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收藏史
每日更新,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刘昊然成为首位票房破200亿90后男主演 ·  5 天前  
潇湘晨报  ·  知名博主已失联一周!家人悬赏百万寻人! ·  6 天前  
湖南日报  ·  王宝强,首位票房破200亿80后男主演!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收藏史

古玉学步(74):何以一眼识仿形 屏气静心辨工痕(2)

收藏史  · 公众号  ·  · 2019-05-19 15:01

正文


有时候对于“明显新工”的藏品,持有人一脸懵:怎就个“一眼仿”了呢?

何以一眼识仿形 屏气静心辨工痕。学步的感悟是:古玉再精美绝伦都是人工作成的,识工没有神秘的密招,只要一个字:静,静下心来细细辨识牢记于心。(续)

(二)古砣接刀痕的辨识

接刀工艺是古砣工制玉的一大特征,由于工具的局限,这个特征在古代无法逾越(参见《古玉学步(12):古砣工艺恁多高莫忘阴线藏接刀》和《(13):古砣工艺高 为何生接刀》);现代仿工掌握了古砣工接刀的特点,在制作过程中也往往留下“接刀”痕,来个真假孙行者——难辨难分,其实只要从根源上掌握古今工具痕迹的特点,就能找出其关键区别所在。

下图是“一眼假”的仿古接刀工痕(图1):

图1-1

图1-2

下图则是到代真品的古砣接刀工痕(图2):

图2-1

图2-2

痕迹是由工具所决定的,要了解痕迹的根本区别,则必须先弄清楚古今工具的作工特点。

古砣工制玉大约粗分为十二道工艺,到雕刻纹饰时已经到第七道工序,古人称为“上花”(图3),就是在磨好的坯料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上花用的砣比较小,型号有很多。无论多么小的砣具,在器物面留下的工痕一定是直线。所以雕刻时,长阴线都要用一条一条短直线接续而成,称为“接刀”;如果雕刻带有弧度的阴线时,直线的砣痕会冲出线外,称为“岐出”,弧度越大岐出会越明显,接刀的次数也就更加频繁。这种痕迹称为“古拙”。

图3

现代制玉则几乎是一气呵成,用效率高的电动工具雕刻(图4),电动工具轻便灵活,雕刻阴线时可以随形就势,见直雕直、见弯刻弯,可以刻成堪称灵动飘逸的接续不断的阴刻线。但是,如果是仿古,则反而缺失了古玉的“古拙”特征,所以为了形似,雕刻工会故意在阴刻线上留下些许“接刀”痕。

图4

为什么说上图1是仿古接刀痕,而上图2是真品接刀痕?对比一下古、今工痕的作意特点,就会一目了然。

先看古砣接刀工痕的作意:接刀本来与美感方向是相反的,古砣接刀是因工具的局限,加之节省工耗的考量,古工先期会尽量一刀接一刀、减少接刀的次数避免重复下刀,后期会打磨接刀的痕迹,尽量化接刀于无形。所以,真正的古工接刀往往可会其作意而难寻其全形,(对于这点切不可绝对化),接刀之“意”多于接刀之“形”(图5)。

图5-1

图5-2

甚至,真正作工精致、打磨精细的古工,无论从形上、意上,都难以“看”出接刀之所在(图6),堪称完美。

图6

先看今仿接刀工痕的作意:为了让人看到“古砣”接刀痕,为了接刀而接刀,刻意接刀,其意已歪曲,所以仿古接刀所见皆接刀形,“形”替代“意”,徒剩接刀之形了(图7)。

图7-1

图7-2

甚至,有些仿古不是接刀,简直是无视工耗(反正是耗一点电力)反复重复下刀,让人远眼一见“古”接刀,目不忍睹(图8)。

图8

所以,由于出发点不同(古工力求精美——唯美,今仿为了效率——唯钱),仿古接刀,只能仿其形而难仿得其神。



1、 今天一早在公司上厕所,厕所门栓坏了,我就拉着厕所门,这时来了个很急的哥们,直接拉我的门,没错,我正用力呢,他直接把老子拉出来了,卧槽,我屁股都没擦就跟他打了起来
2、 高三的时候,
化学老师教我们有机化学。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肽键”,然后对我们说:“这是一个太监,我们给它安个甲基吧!同学们,你说要安在哪里呢?”这时,台下已经笑疯了。3、 约旦:建设祖国,为国尽忠。尼泊尔:祖国比天堂还宝贵。缅甸:和谐而有秩序的生活蕴藏着幸福。法国:自由,平等,博爱。荷兰:我们要坚持祝比利时:团结就是力量安道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瑞士:一切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中国:中国人民银行
4、 取经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经书,其实以
唐僧为首的四人真实身份是整风派遣组。上届对菩萨神仙纵容下属为恶很清楚,但碍着相互之间的面子,无法下手。所以才找在神佛两届都没甚根基的四人,以取经为名,唐僧肉为饵,清理了各种妖怪,这也很好解释了,有后台的被神仙带走,没有后台的打死……
5、 某人在牛奶场找到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老板给他一只桶和一条凳让他去
牛奶棚挤奶,他快乐地领命而去。下班的时候,老板见他被溅了满身的牛奶,而且那条凳子腿也断了,就问他:“怎么样,这活挺难吗?”
他哭丧着脸答道:“挤奶倒不难,难的是让牛坐到凳子上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