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隆汇
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商参略  ·  冲上热搜!“春节放假23天”,张雪峰回应 ·  6 天前  
券商中国  ·  马斯克,重大宣布! ·  1 周前  
神嘛事儿  ·  -20250111192107 ·  1 周前  
秦朔朋友圈  ·  你过得还好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隆汇

【决战港股 · 北京】演讲嘉宾圆桌论坛:精彩问答

格隆汇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01 19:48

正文



主持人:格隆汇“决战港股”系列峰会·北京站的圆桌讨论环节开始。大家可以就任何相关问题,向创新工场李开复先生、云锋金融CEO李婷女士、安信证券的高善文先生、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先生、科通芯城董事长康敬伟先生以及格隆先生提问。



>>>> 一、关于AH估值差以及老千股的问题



Q 1:我从事港股投资16年,碰过很多的雷,但成绩也还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港股跟A股的估值差为什么这么大?下一步会是什么样的趋势?第二,老千股这个问题如何避免?


韩贤旺:


估值理论上讲不止是在香港和大陆存在,海外成熟的市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行为金融学中提到,一个股票在两地上市,即使这个市场没有资本管制,也会存在这种现象。有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石油公司叫壳牌,在荷兰和英国上市,他们之间的差价很大,后来有人觉得有差价就去荷兰买了那个便宜的,结果发现差价进一步扩大了。



 

这个星期我跟一个朋友吃饭,他是投港股的,去年的时候就说广汽集团(601238.SHA股很贵,港股很便宜,他就买了港股。结果股灾来的时候,港股的广汽集团(02238.HK)跌的很快,之后一直跌到4块多去了,A股的广汽集团原本价格很高,但后来还创新高来,比股灾的时候还要高,他也表示非常费解。

 

所以我要回答你的是,我认为完全以估值的角度去看,你要容忍估值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存在

 

我觉得在一段时间,甚至很长的时间内,香港和A股的估值差是不大可能消失的,因为两地的投资结构不一样。

 

另外,投资的角度也不一样。其实海外投资相对于A股是不一样的。A股还是发展中的一个市场。比如说,A股并购要看什么,可能我们看的是预期(有故事),看好就买了;但海外投资者或者机构投资者会非常严谨的看财务报表,一旦发现财务上有损失的话就一定会放弃。

 

所以我建议投资香港的朋友,对于非指标股以外的中小市值的股票,一定是抓基本面的,其他的比如讲估值、讲故事都是不可靠的。



格隆:


我换个角度补充一下,韩博士说估值差存在的天然合理性,但估值差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其实是好事情,如果不存在估值差的话,那现在放开深港通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你只是去回避了币种的汇率差吗?而且你通过深港通、沪港通去买港股,你的货币是没有兑换的,你虽然买了港股,但实际上你还是人民币资产,你图什么呢?所以估值差是个好事,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工具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你要相信,这个估值差也许不会消失,但一定会逐渐缩窄

 

估值差的存在其实还有一个最核心的“保底”原因,这用金融术语叫“风险补偿”。昨天酒席上格隆汇一个朋友讲到,他说港股和A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知道吗?买港股市场的股票,买完了可能真的有完全亏光的可能,完全没了,消失了,连渣都没有,但是你买A股不一样,只要你肯拿住,最后一定赚钱。

 

他给我说,你知道港股这两年我吃了什么苦吗?我做了两个组合,一个组合是买一批我认为价格比较低的,香港的;另外把A股这边也做了一个组合,也是买价格最低的一批股票。你知道一年后这两个组合结果怎么样吗?香港的现在只剩下百分之二十几,但是A股这边的组合却翻了一倍还多。所以说,这种我就是去买最便宜的股的这种最笨的逻辑,在A股市场却是适用的。

 

总的来说估值差存在始终是好事,他不会是永远不变的,尤其是深港通、沪港通开通以后有这么多钱要过去。

 

对于老千股的问题,我认为真的不用在意,在香港市场老千股有,但如果说让我找A股的老千股,其实A股的老千股更多,手法其实更恶劣,只不过钱多水深,你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香港老千股的问题是被放大了,你只要买市值20个亿以上的公司,基本就碰不到什么老千股了。



>>>> 二、硬蛋会不会私有化?AI能否成为移动互联网的10倍规模?


