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的时候,悠扬的音乐声,伴起海潮,空中击舞着美丽的水花,再加上彩灯的投映,美轮美奂,仿佛将整个银滩带到了不夜之城。”
——这是北海“潮”雕最初给万千游客的深刻印象。
多年下来,因“潮”雕缺乏科学维护和改造,加之长年受海风侵蚀,其内部钢结构已锈蚀,严重影响到安全和景观,亟待改造。近日,北海市规划局发布“潮”雕及周边环境改造方案的公示,按照改造方案,“潮”雕的主体部分将按原样复原,更新结构;基座将结合灯光、火焰表演秀进行改造;周边广场环境作进一步提升,更加宜人亲海。该项目由市旅游集团负责实施。
早在去年11月份,市政府便多次召开《潮雕改造方案》汇报会,并就改造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曾指出,
“潮”雕是北海的城市地标,代表了北海的文化、北海的记忆和乡愁,也寄托了无数人对北海的向往和回忆。要重新擦亮北海“潮”这张名片。
据了解,北海“潮”雕是由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魏小明于1992年设计的。规模雄伟的“潮”雕位于美丽的北海银滩的海滩公园之内,其整体的形状是一个南珠形状的镂空钢球,代表着北海蜚声海外的南珠形象。
“潮”雕是北海市对外宣传城市文化符号,同时也是北海的城市客厅,总是吸引到广大市民和八方来客到此共享休闲时光,刚结束的2018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便是在这里鸣枪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