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鸣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著有《北洋裂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司法行政  ·  央广网 | 穿“粤”丝路 法治护航 ·  2 天前  
粥左罗  ·  粥左罗圈·贝壳查询总表(2025.1.31日 ... ·  2 天前  
三表龙门阵  ·  大S:智者终入爱河 ·  2 天前  
舰大官人  ·  明天立春有重磅福利发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鸣

洪亮吉为何得罪了皇帝?

张鸣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2-21 06:30

正文


      

洪亮吉官儿不大,却是乾嘉之际的名臣。他的有名,在后世,是因为他最早谈及人口膨胀的问题。而在当时,则是因为一道奏折。清朝体制,四品以下官员不能单独上奏,所以,他的奏折,是通过当时的军机王大臣成亲王转递的。

洪亮吉此番上书,是响应嘉庆皇后的号召,切言时弊的。但是,上书到了皇帝手上之后,却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原因当然是嘉庆览奏之后,龙颜大怒,当即将洪亮吉革职拿问,交廷臣会审,结果是大辟,即杀头。皇帝开恩赦免死罪,流放伊犁。后来还在上谕中加上两句话,一不准他饮酒,二不准他作诗。可见对这个家伙,余恨未消,特意加以难为的。

洪亮吉是乾隆五十五年的榜眼,特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还是皇孙的老师。清朝的惯例,科举三鼎甲,向来皇帝高看不止一眼,进上书房,做皇帝儿孙的老师,然后频繁外放做学政,主考,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跻身封疆大吏之列。实际上,洪亮吉及第之后,正在这条终南捷径上走着,仕途前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乾隆死后,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一面是四省白莲教造反,多年未能平定,一面是国库空虚,吏治腐败,众官僚玩忽职守,没人负责。嘉庆下诏求直言,一片殷殷。然而,真的有人直言了,他却气的不行,非治人罪不可。所以,皇帝的话,无论说得多么的恳切,都不能当真。

《清史稿》为洪亮吉作传,把他的这篇奏章,几乎整个放上去了。我们发现这位江南才子(洪是常州人),话说的的确有点直。一开篇,他就点明了,尽管当今皇帝力图求治,但用人行政,还是未改当初,赏罚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够狠。接下来,他说道,现在官场上,“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一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朝臣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疆臣则贤者斤斤自守,不肖者亟亟营私。笔锋一转,直接批评皇帝道,不能把左右当耳目,询人治功过,不能问其私党。还批评说,刚刚处理了和珅,就起用和珅的死党吴省兰,一个无耻的小人,传递的,是一种混乱的信号。而四省白莲教造反,五年未平,围剿的诸将,没有一个因为耽误战机而被处罚的。想要这些人不玩寇,不殃民,怎么可能呢?

这样直截了当的批评,大清的皇帝脸上当然挂不住。清朝的传统,是主圣臣愚,就算主子真的愚了,而且愚不可及,也不能直接说出来,最好不说,等皇帝自己明白。如果非说不可,得绕着弯儿说,还不能忘了时不时地颂圣,一口一个皇上圣明。这么多年这么过来了,冷不丁有一个实话实说的,真是让人受不了。

于是,前程大好的洪亮吉,就这样自我断送了前程,被发配新疆了。虽然说,他一路诗照作,酒照喝。大清时节,人还厚道,但凡上书言事获罪之人,押送者都比较宽容。但他这辈子,跟高官厚禄算是绝缘了。

只是,把洪亮吉发配之后,第二年,京师大旱,嘉庆亲自求雨,还是旱,释放了好些囚犯,也不管事儿。忽然想起洪亮吉来了,看来自己也知道,心里有愧。于是马上下诏,释放洪亮吉回原籍。诏书上讲,洪亮吉所论,的确可以“启沃朕心”,所以,皇帝把这篇奏折,置之左右,时常观览。人家的奏折,都成座右铭了,却不肯让洪亮吉官复原职。这样的皇帝,让人说什么好呢?只能说,最高统治者的面子,实在是太重要了。跟皇上的面子比,天下算个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