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新书揭开影响简·奥斯汀的女性作家群,她们的作 ...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赏花去吧!春天不是读书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25 08:41

正文

最近天气好像都不太好。北京在连日的阴霾中又经历了一场雨雪降温,而南方似乎一直处在连绵的雨水中,华南地区的朋友更是被迫在恼人的“回南天”里苦中作乐。


周末来了,天气似乎也有了缓和,放晴、回温,都可以期待了。有了好天气,人们才更有出门赏玩的心——岂能错过时节?这一波一波的春花,是一年里最让人意乱情迷的景色呵。


有言道,“春天不是读书天”,但在赏花的路上,或许也可以携上一本书吧?



植物开花的状态,最迷人。在二三月份引无数人驻足欣喜的迎春花,待花落尽,怕是大多数人就不认得它了。而之后次第绽放的山桃、连翘、杏花、樱花、海棠……各有各的妩媚,惹人流连。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赏花去处(以北京为例)——玉渊潭的樱花,大觉寺的玉兰,法源寺的丁香,景山的牡丹……更都是独属于春天的幸福。



这些花树在其他季节可能就只是“绿化”的一部分,但在春天,时常会见到路人靠近赏花拍照,和同伴聊天:这是什么花?这么好看。


答案当然在书里啦。书评君首先想介绍的,是一本经典的“识花手册”——已经年逾八旬的北大教授汪劲武老师的《常见野花》。这本书初版于2004年,当时还不像近几年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博物自然书,所以这本小书陪伴了不少年轻植物爱好者的成长。


《常见野花》(第二版)

作者:汪劲武

版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年7月


《常见野花》开本很小,携带方便,在华北地区常见的花——无论是山中野花,还是城市里的花木,通常都能从中找到。汪劲武老师在书中时不时会穿插一则关于植物的小故事,也让这本手册在同类书里多了不少趣味。如果你的兴趣不止于花,而对树木也有了研究的兴致,就可以再收一本同样由汪劲武老师撰写的同系列手册《常见树木》。


▼▼▼


如果你希望更直观一点,比如想通过“黄色的花”“4瓣”这两项信息就迅速找到它是什么,那可以试试这本《华北野花》——


《华北野花》

作者:王辰

版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年7月


《华北野花》收录了华北地区常见的野花共300种,用的是“花色+花型”的区分方法,再加上清晰精美的实拍图片,大大缩小了需要检索翻阅的范围,特别适合非专业读者快速查询。


▼▼▼


书评君的读者们,很多对“文化”要比对“自然”更有亲近感。看着桃红柳绿,可以不知道它们是哪科哪种,却忍不住去想,有多少古人的名篇佳句里提到了这种花?


信口拈来当然是理想境界,但对于多数人,还是有一本好书在侧比较好,比如这本《桃之夭夭》就是个好选择。植物学出身、又对传统文学兴趣颇深的科普作者王辰,在这本书中写了迎春、桃花、樱花、丁香、海棠、紫藤……等三十种既常出入于古典诗词歌赋、又在如今的城市中容易寻见的花卉。“千朵浓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红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作者既记录了这些花们在诗词歌赋里与诗人情感的交织,又科普了它们中文名字的由来,一边赏花一边读诗,原来是这种感觉。

《桃之夭夭》

作者:王辰

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15年7月


▼▼▼


看花这件事,不是远处的风景最美,反倒只有在近处,只有在一方有限的地域,只有持续上一段时间,才能够充分地感受它们的生长。所以那些虽然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却在“地方性”上耕耘的书,更值得需要的人收藏。


比如许多在北京生活的人,会选择在夏半年的周末去郊区爬山,或者在冬天去郊区、去更远一些的崇礼滑雪。你有想过滑雪场周边夏天的样子吗?一直致力于推广博物学文化的北大哲学系刘华杰老师的两本新书—— 《崇礼野花》《延庆野花》正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这两本书专注于呈现崇礼、延庆两处“小地方”的野花,没有过多的文字,只有精美的大幅图片和简洁清晰的名称标注,却足以让人对北京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地方性文化有新的理解。


《崇礼野花》《延庆野花》

作者:刘华杰

版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那些山不再只是让你享受刺激的雪道,或者 抛洒汗水的海拔,而更是生机勃勃的自然,是花开花落的生境。当多了这一个维度的理解,仿佛与那片土地和山岭有了更扎实的联结。带上这样一本书去看看野花吧,同时,也期待 有更多地方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XX野花》或《XX植物》。


