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龙凤美玉,同心佑平安 ·  7 小时前  
时政连连看  ·  2025年省考~人民日报范文200篇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心中有光的人,终会迎来光明 ·  3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心中有光的人,终会迎来光明 ·  3 天前  
精英讲书  ·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如果你想做MOOK,这5点是关键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0-10-31 19:11

正文


在这些年,尤其是最近的两三年,有很多朋友过来问我如何做一个 MOOK ,它的关键是什么?这些朋友有的是出版同行,还有大量的自媒体公号创业者,也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人,他们也想用这种方式来做内容,我当然很高兴,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其实也做了一些系统性的总结和思考。尤其是,什么是 MOOK 模式的关键,我自己总结了至少以下 5 个要点。


第 1 个要点,定位,这里指的就是整个 MOOK 产品的定位。第 2 个要点,主题,就是每一本 MOOK 产品的选题。第 3 点,内容组织的形式。第 4 点,可视化思维。第 5 点,出版的周期。


第 1 点,定位。 我觉得如果做一个 MOOK 的话,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因为这是用户的购买逻辑,它解决了现在社交媒体信息流的结构深度的问题,这一点跟杂志是类似的,之前也说过。


比如说,如果你去看 GQ ,它的定位是很鲜明的。 首先它基本上是一个男性杂志,其次它可能是偏向中产以上的男性,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消费内容。 用同样的方式看 MOOK 产品,当然首先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否则你就没有必要去做一个 MOOK。


如果选择做 MOOK ,你一定是希望能够做连续出版,并且让它和读者形成一个稳定的交流,所以我觉得一个一以贯之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你的定位不清晰,你就丧失了 MOOK 模式的一个最基础的原点,你也就没有必要去做一个 MOOK 了。


第 2 点,主题。 每本书都要有一个主题,或者是叫选题。但是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叫特集,这个概念,实际上从日语词汇来的,开头也讲过。特集其实就是主题,我们内部更倾向于把它叫成主题书,而不是杂志书或者是 MOOK ,因为我们从根本上理解我们是做书,如果是书的话,你实际上需要读者掏钱来购买你的内容,前提就是,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


解决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是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和传统杂志相比,所以我们在特集主题的选择上,会非常的谨慎,非常的重视,这件事情后面也可以有机会单独讲一讲。


在这里,我还是简单讲一下书和杂志的不一样,首先来讲,传统杂志可能它的封面会拍一个明星,里面的内容,顶多有一个 Cover Story ,就是封面故事。但是杂志本身会分成很多栏目,这些栏目实际上跟封面的关系也不大,但是这对于传统杂志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书来说这是非常大的问题,因为读者要买一本书,他的消费意识里面一定是看了书名,他就知道这个书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甚至你去买一本小说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丧失了消费群,最终导致你的书的失败。


而且今天我们看到,在传统杂志领域,做主题做特集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很多传统杂志也开始用几十页上百页,全部来讲一个核心的主题。 回到书这种形态,回到 MOOK 这种形态,也就更应该特别注意你的主题,因为你必须尊重书的购买逻辑,所以这是第 2 点,主题。


第 3 点,内容组织的形式 。MOOK 的模式,我总结为三个字,「碎-整-碎」。这里我专门用这个三字经来强化一下内容组织形式的这个关键要点。


第 1 个「碎」,指的是碎片化的消费环境。因为我们今天用手机消费,就是碎片化的内容消费环境。


第2个字「整」,我们选择了 MOOK 这样一种形式,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碎片化消费环境里面,我们用一个整的主题挑出来,帮大家解决问题。


挑到主题之后,打开 MOOK 的版面,我们又把它切碎,而切碎,就是照顾到已经被改变消费习惯的读者以及用户,这是碎就是第二个「碎」,所以合起来是「碎-整-碎」。


简单地说,就是在碎片化的消费环境里面,整合主题和内容,用碎的版面呈现,照顾读者习惯同时又帮他解决问题。所以这个其实是我们关于产品,一个非常核心的解决方案,或者说这就是产品的价值。


而且我个人觉得后面这个碎是非常关键的,我也注意到这几年有不少其他的 MOOK 出版物出来,我有时候也会去看一看,但是经常我只要看到它的版面,切碎的比率如果不够高,我就认为这个产品的体验可能就不会太好。我又进一步会推导,它的用户消费的购买欲可能会下降。如果是这样的话,从产品的需求上来讲,你就没有做到你该做的事情。所以「碎-整-碎」的第二个碎,是内容组织形式的关键要点,以上是第 3 点。


第 4 点我称之为可视化思维 ,可视化思维实际上是我们做 MOOK 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在这里它尤其不能简单理解为文配图、图配文,实际上我们提出这个词汇就是针对这一点。在做选题企划的时候,我们一开始就要用一种非常视觉化的方式来理解我们即将要做的主题、或者关键词。


从人们的阅读习惯、接受内容的习惯,他们去看一个一眼就能看懂内容的图片,实际上它可以更加直接地去接受这个信息,因为它不需要理解,不需要解码,如果是文字的话,它其实会有一个解码的过程。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面对我们要做的,每一个特集的关键词的时候,当然不是说不能出现文字,而是说在有文字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最大限度地把它做到可视化。因为这就是意味着对于读者、消费者来说,他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内容,这样一种从内容产品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我们非常重视的。


而且,我们在现实中认为这是一种思维习惯,需要训练。这种后天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之前已经被教育成看字的人了。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图文分开来考虑。所以可视化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是我讲的第 4 点。


最后一点, 第 5 点。我认为 MOOK 模式的关键就是出版周期, 出版周期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的出版周期要稳定,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一点首先是基于它跟用户接触的频率,如果你的出版不持续不稳定,首先你做 MOOK 的必要性也是丧失的。


因为 MOOK 的关键就是你想要连续地去接触用户。我们也知道现在用户的注意力很稀缺,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有限,如果你不稳定周期,读者、用户的选择成本就会变高。如果你稳定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你就可以培养起用户跟你产品接触、消费的习惯,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各种产品都是相通的。


关于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商业营收的角度,也是非常重要。如果它是一个独立团队制作的产品,它需要通过稳定出版每一本特集书持续地获取收入,而 MOOK 的一个收入特征,你每出版一本新的特集书,就会带动老的特集书的销售,所以整体上来讲,它的销售是不断累加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