Q 2我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一下科通芯城的康总,硬蛋会不会私有化?另外一个我问一下开复老师,如何判断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市场上的规模,然后就是AI能否达到移动互联网的10倍规模。

 

康敬伟:


硬蛋是在我们香港上市公司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拥有70%股权的一个平台,在香港有一个规定,新上市的公司,3年内是不允许分拆的,从时间来算我们要到明年7月份,才到3年的期限。



 

对于分拆回A股,公司从来没有讲过,但市场一直有这样的预期。从企业自身来讲,用好资本市场,特别是国内的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觉得我们更重要的,是把这个平台先做大,当你平台足够大以后,至于在哪里上市?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只是一个技术活,更何况还有这么多投行在,我们不想,他们也会帮我们去想的。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集中精力干一件事,就是如何把我们的平台用最短的时间,打造成一个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的共享经济平台,谢谢。


李开复:


英伟达,其实做人工智能他十几美元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随着他涨到六七十最近接近100美元。是否还适合来买,大家可以自己来判断。

 

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英伟达有几个特点


第一,所有真心做人工智能的都必须要用它的GPU,英特尔的技术还不如他;

第二,他跟特斯拉达成了合作,会把他的芯片放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里;

第三,以后的ARVR也会用到他的技术。

 

当然这方面他会有很多竞争对手,所以我还没卖掉,但是这不是我的专长,这只是我用我的专业知识,来顺便做一个二级市场的股票的购买。

 

这不是我的专业,也不是在推荐他的股票,你们还是要自己去研究。

 

有关人工智能跟移动互联网比,这两个真的不是一个级别的

 

移动互联网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也许在世界上有一半的人能使用它,当然它比PC多了一个数量级,但是人工智能还会再高一个数量级,因为移动互联网到底还是要手机才能使用的,而且科技、APP赚钱还是靠这些公司。而人工智能是记录每一个行业的,比如说有一本书,介绍所有的行业,你随便打开,指一个字,这个字加人工智能,至少就有10个创业机会,所以你想还有什么领域有这么大的机会。

 

还有你再想想我刚刚给的例子,就是识别人脸是人的20倍,文艺复兴这些公司人工智能买卖股票每年35%-70%的回报,而且是零风险。

 

如果有一种技术产生这样的价值,取代世界50%的工作,包括驾驶,这样产生的经济价值,而且是人做的工作有风险、有情绪、需要回报,要好好的照顾,还要给高薪,而且一个礼拜工作5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这是人的工作的极限,而这些人工智能不但比人能干,而且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工作,不会累,不会有情绪。这种东西取代人类会产生多少价值,不是取代,是取代一半人的工作,进入所有的传统领域,而且是远远超过人类在它的领域的运用。

 

所以我觉得AI是移动互联网10倍的价值应该是一个低估的数字。我想十年以后我们回顾人工智能就会突然发现这是远远超过人类史里面任何的技术价值。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到移动互联网,加起来都不如人工智能的价值大。

 

再过10年就会看得很清楚,再过5年应该也会比较确定,现在的话希望大家相信,然后再去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 三、如何看待AMD的价值以及猜测谷歌对于AMD的下一步动作?


Q 3我想问一下李开复老师,如何看待AMD的价值,我们发现近期通过对他有一些投资有关云方面的一些问题,我想请问一下李老师对AMD的看法,以及谷歌对于AMD的进一步动作,比如说私有化或怎样?

 

李开复:




这不是我的专长,不过我们从高科技角度来讲永远是投资最顶尖,最贵的公司,不是去投资那些跟随别人,用比较便宜的价钱取胜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为什么谷歌、为什么苹果是这么有价值,当年去学习他们做的那些公司,远远不如他们有价值。


从这个逻辑来看的话,现在在人工智能芯片的领域,AMD是远远领先的。当然以后也有可能被超越,这个领域也有可能会被取代,但是至少现在看起来他们还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领先角色。


至于谷歌跟AMD的话,如果说是人工智能芯片,谷歌自己也做了TPU,所以其实如果说谁对AMD的挑战最大,往往对市场领跑者,不是做的更便宜超过他,而是换一个模式,谷歌的这个模式确实以后很有可能超过AMD。


假如以后我们的人工智能都云化了,那么我们其实也就不用买芯片,直接用TPU来处理就好了,这个是可以想像的空间,也许三年五年后会成为主流。所以如果说今天人工智能概念股的话,那肯定是AMD、谷歌、特斯拉比较领先

 

>>>> 四、什么情况下房价会下跌?会不会出现崩盘的情况?



Q 4.1我想问随着未来经济的发展,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房价会下降?以及房价与汇率的关系?


