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咨询中心网
记录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保持与汽车行业同步,追踪汽车产业热点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咨询中心网

电动车之耻!特斯拉与宝马为何落榜IIHS?

汽车咨询中心网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2-04 11:26

正文

点击蓝字“新车新技术”关注,爱车爱生活

1个影响超千万受众的汽车精神家园


中国的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大洋彼岸的美国传来了不太喜庆的一则新闻:在权威测试机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最新的碰撞测试中,两款纯电动汽车双双落榜,其中就包括在全球备受追捧的特斯拉Model S,以及宝马旗下的i3。


i3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但相信大家对Model S都不陌生了,这款车问世后获得无数赞誉,美国《消费者报告》甚至将其称为测试过历史上最好的汽车。除了出色的性能和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外,安全性也是特斯拉对Model S最引以为傲的优点之一,那么这次Model S为什么会栽在IIHS的碰撞测试中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和一些中国品牌基于燃油车改动而来的纯电动汽车不同,Model S和i3都是从研发之初就采取了电动车的思路,框架与动力部件的布局都与传统燃油车大不相同,因此才出现了外形奇特的i3和将电池铺在地板下面的Model S。


原理上来讲,由于电动汽车无需在车头放置笨重的发动机,所以前舱有更多的空间来做防撞与缓冲吸能。但电动汽车还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点,就是大量的电池组大大提高了车身的重量,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电动汽车吸收、分解冲击就有了更大的挑战。


实际上,此次Model S与i3的落榜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里面除了电动汽车本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之外,还反映出碰撞测试机构对于安全判定的演变。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这两款电动汽车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丢分的。



首先看i3,IIHS的碰撞测试标准中分七个评测项目,i3在25%小范围重叠正向碰撞、40%重叠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车顶强度四项中均获得最高的“优”(Good)评级,失分项目主要为头颈部约束系统与座椅、车灯效果这两项



头颈部保护测试,也常被成为鞭挞测试,指的是在遭遇后方车辆追尾时,车内乘客的头部、颈椎很容易因鞭挞效应而造成损害,虽然大多不会危及生命,但这种损害很有可能是终生不可恢复的,会给伤者未来的日子带来无尽的伤痛。


至于大灯这一项,IIHS在2016年引入了汽车大灯评测的项目,将其作为车企要获得优秀评级,必须满足的一个标准。具体细节可以参考新车君之前写过的文章:《德系被日系打脸,史上首项汽车大灯评测出炉!》。


i3在美国市场上仅推出了一款大灯配置,而这组大灯在评测中获得了“良”(Acceptable)的成绩。要想获得IIHS 的Top Safety Pick的评级,必须在25%小范围重叠正向碰撞、40%重叠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和头颈部约束系统与座椅这五大项目中,均获得“优”评级。很显然,i3没达到这个标准。




相比i3,特斯拉Model S的评测过程更有意思,首先,作为一台车长接近5米的中大型车,且前车舱没有发动机的纯电动汽车,却在25%小范围碰撞测试中先栽了个跟头,只获得了“良”的评级。分析具体碰撞情况才发现,Model S在这一项目失分,并非因为车架结构受损严重,问题是出在了安全带上面




根据IIHS的描述,Model S的安全带约束系统表现不佳,位于主驾驶座的假人在碰撞发生时,身体过于向前倾,导致头部重重地砸进了弹开的安全气囊中。而当真实事故发生时,乘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遭受头部损伤。


让人更加失望的是,Model S的大灯评测项目中的成绩是最低的“差”(Poor),要知道这款车全系标配了远近光LED灯源,但是也再次证明了一点:氙气灯表现普遍好于技术落后的卤素灯,而更加先进的LED大灯,在真实使用环境中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前不久IIHS的另一批安全测试中,采用LED大灯的沃尔沃S90就在灯光一项上输给了采用氙气灯的S60和XC60。



最后,在正向防碰撞系统这一项中,Model S的评级为Not Available(无效),原因是虽然所有Model S都配备了集各种主动安全技术于一身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硬件,但开通这些功能却需要另外付费才能启用。


说白了,就是你买了辆硬件齐备的特斯拉,但不交钱的话,很多功能都不给用,就像我们购买电脑时,某些正版软件需要付费才能使用一样。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思维逐渐兴起的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常见。



此外,IIHS还专门点名批评了ModelS的高配版本——P100D,因为这个版本虽然性能更强、续航更远,但由于它采用了更多的电池组,导致车身重量加重,而它的车顶强度与低配版本仍保持一致,因此在发生翻滚事故时,P100D的车顶可能就无法承受住自己笨重的车身而发生严重变形。


于是,我们在Model S上看到了罕见的一幕,高配版安全评级反而不及低配版本,这一点也给其它电动汽车生产厂家敲响了警钟。


想看更多车评?输入车型名称试一试!


— THE END —


Produced by: 新车新技术编辑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