▼▼▼


说到植物手册的地方性,不得不提高校校园。校园往往是历史悠久、绿意盎然的所在,它的围墙围起了小小的生态系统,在丰富多彩的同时,又小到可以用脚步丈量每一个角落。所以如果朝夕在兹的校园有属于自己的一本草木手册,是一件值得珍惜和羡慕的美事。


都哪些校园已经有了?首先,北大有一本《燕园草木》,以及另一本可以作为补充的《燕园草木补》——


《燕园草木》

主编:许智宏 顾红雅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燕园草木补》

作者:刘华杰

版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年1月


《南开花事》去年刚刚问世,清华大学则有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 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校园植物》——


水木湛清华》

作者:王菁兰 / 张贵友 / 张彤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南开花事》

作者:莫训强

版本: 商务印书馆

2015年11月


最近正值樱花季的武汉大学,向来以校园之美闻名,他们有这本《 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地处华南的中山大学也有一本《康乐芳草:中山大学校园植物图谱》,其中植物,当然与北方大不相同。


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

作者: 汪小凡 / 黄双全

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2月


康乐芳草》

作者: 齐璨 / 洪素珍 / 周杰

版本: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特别推荐的则是堪称“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的《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植物导览手册》。这本手册为北林校园中的每一棵树详细定位,手持一册便可按图索骥,直接在校园中找到。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植物导览手册》

作者:纭七柒

版本: 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 2015年9月


这些校园植物书完善程度或许不一,不够“尽善尽美”。但身在校园想要亲近花卉草木,能有一本书为伴,实在已是一大幸事。


▼▼▼


“自然”这个词,经常和“科学”连缀在一起。但更多的时候,草木花开,牵动的是我们最本真的情感。或许正因如此,它在童书和绘本中永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孩子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


所以,书评君再来推荐几本有关春天、有关草木的绘本。让我们也回到童年,重新找回对自然的着迷和眷恋。


1

《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

作者:热尔达·穆雷

版本: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6年5月


住在大城市的苏菲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那里有一个神奇的菜园,里面有各种蔬菜。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苏菲开始自己动手种菜,随着四季的变化,她发现了许许多多植物的生长奥秘。


《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内页



2

《遇见春天》

作者:原京子  秦好史郎

版本: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蒲蒲兰


双胞胎小熊玛库和玛塔第一次从冬眠中醒来,它们热情地期盼春天的到来,但其实它们还不知道“春天”到底是什么。所以它们决定出门,自己寻找春天!——它们找到了什么?你还记得自己记忆中对春天的最初认知吗?《遇见春天》或许能让你重新感受到那种活泼和温暖。


《遇见春天》内页


3

《小蜗牛找好吃的》

作者:车丽娇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16年8月


原创绘本!《小蜗牛找好吃的》的故事主线是一只小蜗牛找食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场了无数可爱的小动物和植物。作者车丽娇用精微的画笔,画下了美不胜收的自然生灵的细节,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书页之间仿佛获得了一次来自自然的洗涤和净化。


《小蜗牛找好吃的》内页



4

《大自然》(一天·一年·一条河)

作者: [法国] 热内·梅特莱尔

版本: 读库·新星出版社 2015年10月


大自然的奇妙在于它的律动和变化。 法国著名插画家热内·梅特莱尔的这套书,包含“一天”、“一年”、“一条河”三本,呈现的正是大自然的律动。 “一天”呈现同一处乡间每两小时一变的风景,“一年”里呈现同一处田野十二个月的风貌,“一条河”则展现了从源头到入海流经的十二处水域。在三册书三十六幅场景间,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水流向前。


《大自然·一天》

《大自然·一年》



5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

作者:[ 英] 伊迪丝·霍尔登

译者:紫云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3月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是当时英国有名的童书插画家伊迪丝所创作的全年自然观察手记。生活在20世纪初英国爱德华时代的乡间的伊迪丝,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九〇六年一月到十二月间英国乡野的种种物候现象与自然风情,插图精致清新,文字细腻隽永,这部百年前的经典作品让我们重新找回久违了的感觉——自然,四季,是如此美妙和动人。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内文图


和上面的《大自然》类似,这两本来自欧洲的书,所记植物物候也都来自欧洲,与中国有许多不同,但那种对自然的情感,和图画文字的精妙,是共通的。就让我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期待更多本土自然绘本吧!



好啦,虽然介绍了这么多本书,但周末才刚刚开始。不要拖延,出门,看花去啦。




本文为独家内容。整合与 编辑: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性教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