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海珠发布
广州市海珠区权威信息第一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售罄!知名茶饮品牌周边引争议 ·  昨天  
物道  ·  玉兰花开,一瞥惊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海珠发布

小区里“对门不相识”!?海珠这条街打破你的旧印象!

广州海珠发布  · 公众号  ·  · 2019-06-18 18:20

正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领取iPad豪礼!


生活在海珠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如果要让G仔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G仔的答案是:和谐、温暖又有爱!


最近海珠有两条街道的举措,

更是让G仔觉得内心暖暖的,

住在海珠,真的太幸福了!



0 1

南华西:“熟人社区”获点赞


你知道你的邻居叫什么名字吗?

你知道邻居们都有哪些爱好吗?

你平时会和你的邻居聊聊天吗?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

也许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你,

答案是邻里生疏、出门互不认识,

但在 海珠区南华西街

情况却让人十分暖心。

概括起来就是: 千金难买邻里情


社区驻点团队每周走访、建立街坊群防队伍、打造邻里公约、建成“街坊会所”等方式、营造邻里文化……南华西的“熟人社区”模式,获得了一大波点赞!


A

为长者家安装居家安全辅助装置


住在南华西路的89岁高龄老人何伯伯长期卧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连喝口水也只能用吸管才能不被呛到。 据何伯伯的老伴珍婆婆介绍,何伯伯的腿脚一直不灵便,但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去年年头不小心在厕所摔倒了。


其实像何伯伯这样的情况,在南华西街并不少见。 据了解,南华西街辖内共有12个社区,划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其中,东片区属于整片的低矮平房,楼房以砖木结构的老旧平房为主。 许多老旧民房未配备独立卫生间,普遍为砖木结构,不少房屋潮湿阴暗,长者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跟头,居家环境存在不少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南华西街通过 “一街三社”联动机制 ,以社工专业服务介入,在社区开展“乐安居”项目,成功募集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捐款等资金3万多元,目前已为152户长者家庭安装扶手、防滑垫、安全灯、防撞角、拐杖等居家安全辅助装置。


经过改造后的厕所,加装的扶手为老人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拐杖


“现在每天上厕所都感觉安全多了。”住在这里的老人笑着说。


目前,南华西街通过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及街道领导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和“五必访”制度,街道领导班子带头组建12支社区驻点团队,每周二坚持到社区走访,找准维护居民群众最切身利益的着力点。


这些与社区长者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在日常的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街道再通过辖区内的居民议事平台资源,充分完善居民议事平台,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全面了解的居民的需求,协商寻求解决方法,并跟进社区事务的情况。 通过这种机制,让邻里友爱互助,群众大事小事找社区,社区尽心尽力为群众,切实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实现真正的“熟人社区”治理。


B

街坊会所:打破“对门不相识”尴尬


“会所”不仅出现在商品房小区,在南华西街青瓦大屋和趟龙门之中,也有一个 “街坊会所”


南华西街街坊会所


在这幢三层共550平方米的“街坊会所”,居民可以免费享受“亲睦家庭”“健康夕阳”“惬意春天”“红色关爱”“梦想起飞”五大星级服务。”



红姨是街坊会所一名常客,她说,每天她都必须到街坊会所坐上几个小时,跟周边的街坊在这里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如果哪一天不想买菜做饭,还可以在这里订一份爱心午餐,解决吃饭的烦恼。


会所一名值班的义工介绍,如今每一天都会有二三十名老人固定来这里聊天或者参加一些活动。一楼图书架、报纸架以及象棋、扑克等文娱用品,一到假期也有不少家长会带着小孩来自玩乐,和周边的居民聊天联络感情。


会所还设有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街坊剧场”等,街坊可以在这里举行多种多样的活动。



C

热线电话、新南华西人之家…

邻里关系暖起来


“你好,这里是‘阿春’热线,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在位于同福西路的“新南华西人之家”前台热线,经常可以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


“阿春”是一名居住在南华西街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他热心助人20余年,他一直将善意传递。



在热线办公室工作的刘常春(图/信息时报)


近年来,南华西街培育和孵化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南华西人联谊会”,建立联谊会党支部和来穗人员志愿者队伍,并设立了“新南华西人之家”用于服务辖内来穗人员。


“在新南华西人之家,除了日常为来穗人员提供各种服务,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暑期快到,街道会联合社工为来穗人员子女开展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让来穗人员有了归属,实现来穗人员社区融合。”街道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除了“新南华西人联谊会”,南华西街还组建了百人治安信息员队伍,辅以少年警队、爱心互助队、街坊志愿服务队等群防力量,定期开展社会面防控义务巡逻,发展培育平安使者队伍,收集治安线索,既能增强街道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有效遏制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更能带动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真正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0 2

赤岗街:“303”工作室坐诊,帮居民解忧“顺气”


如果在生活中,

和邻居之间有摩擦怎么办?

这条街的街坊却不用烦恼,

因为...他们有“303”工作室!


为打造街道直联领导、“两代表一委员”倾听民意、受理投诉、宣传政策、“打捞沉默的声音”的常态化履职平台,近年来,赤岗街道党工委持续推进 “303”工作室 建设工作。“303”工作室每月上旬都会安排党代表驻室接待群众,被大家趣称为“坐诊”,收到的问题如果需要上门核实处理的,还会外出“巡诊”。



A

接诊:排烟管正对邻居家


近日,根据排班,党代表朱慧明、王秋玲像往常一样来到毛纺社区“303”工作室坐班接待群众。


期间,社区居民原先生前来反映,其邻居曾先生家的厨房排烟管安装不当,正对着原先生客厅窗口处,每次曾先生家里做饭,油烟都会顺着管道飘进原先生屋内。原先生多次与对方沟通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希望党代表能从中协调,敦促曾先生及时整改排烟设施。



B

巡诊:成功让烟管改道


在详细听取了原先生的诉求后,两位代表决定到现场进一步核实情况。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两位代表来到原先生家实地查看,发现情况属实,于是立即到其邻居曾先生家进行沟通,组织双方协商。


在党代表的劝解和引导下,曾先生同意把排烟管加长延伸到南边,厨房灶台也往内移离窗边,以减少对原先生家的影响。



长期“受气”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原先生连连向党代表表示感谢,并称赞:“‘303’粤语谐音心连心,是真正联系代表委员和群众的桥梁,希望街道继续建设好这个平台,方便我们老百姓表达诉求。”


-----
-----


其实,在海珠还有许多暖心举措

让这里变得更有温度和魅力

例如G仔曾经报道过的“闪亮的耳朵”

为聋哑人带去了生活的新希望


又例如巡防海珠的“红袖章”们

为海珠的平安保驾护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