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全省首创! ·  14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注意!今日起全部免费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最低调大师:设计南京长江大桥浮雕,年画卖1亿张,蒙古王族后裔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21-01-19 20:45

正文

曾经,有一幅年画,火遍大江南北, 贴遍千家万户


这幅年画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江苏省第一幅中堂年画,因热销,前后共再版过8次, 共计发行1.1亿张!


1.1亿张!当时中国人口也就六七亿,也就是说几乎家家贴过。


后来,这幅年画被选送出国展览5次。


此后数十载,这幅年画从未被超越。


它就是中国“最牛”年画——《丰收图》!


它的创作者,就是中华艺术巨匠——保彬。

保彬接受央视《国家记忆》采访


《丰收图》是保彬创作的第一幅年画!也是保彬“新年画”创作最出彩的一幅,曾引起全国轰动。

1月15日,保彬到访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现场签售“中国最牛年画”。“我还真没签售过年画,这是头一次!”85岁高龄的保彬说,今年是年画《丰收图》60周年,这幅首次丝绢再版的《丰收图》能给大家带来喜庆吉祥,感觉挺有意义。


签售现场,抖音“画小二”做全程直播, 凤凰网 牛弹琴、读史等十多个微信百万大号此前也做了保彬年画介绍,大家留言表示“最低调的大师,最高调的巨作”。

牛年配"牛画"!此次丝绢珍藏版《丰收图》限量发售不到一周,就引起强烈反响,有客户一订就是300套,“年画作者 签名,很有纪念价值,保老的艺术成就又决定了它的收藏价值,这是最好的年货。

1.
保彬?怎么没听说过?

那很正常。要知道, 了解到他的人,无不为他的谦逊宽容、朴实无华所折服,无不为他的艺术成就而惊叹。

他是低调了半个世纪的艺术巨匠!


保彬今年85岁高龄,江苏南通人,蒙古王公后裔。

他最被人熟悉的标签是: 南艺老院长

1961年,保彬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赢来了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当时,有两大国家工程被周总理亲口认证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力更生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梁,有“争气桥”之称,全长4589米,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保彬,当时任 南京长江大桥浮雕设计组长 ,那一年,他才34岁。



大桥栏杆上嵌着202幅铸铁浮雕,其中98块向日葵镂空浮雕,6块工农兵浮雕,共计104块,皆为保彬作品。

但保彬从来不向任何人提及这段经历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时,以南京长江大桥浮雕为研究对象, 都不知道作者居然是他们的老院长

时隔半世纪,保彬首次回到自己的作品前合影


保彬, 做人 做事极度低调。当被问起过去的成就,他总是“云淡风轻”。

“听说南京市市徽也是你设计的?”

“嗯!”


谈及南京市市徽, 保彬对于自己当年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 的, “全国这么多城市,这个一看就是南京。”

市徽上,貔貅站在明城墙之上,左右有龙虎环抱,寓意了南京是“帝王之宅”“龙蟠虎踞”的中国著名古都。

后来,南京市市徽在使用多年后被用作南京烟烟标, 被印刷数百亿次,是全球作品被印刷次数最多的艺术家之一。 时至今日,在南京市公务员的名片上,仍然用着保彬设计的南京市市徽图案。


现在南京很多商店、广场、交通卡以及纪念活动里也在用这个市徽图案,其中有很多未经授权。“不管了。” 保彬说。


2.
保彬执掌南京艺术学院7年。

其实,这个院长是别人举荐的。这个“别人”,就是一代巨匠刘海粟。

刘海粟与保彬(左)


在那动荡的十年文革浩劫中,为人正直的保彬遭到了莫须有的批判,那时担任 南京艺术学院第一任院长的 刘海粟遭遇更为艰难,往日最亲密的同事、学生成了攻击伤害他的人……

这期间,能为他说句公道话的人少之又少,而保彬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他发声,为他雪中送炭。

文革后,保彬开始以泼墨的画法来创作刚正不阿、驱鬼逐恶的钟馗。保彬的钟馗,虽为鬼王,却一身正气,怒目圆瞪,似乎能平天下不公之事。

保老的“钟馗”独具特色,很多名人、明星都会跟他求一幅钟馗。 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摆脱牢狱之灾后,在桂林遇到了保彬,特意请保彬为他作了一副钟馗,用以辟邪,寄望未来顺遂平安。

一代美术巨匠刘海粟嘉许他画能载道,为其钟馗画题词:“ 惯看千年鬼魅,依旧嫉恶如仇,乌纱抛却尽风流,换取香醪一斗。世上鬼多人恨,人间无鬼君愁,张弓忍把狐鼠留,怎敢皆填海口。”

1985年保彬与刘海粟合作的《钟魁》


多年后,在刘海粟举荐下, 47岁的保彬 连升三级,接过了刘海粟的院长之位 ,成为 南京艺术学院第二任院长

当时刘海粟对他说: “这个担子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保彬在任时,南艺迎来了空前的学术自由和 繁荣,以致南艺产生了两大美术史现象,一为“85思潮”,二为新文人画运动。

众多学生成为了当今卓有成就的书画家:薛亮、范扬、朱新建、江宏伟、周京新、陈履生等都是当代中国画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南艺院长之位,多少人趋之若鹜,但是对于热衷艺术创作的保彬来讲, 所有的成就,都不及他安心画一幅好作品来得快乐。

1989年, 53岁的保彬在3次请辞后,终于获批卸任 ,开始潜心画画,将艺术多个领域做到了极致,迅速 从“杰出艺术教育家”“学院派领袖”,转身为“一代心象写意大师""中国抽象画大师"“中国色彩大师”…… 出版专著十余种,其个人传略收入《当代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国际名人大辞典》等。

保彬多次受邀为人民大会堂作画

后来,保彬在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举办的个人画展均引起轰动。1992年美国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华人圈, 连张学良的妹妹和妹夫也前来祝贺。



有感于保老的奉献和成就,中央电视台《探索》栏目曾深度采访他,并以纪录片的形式播出,采访稿在《瞭望》上发表。


为了保护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的珍贵作品, 保彬的作品在上世纪80-90年代一度被禁止出境。


【国博原副馆长陈履生:艺术史中的保彬


3.

今年是牛年,也是 中国最牛年画《丰收图》诞生60周年


“保老,我们给大家送点年味吧?”


对我们的想法,85岁高龄的保彬很认可,希望借这幅年画“回归”年味,让大家都能 牛转钱坤,鸿运当头。


有了这个想法后, 保彬 倾力策划、全程监制的 限量签名版《牛转钱坤——中国“最牛”年画》出炉了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


保彬这幅《丰收图》发行1.1亿张,为新中国年画之最,创造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 美术史论家认为, 保彬的年画《丰收图》与李可染的《工农劳动模范北海 园大会》、潘天寿的《缴公粮》并列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三幅年画。



如今,年画从千家万户走进了收藏爱好者的视野,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收藏品。 在年画收藏与拍卖市场上,新中国名家年画、“文革”年画这两类年画收藏价值最高。 一张精品老年画,动辄上万元,有些老年画甚至达到了数十万元, 保彬的《丰收图》原画2013年以74.75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 年画已成为“收藏界下一个金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