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六六的成长笔记
六六学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大连  ·  大连英博发布离队公告 ·  昨天  
新闻大连  ·  大连英博发布离队公告 ·  昨天  
津云  ·  U20国足,两连胜提前出线! ·  3 天前  
津云  ·  U20国足,两连胜提前出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六六的成长笔记

快来!趁现在还没开学赶紧看!

陈六六的成长笔记  · 公众号  ·  · 2020-03-31 15:00

正文


这是老六写给你的第154篇文章

Date | 2020.03.31

Music |《夜间独白

我还在隐瞒我生活中的遗憾

Weather | sunny day



明知道马上就要考试了,但就是没办法专心看书;


明知道高考对自己非常重要,但就是没有动力去学习;


明知道工作上要不断提升,但就是没有耐心去钻研;


……


这些情况,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我们每天都想着要改变自己,但每天到最后都向自己进行妥协。


改变自己难吗?


当然难!


因为”改变自己”其实是让你“走出舒适圈”!


只有真正让自己走出心里的那座象牙塔,才能够获得改变的开始。


在人的成长中有四个“圈”:


“舒适圈”、“恐惧圈”、“学习圈“、”成长圈“。

舒适圈就是你已有的习惯,你每次做出改变都会弹回来的习惯范围,都是你的舒适圈。


比如你平时下班回家都喜欢看剧,某天你想改变,于是看了一个小时的书。但是没过三天,你就觉得很痛苦,于是又开始了下班看剧的生活,这就是你的舒适圈。


”恐惧圈“是指你在跨出舒适圈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一个朋友,总是跟我立flag,但每次都坚持超不过一周。


我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有各种回答:


下班太累了、最近加班、朋友说这个证没什么必要考、我觉得我不会成功的......连今天下个雨都能成为他放弃的理由。


这是因为他正处在“恐惧圈”。


在这里,有你数不清的借口,有你的自卑、有他人的目光,每一个都如同一个触手,不断将他拉回舒适圈。


”学习圈“是指你在新的领域内进行专业上的探索。


这个阶段,你不会再因为自己坚持不了读书或背单词而苦恼,因为,在经过”恐惧圈“后,你已经形成了学习习惯。


而你所有的精力,会放在如何提升你的专业技能,去掌握新的技能。


随之而来的就是”成长圈“,拥有梦想,有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计划完成它。


当你达到这个阶段,学习成长就是你生活中最自然而然地事情了。


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是会停留在”舒适圈“,


“舒适圈”里是每天上下班打卡,回家刷剧的舒服日子,“舒适圈”外是上班耗体力,下班后还要看书背单词耗脑子的日子。


人的本能会让你回到舒服的位置。



一个人真正走出舒适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舒适圈不再舒适。


父母无法给自己依靠,你的生活没有退路,自己不踏出舒适圈就无法改变。


正是这种强烈的不舒适感,逼迫自己最终走出舒适圈,完成了自我成长。

然而大多数人的生活并还没有逼近到那一步,虽然知道一直不学习会被淘汰,但是眼前的生活还能过。


如同“温水煮青蛙”,温暖,危险而不自知。


这时候,就需要你有意识地主动往外走,跨越”恐惧圈“,这也是第二种情况。

当然,既然你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已经有这个意识了。


接下来,我会告诉你如何高效有策略地翻越”恐惧圈“。

“跋山涉水四步走”:


第一步:找山峰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里有一个技巧:


五年设想——通过情景化、具象化的场景来确定现在的目标。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只有找好山峰在哪,才能更快的登山。


换句话说,就是明确现在这个目标对五年后是否有意义,如果有意义就可以成为你的目标。


第二步:明路线


在我们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条路,有的可以快速到达山峰,有的却会让你绕弯路,一个好的爬山计划可以帮助你更高效的到达目的地。


第三步:走起来


啥都别想,啥也别说,走就是了。


Just do it!


这点真的很重要!


第四步:频回顾


别低着头一个劲儿爬坡啊!


偶尔回过头看看方向有没有走错?


有咩有身体悄咪咪偷懒了却没告诉脑子?


定期的复盘可以帮助你走的更远!

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是不是想说这个你也会?


但是,就像我们都会跑步,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当运动员。


因为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如何应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翻越“恐惧圈”的过程中,这七个拦路虎,一定要注意:

1、“贪”


我大学有点时间就犯了这个错误,看着别人好厉害,就什么都想要,健身、读书、背单词、比赛、考证......


给自己列了慢慢一大堆目标和计划,最后一个都没完成!


