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新闻热线】010-8795595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茶饮届下一个爆款,已预订!! ·  6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咸香可口嘎嘣脆!吃一次就爱上 ·  1 周前  
北京本地宝  ·  北京4大免费夜游地推荐! ·  1 周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2025年,可以随时去看斋宫藻井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晨报

废旧厂房摇身变成Loft 京津冀都在这么搞……

北京晨报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2-25 09:10

正文


      曾经,北京是“汇聚资源求发展”,而今到了资源共享甚至是“反哺”的时代。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90多所高校、300多家科研院所、1.2万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两院院士,去年的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

  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是北京独特优势。只有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一方面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腾笼换鸟,另一方面也是跳出一亩三分地,统筹利用好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地协同将更加注重发挥北京“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推进一批创新平台、创新工程落地。北京将会同津冀共同开展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研究,率先突破一批制约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



童装厂车间变身创意工厂

  宽敞轩亮的机器车间告别工厂时代后,变身颇具文化品味的Loft办公区,类似的众创空间很受北京创业企业的欢迎,因为这样的独门独院打破了网格式办公楼的单调。在中关村东城园,在这样的众创空间办公,还能享受到工商注册、法律、财税、融资等多方面的服务。现在,这种“厂房式众创空间+政府搭建平台”的创业孵化模式已经走出北京,在天津落地生根,一大批天津企业尤其是创业创新企业受益中关村模式,正在孵化成长。


  走进东城区雍和宫藏经馆胡同17号,一栋白色的三层小楼外面看起来并不起眼,而里面却别有洞天,800多家企业注册在此,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5千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是隐患丛生的群租房;而群租房的前身是一家童装厂的车间。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公司接手了这栋童装厂的厂房。经过改造,群租拥挤的老厂房变成了充满活力的众创空间。公司总裁甄军说,除了空间上的改造,更重要的是扶持企业的模式。同时,对成长性的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企业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今年政府给投资了,明年就拿到回报,最重要的是为企业做好长期服务。”甄军说,这种服务涵盖方方面面,除了工商、财税、职业培训外,还要帮企业联系沟通银行贷款,对接融资等。

天津仪表厂“复制”北京模式

  在中关村东城园的这种创业企业孵化模式,现在已经在天津落地开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东方嘉诚公司也开始走出北京。“天津到北京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了,从天津回北京的路程,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小时50分——在北京市区从南到北可能还得2小时多呢。”甄军说,他们决定在天津的南开区扩展北京模式,既处于天津核心区,又是高校集中的所在。最终,天津仪表厂的老厂房成为他们的新目标,这里曾经生产了我国的第一块水表。新时代下,仪表工厂搬到了开发区,南开区决定重新再利用这块宝地。在公司来到仪表厂之前,已经有企业接手了一期项目,但并不成功。“我们并购了一期项目后,不再做原来的餐饮和健身,与二期项目一起将厂房改造成为文化科技园区,成为天津南开区的众创空间,取名为C92文化创业产业园”。甄军介绍说,借鉴在北京东城区的“胡同创意工厂”模式,集孵化平台、文化展示平台、京津文化产业深度合作平台为一体,在南开区风生水起,成为了天津的市级示范园,出租率已经超过了九成,近30家互联网电商创新科技型企业入驻,园区还成为了2016年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指定参观点。


“创业大街”将开到南开西门外

  中关村创业大街已成为北京中关村的新地标。在天津南开大学西门外,一条创业大街也即将在今年“十一”之前对外开放,这里即将成为创业者的乐园。这里改造后,不但有工作园区,还有青年公寓,同时还有政府的孵化平台、引导基金,在甄军看来,京津冀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企业搬到天津、河北,而是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互动融合,更重要的是把对企业的服务模式,把中关村先进的理念带过去,为企业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

中关村打造京津冀

协同创新共同体

  2014年以来,中关村与天津滨海、河北曹妃甸、承德、保定、石家庄等地,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园区链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启动了探索。截至2016年12月,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两地设立分公司2709家。

京津冀人才圈建六大任务

  根据“中关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到2018年,将以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核心,明确六大工程任务,包括全面实施政策先行先试工程、创新社区共建工程、重点园区建设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京津冀人才圈建设工程、实施金融服务一体化工程等。

科技创新园区促产业协同

  2016年9月,北京市政府与天津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与滨海新区政府分别签署协议,在天津滨海新区共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国际一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园区。

  截至2016年底,中关村企业,已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680余家。

中关村创新主体跨区域合作

  引导京津冀科研技术服务机构与企业,跨区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2016年以来,中关村在天津组织召开了首次“天津-北京中关村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对接会”,组织中关村百余家企业、联盟等,赴津冀等地开展10余场产业精准对接活动。

助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中关村支持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统筹在京专家资源、科技资源、成果资源,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活跃程度。2016年,该中心已在京津冀累计推介多个前沿和热点领域优质科技成果项目200余项。

北京晨报记者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