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身厨房
《养生堂》之养生厨房,传递健康养生知识。更有每日菜谱,为您带来美食、精神双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养身厨房

身上莫名其妙出现小红点、瘀斑,可能是血管破了!两类人群易高发,千万别大意

养身厨房  · 公众号  ·  · 2020-01-15 17:04

正文


点击上方“ 养身厨房 ”→再点击右上角“…”→选“ 设为星标

设星标,找养身厨房更方便!



众所周知,如果血液中红细胞减少,人体就会贫血;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就会下降;而如果具有凝血功能的血小板减少, 轻则无明显症状,重则随时可能发生大出血而致死……



两个多月前,小雯在刷牙时经常有牙龈出血,而且量比较多,有几次甚至染红了整个牙刷刷头。不仅如此,她的小腿上还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

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小板只有1万,被确诊为 血小板减少症 随时可能发生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1

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血液病

两类人群易高发


人体内的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大部分会在血管中 参与血液循环 ,少部分储存在 脾脏 中,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及时补充,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1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有良好的 聚集和粘附 能力,在人体 止血、凝血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身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受到刺激,会迅速赶到受伤部位,在破损的血管壁上凝聚成团,形成 松软的血栓 ,堵住伤口初步止血。再与凝血系统被激活后,由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共同形成 牢固的止血栓 ,有效止血。


此外,血小板还能参与血管内皮修复,起到 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的作用。



2
两类人易发血小板减少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有 10 ~30 万个 血小板。但如果 低于10万 ,即为 血小板减少


它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且 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但 儿童和青年女性 发病率相对较高。


儿童 主要以 急性血小板减少 为主,发病前2周多有感冒史,起病急促,可有畏寒发热等症状。通常近80%的儿童可自愈,但也有约20%的患儿可能转变为慢性血小板减少症。


青年女性 发生的血小板减少多以 慢性 为主,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因此很容易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

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由于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凝血止血,所以血小板减少,人体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凝血功能障碍 ,表现为比别人 易出血,止血慢 等。


1
血小板低于5万时:

轻度的血小板减少一般不会发生出血问题 ,但当血小板数值 低于 5 ,则可能出现 牙龈出血、鼻出血、不易止血 等现象,轻微磕碰可出现皮下淤血、皮肤黏膜紫癜等症状。不过,免疫力好或少磕绊的人可能较难发现身体异常。


2
血小板低于3万时:

如果血小板较少不能及时治疗,长期出血容易造成 贫血 。而当血小板 低于 3 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3
血小板低于1万时:

血小板 低于 1 时,则随时可能 突发消化道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 等,危及生命。


因此,生活中需多留意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自己皮肤下有红点,稍微磕碰就出血或皮下淤血,或出血后止血时间较长,都要引起注意,及时检查血小板数量,以免引发严重后果。



血小板太多也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血小板减少不利于身体健康,但 血小板太多也是不好的现象


通常来说,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能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等相关,不过此类情况,血小板数值通常不会超过50万,且治疗后数值可很快下降到正常水平。


如果血小板数值 长期高于 50 ,在排除脾脏切除的情况下,需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建议进行 骨髓穿刺




3

为什么会发生血小板减少?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众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1
生成障碍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如果骨髓中巨核细胞 增殖或生长成熟发生障碍 ,就会造成血小板生成不足或数量减少。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疾病


此外,长期处于被苯、二甲苯等有毒害物质污染的环境中,也可导致巨核细胞增殖或生长成熟障碍,所以新装修好的房子,建议至少通风 6~8 个月以上 再入住,以免危害健康。



2
破坏过多

部分病毒可吸附在血小板上,导致免疫系统在杀灭病毒时对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常见的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有 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某些药物,如 磺胺、氯霉素、氨基比林等 在发生作用时,免疫机制也会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数量减少。



3
消耗增多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的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