格隆:


关于房价的问题,我简单的提一句,我刚刚拜读过高博的一篇文章,市场上一般认为我们的房企最好的日子过去了,基本上是到顶了,但是高博的文章观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认为一线城市的房价还会有1倍的上涨空间,所以这个问题要请高博来回答。





高善文:


1倍的上涨空间这个是谣言,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基本上是捏造的吧,标题党。但是你刚才讲的几个问题,在宏观上非常复杂,我试着一个一个来回答。

 

第一,对房价来讲在短期之内,最敏感的宏观因素,肯定是利率。只要利率连续的拉升,用不了太长时间,房价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房地产在各个层面上都有非常大的杠杆,这个也非常容易理解。只是说对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讲,中国暂时连续加息的条件,应该是不具备的,在一年之内甚至两年之内我们暂时看不到非常强的加息的必要和压力。

 

第二,在中长期之内,房价另外的两个很关键的因素,也许可以说是三个很关键的因素。一个因素是人口。日本在1991年泡沫破灭以后一直到现在,在绝大多数地区房价都跌或者说都非常弱,很重要的因素是人口的因素转向负面。日本劳动人口1995年开始下降,所以这是很关键的因素,即使日本利率非常低,零利率,但是房价层面上并没有相应的反应,所以说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人口。

 

还有一个附带的人口的因素是你的经济或者说收入的增长,对1991年的日本,对于2008年的美国来讲,非常大的问题是收入增长的空间已经很低了,收入增速仅3%左右,再加上金融危机,收入增长基本上消失了,这在中长期内是影响房价非常基本面的因素。

 

第三,从国际上比较,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土地的供应。土地的供应有一些自然条件的限制,像在东亚的话,适合大规模人口居住,建造城市,有稳定的淡水供应,有广阔的平原,这种面积相对人口来讲又明显更少;在北美的话,淡水供应,湖泊河流,加上广阔的平原面积非常多,土地供应相对更便宜;但是像旧金山,一边是海,一边是山,城市拉不开,土地供应会有压力,对房价也会有压力。

 

所以说土地有自然条件的限制,当然也包括人为的土地供应限制。像香港的供地制度,它尽管有大量的荒地,但它对于住宅土地的供应始终实施严格的限制,使得房价相对较高。

 

同样是在东亚地区,像东京、首尔,同样的自然条件基础上,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因为土地制度是私有的,相对来讲有竞争性的供应,整个城市全部建设用地之中,用于住宅供应的比例,首尔比香港至少大1倍,我的印象是大2倍,比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大1倍。这些城市具有更多的住宅供应,使得房价比较低。

 

但是中国的话,这个比例是非常的低,这跟土地政策有关系,长期来看也是影响房价非常关键的因素。

 

关于汇率的问题,我觉得汇率的问题比较清楚:

 

第一,汇率面临系统性的贬值压力,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恐怕在现有的水平上还需要一定量级的贬值,有可能才会稳定下来。

 

第二,汇率贬值跟国内房地产泡沫或者说房价上涨没有太强的关系,把汇率和房价联系在一起,是太过牵强,过于阴谋论的,是没有广泛的证据的。


Q 4.2如果利率提高1倍的话,房地产会崩盘吗?


高善文:果贷款利率从5%提高到10%,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压力。

 

>>>> 五、现在做不动产投资有什么好的建议?

 

Q 5我想请问高博,根据中国现在的这种现状,如果说我们做不动产投资的话,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最好是能够聚焦到具体城市。


高善文:


我简要的回答一下,如果说现在在中国的版图上,哪个城市相对房价是低估的。我个人认为是成都。

 

相对很多条件来讲,成都的房价相对的低估是比较明显的。当然它最近在涨,但是刚涨起来就被压住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高度怀疑是历史上有一些存货等等一些压力还没完全吸收消化完毕。

 

但是相对于它人口流动的趋势,还有它的区位等等来讲,我个人认为,在不负责投资风险的条件下,推荐一个城市的话,我就站在这里推成都,当然,要是在一年前,可能推的就是深圳了。


>>>> 六、现在出现大城进不去,小镇也进不去的现象,这会不会是未来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的一个整体走向?普通百姓该如何应对?


Q 6:因为刚才高老师讲到所谓中国的城镇化,走向大城市化,但是最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倾向,是特色小镇化,就是过去绿城他们弄的那一套,现在发改委又推出千城,1000个小城的计划,这样给人的感觉是,现在我们大城进不去,然后小镇也进不去了。因为小镇建设的很漂亮很美观,价格很贵,只有有钱的人才能进去。那么这样的话,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该去哪呢?

