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畅销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喜欢聊聊产品、说说职场、谈谈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物理公式】高中物理答题《万能公式》 ·  21 小时前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哪吒电影里的岩浆海真的存在吗? ·  2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科普】“薛定谔的猫”到底是什么? ·  2 天前  
环球物理  ·  【高中物理】 150道经典易错题附答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韧

微信,听劝了

唐韧  · 公众号  ·  · 2025-01-16 13:0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作者微信公众号年度大数据及红包封面免费额度的发放情况,同时分享了公众号运营的一些数据和个人经验。文章还提到了微信团队对公众号的改进和开放,以及公众号流量分配机制的现状和未来机会。此外,作者还谈到了公众号运营中的差异化和创新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关于微信公众号新上线AI配图功能的使用体验和反馈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微信公众号年度大数据及红包封面额度

作者分享了微信公众号2024年度的数据,包括活跃天数、文章被阅读次数等,并提到了红包封面免费额度的发放计划。

关键观点2: 公众号运营数据和个人经验

作者介绍了自己在公众号运营中的一些经验,包括如何度过冷启动阶段、如何获得系统推荐等。

关键观点3: 微信团队的改进和开放

作者提到了微信团队对公众号的改进和开放,包括AI配图功能的改进、数字进度条的应用等,并强调了公众号仍然是价值最大的长图文创作平台。

关键观点4: 公众号运营中的差异化和创新

作者强调了差异化和创新在公众号运营中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先动手尝试。

关键观点5: 微信公众号新上线AI配图功能的使用体验和反馈建议

作者分享了关于微信公众号新上线AI配图功能的使用体验,包括设计缺陷和改进建议,以及微信团队的响应和改进。


正文

昨晚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年度大数据,同时也给我们这些作者发放了今年的红包封面免费额度。


我这个号总共有 18000 个,惯例都会分阶段发给你们。


先分享几个官方提供的数据。



2024 年我有 357 天保持活跃,其中 1 月份是高峰期,6 月份连办了 3 期线下产品训练营所以懈怠了。


不管怎么说,又是连续写作一整年。


2024 年,我的文章累计被看过 503.7 万次,其中 62.1% 来自算法推荐,这倒是让我有点意外。



都说公众号没红利了,这就不是红利么。


如果你现在还打算写公众号,单纯从流量分配机制来看,这是过去十几年最好的时候。


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像我一样的公众号作者们是如何度过冷启动阶段的。


而且,微信团队这几年对公众号做出了很多改进和开放,程度很大,迭代很快,且依旧是目前价值最大的长图文创作平台。


2024 年,我被推荐最多的文章是关于张一鸣成为中国首富的那篇,自然阅读量 2 万,推荐阅读量 34.2 万。



印象中,去年一年光是靠系统推荐就获得了十几篇 10W+ 的文章。


所以,不要再问公众号值不值得做了,如果想,就先动手再说。


从某种程度来说,街上的饭店已经够多了,竞争早就红海了,但每年都有饭店倒闭,也有新饭店开门,同时也有饭店亏钱和赚钱。


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亏钱倒闭的饭店就没有新店了。


道理是一样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依旧有机会,但差异化和创新才是打开钱包的钥匙。


再说个事儿。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 微信,搞砸了 》的文章,说了下公众号新上线 AI 配图功能的设计缺陷和改进建议。


微信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



于是,我就提了如下建议。



改进后的方案是这样的。



所以,今天必须写一篇《微信,听劝了》来作为结尾。


不仅是这个改变,微信团队还修改了 AI 图片生成过程中等待期间的交互方式,从原本的等待 15 秒改成了数字进度条。



这是一个很好的改进,对用户的信息传递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在之前的方案中,只是通过文案提示让用户等待 15 秒,然后有个圈圈一直在转。


虽然不影响功能使用,但是用户心理预期不明确,不知道是在生成还是网络卡了。


换成新方案中,数字进度条能给到用户明确的反馈,体验会好很多。


因为我每天都在使用 AI 配图功能,从目前的体验来看,我觉得已经接近这个方案的完全体了。


如果在风格选择和图片趋近于创作者预期上再做些功课,那就更完美了。


当然,或许人家早就有了这个优化排期,只是我提早说出了这个建议。总之,迭代一直在继续。


都说微信更新慢,微信团队不听劝,你看,这不挺快的么,挺听劝的么。


另外,很多人期待的微信语音消息倍速播放功能也上线了。



超过 5 秒的语音可以选择以 1.5 倍速播放,但前提是重播或者转文字后再播放。


即便是超过 5 秒的新语音消息,一开始也是不支持倍速播放的。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设计,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支持倍速?


其实这个设计比较符合真实场景,回忆一下你们在使用其他音频产品或者视频产品开启倍速的前提就知道答案了。


你看,微信是听劝的。


最后,发一下今年的红包封面,我还是选取了过去两年的经典款,我自己设计的。


除了这个之外,之后我还会用 AI 做一个封面,等弄好了再发给你们。


这次先发 3000 个,不够的我下次再发。



推荐阅读:《 紧急隔离
················· 唐韧出品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