初并不惹人注意,但王宝强离婚事件令这部电影热度持续上升。《功夫瑜伽》则有成龙压阵,虽然他最近的电影往往因为“套路”、“过时”而诟病,但没人能怀疑成龙的人气。


这三部电影很可能分走八九成的排片,而春节档只有七天,没有任何口碑发酵、长尾长线的时间,卢正雨在电影上有自己的野心,自然不甘心电影被埋没,因此选择没那么拥挤的暑期档,那里有将近十周的时间可以选择。


但博纳也有自己的大 IP——韩寒。


韩寒创办的亭东影业曾发布未来片单计划,其中并没有《乘风破浪》,这更像是一个临时起意的项目。不过韩寒效率惊人,电影在 2016 年 9 月开机,10 月公布主创信息,开始宣传,12 月杀青,不久宣布订档春节。用五个月的时间,《乘风破浪》完成了从前期到上映的全部流程,“空降”大年初一。


至此,春节档彻底成为明星和 IP 的战场。大 IP 加上人口红利,今年的春节档似乎又要成就票房神话。



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看上去毫无悬念。


在公交站牌上,《西游·伏妖篇》的宣传海报内容极其简单。几个大红的字,字体如同剪纸一样,上面只写了片名、上映日期,左右则分别写了两个名字:周星驰、徐克。



王终见王。


不仅卢正雨,许多影迷也将周星驰看做心中的神,最起码也是“喜剧之王”。周星驰在 90 年代港片辉煌时代崛起,借助盗版和电视渠道进入内地,他的喜剧成为文化现象,本人更成为文化符号,影响了两代观众,拥有极高的品牌号召力。1 月 3 日,周星驰转让 PDAL 公司 51%的股权给新文化和关联方,交易金额为 13.2 亿元。其中新文化获得 40% 股权,付出 10.4 亿。有媒体推算,周星驰尽管做了 4 年总额 10.4 亿元人民币的业绩承诺,但新文化能分到的保底业绩只有 4.16 亿,剩余 6.14 亿,其实是在购买周星驰 8%的电影投资权,“如果从这个角度估算,‘周星驰’这三个字,价值在 78 亿元至 130 亿元人民币之间”。


《美人鱼》“五洲震荡”的票房成绩已经证明周星驰的吸金能力,而按照一位影视投资人士的说法,当他在去年春天知道《西游·伏妖篇》要在春节上映的时候,票房上限已经没法用理性来预测,“需要动用想象力”。


周星驰和西游,当这两个词放在一切,便成了情怀,也成了票房。《大话西游》曾经票房惨淡,如今却成了周星驰代表作,而周星驰自己也有挥之不去的“西游情结”。接受时光网采访时,周星驰说,“因为我很早就拍了西游,后来再做《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我确实想把‘西游’做成我自己的一个品牌,以后继续开发下去,做成系列。”


但周星驰的西游世界与几乎所有西游影视作品都截然不同。从央视《西游记》开始,西游影视作品的主题多数为“英雄”,无论闹天宫还是取西经,都是英雄在反抗,在冒险。但周星驰有着孩子一样天真的残忍,会把蝴蝶翅膀慢慢扯碎。周星驰的孙悟空,不再是奋起千钧棒的金猴大圣,在《降魔篇》中,他狡猾、残忍,在《伏妖篇》中,他冲动、暴戾——无论哪一个形象,都与我们熟悉的、包括至尊宝在内的形象迥然不同。


尽管电影里依然充满喜剧桥段,但周星驰的西游已经不再是喜剧电影,而更像是充满 Cult 风格的魔幻大片。事实上,周星驰正是华语电影中最先拥抱 CGI 技术的人,《少林足球》投资 4000 万港币,当时看来已经是天价,这笔投资很多用在特效镜头上,周星驰喜欢漫画,特效镜头让他能更加自如地展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电影中使用的特效镜头数量也创造了华语片电影纪录,当然不久以后便被徐克《蜀山传》打破。