 

或者说,这样两极的方向会不会是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的走向,也是人居的一个去向?去大城市为的是小孩上学,到小镇是为了休闲养老,现在我两头都不沾,那就苦逼了,也请嘉宾能解释下。谢谢。


高善文:


我把它解释为是从城镇化,转向都市化,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

 

但是我们现在大城市所奉行的政策是排斥人口的大量流入,但是经济的规律又是人口大量流向,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城市行政区域的边界区域之外,长出来一个非常大的经济圈。

 

今年廊坊的房价,固安的房价,永清的房价,深圳的房价涨了很多,深圳人都跑到惠州去买房子。上海涨了很多,上海都跑到昆山、苏州、花桥买房子。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城市限制人口的流入,你只能限制在你的行政区划范围之内,但是挨着你的这些城市,我住在昆山,我在上海工作,我在北京工作我住在永清,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行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真正涨幅多的是这些“区域”。

 

我听过一个同学在永清卖房子,他说今年年初的时候永清的房子是6000元一平米,现在卖1.7万,永清到北京的高速公路到现在还没有通,没有高速公路,但是半年的时间,房价涨到了1.7万,都是谁在买房呢?难道是永清当地的农民吗?显然不是,实际上都是那些想进北京进不了,被北京“赶”出去的那些人。

 

这也是这一轮都市化最明显的特点,也就是在大城市行政区划以外的这些中小城市迅速被拽起来,这可以叫都市经济圈,或者叫大都市经济圈。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形成,宏观上来看,可能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在宏观上表现出来比较系统性的,比较重要的经济趋势。



李婷:




说到房子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我觉得你自己在哪个城市生活,房子第一个还是考虑住的问题。

 

第二,和你的职场发展相关的,我觉得如果你是在北京安定下来,还是说想在这边继续工作,那你符合条件我就觉得你还是可以考虑一下在这边买房。要置业嘛。

 

置业和投资是两个概念。单纯从投资角度来讲,我觉得高博今天已经分析的非常详尽了。

 

另外还有就是教育资源,以及它的整个生活的福利设施,包括医院等等。

 

其实我个人不是特别看好养老小镇,这个问题我最近也在跟朋友讨论。我说你要是真的老了退休了到了六七十岁,你是真的去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是找一个离医院近的地方?我想基本上到了那个年龄,你肯定是想找半个小时能到医院的地方,而不是说我每天呼吸的空气是很新鲜的。我要开车2个小时才能到医院,我给你说,你肯定不会做出那种选择的。

 

所以我自己的角度,如果你真的是从房地产投资方面来考虑,还是要看哪些城市有比较好的大学,哪些地方有比较好的企业,能够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口。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单纯做投资的角度上你可以考虑的,谢谢。


格隆:李总说的这个,我听下来应该还是北上广深。

 

李婷:成都也包括。

 

>>>> 七、关于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方面做的最好的企业


Q 7我想请教李开复教授两个问题,主要是关于人工智能的,就是希望你在人工智能给我们一个推荐。比如说最典型的这个自动驾驶,现在做自动驾驶的有两块,一个是IT在做,还有是一些传统汽车行业也做。IT行业和传统汽车行业,能不能给我们各推荐一个排第一的企业。

 

还有一个就是你刚才讲到人工智能这一块,还有一个医学的,有非常大的应用,那么在国外的话,就我了解,IBM这一块很厉害,那么国内有没有可以和IBM,比如说类似或者说跟他一样在这方面能做到第一的企业?谢谢!

 

李开复:


我先问一下,格隆,这里的回答公开披露吗?

 

算了,我还是直接说了吧。我不会特别看好IBM,他们虽然现在做人工智能说的很多,但是从他做深蓝计划的时候可以看出来,他只是一个市场炒作的方式,而且他们对深度学习我不觉得有特别大的专长。所以他们会靠这个赚不少钱,但是我不认为他们会有太大的领先优势。

 

最优秀的这些公司可能都还是在没有上市的阶段。比如说无人驾驶在美国,有好几家。比如说,Drive.aiOtto,当然它也已经被收购了,还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国内的话我们投资的驭势科技,另外还有好几家其他这样的公司,也是在初创的阶段。

 

医学我们现在还没有投,当然医学的话,因为医学大部分还是要跟基因检测相关的,这样才能做个性化的智能推荐,国内当然是华大基因在这一块比较有名,还有我们格隆的好朋友,杨向阳投的一些公司比如元征科技(2488.HK),美国比较看好七桥基因,还有在洛杉矶的Human Longevity,但是这些公司,我觉得你们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人,基本都投不到,他们都是比较早期的投资,除非你愿意等比较久的时间,我觉得这几家应该说是比较优秀的。

 

但是如果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说,什么公司会最快把无人驾驶做出来?