一定要杜绝”贪心“,我们一次能专注完成一件事就已经很厉害了!

2、“盲”


以前跟一个朋友聊天,聊起”目标“一事,


他说:“我很认可你的想法,确实人是需要目标才能进步的。”


我听完,这朋友跟我挺志同道合啊~


然后他来了一句:“你的目标是什么?借我参考参考?”


我一脸懵逼:参考目标是什么骚操作?


每个人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人想出国,所以花更多时间学习英语,有人希望自己身材好,所以花更多时间健身,有人希望自己更包容,所以花更多时间看书,


最重要的是:你希望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方法、套路都可以参考,唯独目标,得是你自己思考的,不可盲目套用他人的。

3、“怕”


看过一句话:


改变一定会伴随着不接纳和不理解、离开和断裂。


高中有个同学,家里重男轻女极严重,都说她:读那么多书干嘛?早点去工作赚钱养家!


但她很清楚,她要走出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那段时间,有来自父母的压力、亲戚的舆论,但她还是坚持压力,读完大学并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有次聊天我问她,当时怎么面对他们的目光和舆论的,她说:


“不是所有人都盼着我好的,既然他们不是真正在乎我的幸福,我又何必在意他们的目光。”


你的改变,只与你自己有关。


4、“等”


我身边总有各种各样的完美主义者,一定要”等“万事俱备才愿意开始。


想练字:没找到顺手的钢笔,以后再练吧~


想看书:等我买了读书笔记本再开始看吧~


想考研:等我买了ipad再开始复习吧~


其实,开始永远不会是完美的,只有一边做才知道怎么一边完善,否则你永远不会开始。


还有一种人,喜欢“等”他人改变。


小汝有段时间就一直跟我吐槽:


我觉得我男朋友一点都不上进,不论我怎么督促他都没用!


我问她:你为什么想督促他?


我以为会收到”希望为了我们的未来努力“之类的回答,


结果她说:他不改变,我也没动力改变啊!


两个人在一起,是相互影响的,


不要总想着”等“别人改变,你自己先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5、“急”


有在空谷喊话过吗?


你在这头喊一声,要隔几分钟,才会从另一端传来回声,山谷越深,回声时间越长。


生活也是这样的,有人觉得看书没用,是因为你看的还不够多。


有人觉得背单词对提升英语没用,是因为你背的还不够多。


有人觉得跑步瘦不下来,是因为你坚持的不够久。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跟自己的舒适圈妥协了。


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收获。


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你答案。


多点耐心。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的,但绝对不会立刻把一切都告诉你。


就像大张伟说的那样:


努力是没有用的,要不懈努力才会有用。

6、“妒”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同样是优秀的人,离你的生活很远的,你会崇拜,比如明星,但是离你生活很近的,却容易嫉妒,比如朋友、同事。


这些优秀的人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跟他们在一起,可以给自己塑造一个优秀的环境,潜移默化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


进入一个优秀的圈子和环境,是最高效的踏出”舒适圈“的办法。


所以不要放弃你周围优秀的人,更不要”嫉妒“,多多学习,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佛”


大学时我就是一个“佛”系青年, 我的口头禅就是: 算啦,以后再说 ~


于是,一次一次放过他人,也放过了自己。


在生活上,”佛系“让我过的逍遥自在,但是在跳出”舒适圈“这件事上却让我吃了大亏!


因为一不小心我就被“舒适圈”拉回去了, “随心所欲”最终就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所以,请好好定期复盘,对自己定下的目标好好执行!

以上,就是如何跳出“舒适圈”进而改变自己。




也许有人会觉得,改变自己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情。

才不是。


只要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明确自己的界限, 不妄自尊大亦不妄自菲薄;


放下对完美注意的追求, 适当调整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的差距, 就能得到改变自己的勇气。

最后分享张德芬《我心温柔,自有力量》的一段话:

当我们敢于跳出舒适圈,选择心中最渴望的道路; 当我们不怕在30岁换跑道,40岁也敢爱敢恨,60岁还会疯玩儿,80岁仍然发光的时候,同样的力量还在那里。 这力量无条件地支持每一个人。


事实上,它从来也不在外面,它是我们内心长出来的,你越信任它,它就越强大。


如果对于登山家来说,艰苦卓绝的理由是“因为山就在那里”,那么对于每一个世界之舞的参与者,一切的创造与绽放,也不过是因为“力量就在那里”。


希望你也能获得这力量!



今天的小福利依旧是: 我会选出一位留言最精彩的同学, 并直接加微信送你一二十元现金红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