在电影宣传期间,除了周星驰和西游这两个元素之外,“徐克的特效”成了最大宣传点。从第一支预告片开始,“特效”便成了电影焦点之一,但直到终极预告片,才最终放出电影里的特效效果,如此精心安排,可见片方对电影的定位不仅是喜剧电影,也是特效大片。在中国,本土特效大片依然稀缺,而稀缺产品往往更能吸引观众。


《美人鱼》成为电影营销的经典案例,周星驰这次也借鉴了不少先前成功的经验,譬如不开放媒体看片,“从上次《美人鱼》开始,我们就尝试不做提前看片了,看结果也是 OK 的,所以就再用一下”。而与《美人鱼》相比,这次的宣传规模全面提升。根据片方公布的数字,电影的宣传费用达到 1.2 亿元,这几乎相当于中国普通大片的制作费用。


不出所料,星爷再次体会到了“无敌是多么寂寞”。大年初一,《西游·伏妖篇》拿下了 3.49 亿票房,再次创下华语电影单日票房纪录,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当天第二、第三名票房总和。


因为《西游·伏妖篇》这头庞然大物,对其他电影来说,春节档成了争夺第二名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大闹天竺》起跑优势十分明显。


《大闹天竺》由光线出品,是王宝强第一部导演作品。这部电影也是沾了“西游”的 IP,讲了“穷小子陪富二代去印度寻找遗嘱”的故事。



在开拍之初,没什么人看好电影的质量。然而王宝强和马蓉离婚成为去年热门事件,网络上的声音一边倒“力挺宝宝”,《大闹天竺》也获得更多关注。在离婚事件爆发第三天,有消息称,电影获得了 10 亿保底发行。


依然没太多人看好电影的质量,但没人会怀疑电影的票房。


《大闹天竺》把票房重心放在了三四线城市。从 12 月初开始,王宝强和白客、柳岩、岳云鹏等主演便开始了“50 城 60 天全国路演计划”,路演地点多数是三线以下城市和乡镇。


每年的春运都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大城市里的 Linda、Justin 回家,成了桂花、大强。他们回到家乡,带来了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娱乐方式,而春节适合全家一起度过,于是不少人会选择和家人一起看一场电影。


他们也有更多机会看电影。中国电影银幕快速增长,根据凡影的报告,四线城市影院从 2012 年的 2465 块增加到了 2015 年的 6644 块,三线城市也翻了一番。快速扩张的银幕让三四线城市也成为电影圈的一部分,而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电影内容都一样,因此当地人在一线城市所培养的消费观,会继续在家乡释放。


平日里,电影票房最高的十个影院几乎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但在今年初一,前十名中一线城市只有一个影院,太原、莆田、温州、阜阳等城市反而成了票房重镇。


《大闹天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调整到春节上映,就是因为小镇青年的消费能力,能够带来更高的票房。


无论宣传声势还是关注度上,《大闹天竺》都超过它的竞争对手。成龙老矣,受众有限,韩寒的《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一样,走的是文青路线,而仓促的制作周期使得他的宣传主力只能放在线上,没时间通过路演等方式把电影影响力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熊出没》质量不错,受众稳定,但面向儿童的动画题材票房几乎不会爆发。


在大年初一没有意外,《大闹天竺》拿下了 1.87 亿票房,超过第三名《功夫瑜伽》6000 万。


第二名,稳了。


但只是稳了一天。


大年初二,《大闹天竺》票房跳水,跌幅 33%,单日票房只剩下 1.14 亿,被《功夫瑜伽》反超,落到单日票房第三位。大年初三,《功夫瑜伽》票房不降反升,达到 1.46 亿,而《大闹天竺》只剩下不到 9400 万的单日票房,总票房也输给了《功夫瑜伽》。尽管片方加大了宣传投入,请来不少公众号和 KOL 在线上做推广,但以目前走势来看,票房只会持续下跌。