 

我觉得会是如下这几种公司,第一个是,他的整个商业的运作非常急迫的需要无人驾驶,没有的话就会很惨的。我觉得没有比uber 、滴滴更需要了,因为他们现在是赔巨量的现金,但是无人驾驶一来就改变了。像uber1块钱的收入就要花1.8元钱,有6毛钱是花在乘客上面,1.2块是花在司机上,所以可以很快算出来,他如果没有无人驾驶,是没有办法一直烧钱烧下去的。无人驾驶是他最大的救星,因此你看uber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收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团队,然后又收购了Otto,包括滴滴也在做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策划,这些公司,因为他们被逼得太急了,没有无人驾驶,他们可能就很难烧钱烧下去了。




第二种是初创公司,初创的公司他们做事拼命努力,对一个技术会做得非常的深,像我们投的驭势科技就是一个例子。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这类公司,我们暂时还不能公布。在美国还有很多类似的案子,能把一个领域做精的。

 

我觉得做无人驾驶呢,要做一个完整的团队,是很困难的。因为你需要机械、工业、WE(网络安全服务中心),包括做这个传感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还有整个系统的架构,这样的一批人,至少是50个顶尖的人。召集这样的人我觉得会很困难,我相信一两年以后,国内可能会有两三个团队,美国可能也会有两三个团队。

 

他们的做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我们觉得传感器会很便宜,不计代价去做,虽然现在很贵,三年以后就便宜了。另外一种做法就是逐渐的去做,先加在汽车上来做辅助驾驶,并不去take over,还是人在开,只是可以给他一些建议,在驾驶睡着的时候,跳出来帮他一下,还有再往下就是主要机器来开,偶尔人工帮助,或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高速公路,可以机器来开,然后慢慢的逐渐走向自动驾驶。

 

这两个方式,都是可行的。我个人可能更乐观一点,还是瞄得更远一点,因为它的降价会非常的快。

 

相对来说比较不看好的公司呢,就是业务跟运输、司机、车没什么关系的,因为他们很可能就保守慵懒,因此我对谷歌和百度没有特别看好,因为没有人逼着他像uber、滴滴一样把这个无人驾驶做出来,他们可能也没有这种初创的精神。

 

还有一点,就是无人驾驶会出事的,出事是要被告的,被告了是要理赔的,谷歌、百度的钱比较多,这方面也比较麻烦。特斯拉他们的做法可能会更快得到结果的,因为我刚才讲到AI是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那么特斯拉的做法是先不管技术好不好,先把它全部装到这个车里,先不开,但是先把数据收起来,这样的做法我是比较认可的,是比谷歌更先进的。当然他为了要更快速的达到结果,是比较不在乎人命方面的。

 

所以前一阵他的技术明明是不能够无人驾驶的,他却把这个技术命名为autopilot,让大家有错误的感觉,以为你上了高速公路就可以爬到后座去了,然后当然就出了不只一个还有多次的事故。

 

这可能也是企业价值道德,和一个商业上的更狼性的打法的一个例子。特斯拉这样做,可能从道德方面是有问题的,但是他确实会快速收集数据。但是谷歌这样做,慢慢的走,我觉得可能是比较保守的,有道德价值观的,但是可能商业方面就会受到一些冲击,大概是这样,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原因,非常感谢各位到场的来宾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此次活动!至此,我们上午的主会场会议就圆满结束了,请大家参加下午36家优秀上市公司的路演。我谨代表格隆汇全体员工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峰会报名

由格隆汇打造的“决战港股”海外投资嘉年华系列峰会自2016年10月19日(周三)至2016年12月30日,在全国8大核心城市隆重召开(深圳、杭州、上海、南京、北京、成都、厦门、广州)!

首次将中国境内的海外投资这个特殊群体(海外上市公司,拟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海外投资者、机构、监管层)聚拢在一起,结朋交友,共商全球资产配置大计。

格隆汇真心诚邀所有对海外投资感兴趣的朋友参加这次巡回峰会——这将是一次港股的“长征+北伐”盛会。期待您的参加!

第六站将于2016年12月9日(周五)成都召开。

了解活动详细内容以及报名方式请点击阅读原文,到场参会者均会获得由“格隆汇”精心准备的精美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