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子狗之一,周末被很多朋友问一些常识问题,问得比较头疼,还是统一梳理一下吧。
5nm光刻机?这个问得最多,我们从这个开始。
回到上海微电子的28nmDUV上,我们会发现卡了很长时间的零部件之一,就是光源。那么都是去A供应链国产化,如果光源深圳能搞到5nm的,为何上海微卡住这么久?
EUV是在搞没错,但口径上,参照半导体协会的官方吹风吧,不会天上突然掉下一个EUV的。
设备全系列突破?
呃,且不说展会上没有给出参数,就参照已经自产自销给了XXX的那些设备,目前电子圈内的反馈也比较一般。拳打北华脚踢中微一屁股坐死拓荆这种情况,从常识上来看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设备好和不好,除了研发要和美系缩小代差才能起到替代作用外,还要看磨合和调试。再通俗一点说,如果你出了一个设备,落后美系太多,是无法在产线上完成替代的。同时你设备要能用,是一定需要fab去担风险,接受你的送样,并且实际上产线去测试和磨合的。磨合成本特别高,之前也出现过一些小设备的瑕疵然后导致晶圆报废的。对于FAB厂来说,如果已经也有一供二供磨合得很好,是没有动机也没有兴趣再测试第三家的。当然,自己的设备厂卖给自己的晶圆厂,那有可能。
政策上是否鼓励?
地方政府自然是鼓励的,不让不会投钱。但从全国来看,前年开始,半导体投资过热后,就鼓励并购重组来优化产业格局。尤其是每个公司都去搞一搞友商已经很成熟的业务,试图自己做成一个平台公司,这种路径已经被堵死了。且不说上层建筑上,该打的报告有人打,该做的汇报有人做,已经不许这么干了。就从咱们村来看,今年半导体企业的定增发债等等的批复,都是支持并购重组,而不批定增拿去卷同行的同质化竞争。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光伏吃过的亏,不能在半导体设备上再吃一次。
去年也传过,某些部门要砍掉卖掉。实际上今年我们也看到某些原来打算自己搞的晶圆厂,最后还是让中芯来搞。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在发生的变化。
几乎整个半导体协会都在反对这种无效竞争,你搞十款二十款有代差的设备试图做平台,除非再爆烧三年钱,否则是很难实现的。属于资源浪费。半导体做大从来不是靠什么东西都自己白手重新做一遍,而是靠并购重组,尤其大的和大的合并。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高调呢?一定程度上,搞到这种程度,需要融资了。
事就是这么个事,股该怎么炒怎么炒,不外乎是交易一波情绪,然后砸出去,回头捞被错杀的正股。
5nm光刻机?这个问得最多,我们从这个开始。
回到上海微电子的28nmDUV上,我们会发现卡了很长时间的零部件之一,就是光源。那么都是去A供应链国产化,如果光源深圳能搞到5nm的,为何上海微卡住这么久?
EUV是在搞没错,但口径上,参照半导体协会的官方吹风吧,不会天上突然掉下一个EUV的。
设备全系列突破?
呃,且不说展会上没有给出参数,就参照已经自产自销给了XXX的那些设备,目前电子圈内的反馈也比较一般。拳打北华脚踢中微一屁股坐死拓荆这种情况,从常识上来看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设备好和不好,除了研发要和美系缩小代差才能起到替代作用外,还要看磨合和调试。再通俗一点说,如果你出了一个设备,落后美系太多,是无法在产线上完成替代的。同时你设备要能用,是一定需要fab去担风险,接受你的送样,并且实际上产线去测试和磨合的。磨合成本特别高,之前也出现过一些小设备的瑕疵然后导致晶圆报废的。对于FAB厂来说,如果已经也有一供二供磨合得很好,是没有动机也没有兴趣再测试第三家的。当然,自己的设备厂卖给自己的晶圆厂,那有可能。
政策上是否鼓励?
地方政府自然是鼓励的,不让不会投钱。但从全国来看,前年开始,半导体投资过热后,就鼓励并购重组来优化产业格局。尤其是每个公司都去搞一搞友商已经很成熟的业务,试图自己做成一个平台公司,这种路径已经被堵死了。且不说上层建筑上,该打的报告有人打,该做的汇报有人做,已经不许这么干了。就从咱们村来看,今年半导体企业的定增发债等等的批复,都是支持并购重组,而不批定增拿去卷同行的同质化竞争。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光伏吃过的亏,不能在半导体设备上再吃一次。
去年也传过,某些部门要砍掉卖掉。实际上今年我们也看到某些原来打算自己搞的晶圆厂,最后还是让中芯来搞。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在发生的变化。
几乎整个半导体协会都在反对这种无效竞争,你搞十款二十款有代差的设备试图做平台,除非再爆烧三年钱,否则是很难实现的。属于资源浪费。半导体做大从来不是靠什么东西都自己白手重新做一遍,而是靠并购重组,尤其大的和大的合并。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高调呢?一定程度上,搞到这种程度,需要融资了。
事就是这么个事,股该怎么炒怎么炒,不外乎是交易一波情绪,然后砸出去,回头捞被错杀的正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