因为这部电影的质量确实不好。哪怕春节档电影中,一度只有《熊出没》豆瓣评分超过 6 分,《大闹天竺》依然以不足 4 分的成绩,成为不少影评人口中的“春节档最烂”。


受困口碑的还有《西游·伏妖篇》。在首日取得 3.5 亿票房之后,票房迅速下滑,大年初二跌幅达到 40%,尽管依然维持 2 亿以上的单日票房,但后劲乏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春节档已经不再是无视口碑的档期。



去年票房不景气,众多人分析原因。


影院建设带来的人口红利消失、票补退潮、可替代娱乐方式增加,这是几个主要原因。



在春节,曾经熟悉的赚钱环境似乎都回来了。人口流动带回来人口红利,财大气粗的电影公司让 9.9、19.9 的电影票重现世间,在春节的三四线城市,适合亲朋一起娱乐方式实在有限,看电影是最优选择之一。


一个春节档,似乎解决了影响票房增长的所有不利因素,但唯独没能解决一点:电影质量。Linda、Justin 回家,带回来的不仅是消费能力,也带回来了更多的信息和判断能力。先前在上映首周之后,电影口碑才会传开,而如今借助自媒体,这一环节已经缩减到不到一天。


不仅是《大闹天竺》,春节档的几部大片总体口碑都不尽如人意。《西游·伏妖篇》因为徐克和周星驰这对“王炸”,先前背负了太多期许,但最终成片并不令人满意;《乘风破浪》因为前期冒犯女性的宣传方式,也差点导致口碑崩盘;《功夫瑜伽》虽然评分一般,但因为观众对成龙期待并没那么高,反而没有引发大面积差评,如今甚至有希望冲击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


评分并不能直接影响票房,但评分代表观众对电影质量的判断,当这一判断广泛传播,便成了口碑。一部小片想要依靠质量和口碑获得排片和票房,需要做大量的传播工作,才能让口碑尽可能传开,春节档没有这个时间,《健忘村》的声音也淹没在大片的尖叫声中。


但尖叫并不总是出于赞美。大片的前期宣传吸引更多关注电影的观众,而一旦电影质量不佳,同样也有更多的观众开始传播电影口碑,进而影响电影票房,也影响 IP 的后续开发。在豆瓣上,在知乎上,都已经有人在说,现在星爷欠我一张电影票了。也有媒体开始质疑,失去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周星驰,他商业电影的生命力还能持续多久?


春节档头三天总票房已经达到 19.2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 12.5%,虽然少了情人节助推,但持平去年不成问题。


但这一成绩很难让人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


依靠互联网和院线扩张,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但这发展只是建立在松散堆砌的砖石上,接合并不牢固,随时可能轰然倒塌。春节档事实上没能解决中国电影发展遇到的任何问题,依靠人口流动获得收益,相当于把票房的基础放在流沙上。


相比去年,今年的春节档已经有了积极的变化。虽然同样是 IP 大片主导,也同样都有喜剧色彩,但几乎每部电影都有各自的特色。安玉刚说,以前观众进影院只是进了小餐馆,就那么几样菜,有什么吃什么,而如今慢慢开始做到吃什么有什么。


春节档的独特优势,使得这一档期在未来依然是必争之地,但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因为这一档期获益。


首先,春节档的电影里,超级卡司和超级 IP 将成为春节档电影的标配。这些因素未必能够带来高票房,但能够带来更多的宣传资源和排片优势。


其次,春节档电影必须准备钱做票补。春节档的排片表寸土寸金,发行方也必须准备充足资金,做预售,砸票补,提前锁定排片资源,没钱排片的《健忘村》,甚至都没能取得入场资格。


但哪怕这些都已经做好,今年的春节档也已经证明,内容才是最终的决胜要素。春节期间的观众,观影不是第一动机,容易从众,容易满足,但绝不容易糊弄。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大程度上会被口碑左右,任何 IP 都抵不过口口相传的力量。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还单着呢?讲真,不行租一个吧 | 新春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