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台湾人文与学术
引介臺灣人文及學術研究現狀和趨勢、論文期刊發表概況、論壇及學術前沿。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iantPandaCV  ·  DeepSeek-V3 FP8量化浅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台湾人文与学术

我們在台灣推薦---台灣人文與學術2019年年度推薦書目(三)

台湾人文与学术  · 公众号  ·  · 2019-12-26 21:57

正文


我們在台灣推薦---台灣人文與學術2019年年度推薦書目(三)

崔玲


还有5天就进入2020年了

宜听曲 看书

舒缓情绪 放松身心

东北澡堂也是不可少滴

东北澡堂洗澡程序是 冲水 桑拿房 蒸汽房 搓澡 可以再来个按摩奶浴

搓完你会觉得超爽 身体超轻盈

最近 闺蜜觉得我皮肤好很多 很软很滑很嫩白 睡觉都变得好香好甜好舒服 hhhhh

东北亚的澡堂史可以写本书了


书归正传

本期有六篇书评

感谢陈华秋同学收集整合

感谢所有参与推荐书目的各高校学子们
其中多本为年度瞩目历史类书籍

有学术圈内大热的海洋史、医疗史、身体史

亦有山水画史、军事史、外交史

值得一读


另外

看到喜欢的书 还是要认真仔细从头读到尾
如果像看芭蕾舞gala

只会留下片段的美

希望下个十年我们能慢下来

整本书细细品读

像看着我们心爱的他/她一样

一直会喜欢照顾很久


天气炎热地区 羊肉味甘性热 少食为宜

跨年好好休息 不要再累感冒了




推薦書目: 石守謙,《山鳴谷應: 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石頭出版社,2017。

石守谦,《山鸣谷应: 中国山水画和观众的历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

書目連結: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61070/;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896019/

推薦人: 崔玲,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

說明:書題“山鳴谷應”在書中似並未說明,“山鳴谷應”實出自蘇軾《後赤壁賦》:“戛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暗含本書山水畫與觀眾互動的影響程度。本書是關於山水畫通史的一部絕佳著作,將中國山水畫從起始、發展、復古與演變,個人及區域特徵,自8世紀前至20世紀初按階段分為章節詳細說明。雖然是借用“觀眾”的視角分析畫作與創作者的時代性和特徵,亦重於闡述“生活、政治、社會”及“心理、觀念、宗教信仰”。作者石守謙院士為享譽海內外的山水畫研究專家,此書為其多年研究的集結與綜合,即包含了作者早期對唐棣及元代李郭風格的研究,亦包含〈趙孟頫乙未自燕回——元初文人山水畫與金代士人文化〉等論文的擴展,還有近期作者的“血戰古人”說。雖然部分關於山水畫觀眾或影響者的論述仍需更多材料加以佐證,但仍是一部側重實證的山水畫史研究傑作。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收錄了藏於海內外各大博物館270幅歷代山水畫彩色高清版,值得珍藏。


推薦書目:羽田正,《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體史》,八旗文化, 2018

書目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6944

推薦人:石皓若(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說明:

本書企圖透過東印度公司之興亡,描述整體世界在十七、十八世紀之間的變化,實屬一種大膽的試煉。日本史學界過往多以日本史、東洋史、西洋史為基本架構,而羽田正旨在捨棄既有圭臬,把整個世界作為研究主體。先行研究多採取以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為單位或是亞洲各國對於東印度公司之因應這樣的角度,研究範疇也較為細觀,例如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長崎之間的貿易等。研究這樣的小主題,需要處理數量龐雜的史料與相關研究。如若不將這些史料、研究統整起來,從一個宏觀視角審視,將無法達臻描繪大航海時代世界史之鵠的。

書中極少使用圖像與資料表,而是運用描述性的語言,聚焦於人員及物品 的流通,思考當時的全球一體化。在並不冗雜的語彙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將世界視為一個整體」的核心思維,即在考察某一國家 / 地區的歷史行為或者具體的歷史事件時,並不採取國家史、民族史等區隔式的角度,而是跳脫窠臼,結合橫向與縱向的角度來充分理解東印度公司與亞洲國家 / 海域的互動,避開只以個別國家/地區或民族為中心展開論述可能產生的盲點。正如本書末尾所言「如果沒有歐洲以外的地區存在,近代歐洲就絕無可能誕生。近代歐洲是人們在世界一體化之前進行的各種活動形成的一個整體所孕育出來的、全世界的產物。」,沒有一種歷史事物是完全獨立於周遭的其他事物而產生和發展的,世界是一個無數因素相互交流影響的整體。


推薦書目:歐陽泰( Tonio Andrade )著,陳榮彬譯,《火藥帝國: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台北,時報文化, 2017

書目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21379

推薦人:莊翔聿(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準博士生)

説明:

近代中國的衰弱,是兩岸歷史學界的一個大哉問。本書作者歐陽泰在引言一開始便引出此書最重要的問題:為何近代崛起稱霸世界的是曾經無足輕重的西方諸國,而非曾經的大國——中國?

作者師從漢學學者史景遷、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學者帕克,將中西歷史兩種不同的視野結合,又能保持平等、互惠的比較。作者強調「軍事現代化不能簡化為西化」、「全球各地都有軍事現代化的痕跡」。本書中作者透過將兩者的優缺、發展脈絡放入本書主題——大量使用火藥的「火藥戰事」中,舉例說明中國並非受到儒家影響就不追求軍事進步、火器使用,相反的宋代與蒙古的戰事中,宋朝就大量使用火器,元朝軍隊中的漢人更是以火器為主要武器。到了明清兩代,中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火藥帝國。

但這不足以解釋西方崛起的原因,因此作者接著敘述歐洲火藥、火器與軍事革命的進程,並將十五世紀中葉到十六世紀中葉、十八中葉到十九中葉,這兩個時段的中國與歐洲做比較,相對於歐洲的戰事頻仍,對於軍事科技的需求大,中國在這兩個時期都維持大一統,相對戰事頻率少、規模也比歐洲小——作者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天朝無戰事」形容。就是在這兩個時期,歐洲的軍事開始比中國優越,第一個階段後的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中葉前,中國因為又進入戰爭頻仍的階段,在軍事方面除了繼續過去自己的火器外,更吸收了歐洲優越軍事技術,但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中國進入和平,對於改進軍事動力不若之前熱衷。

此外,作者還從火器與火炮大小、軍隊訓練、戰術、兵工產業、文藝復興式堡壘與中國式城牆方面做一番比較,讓人明白中國與歐洲因為作戰環境不同,對於火器大小的追求曾有不同,但在訓練、戰術上,中國與歐洲一樣皆十分重視之。簡而言之,對於想了解中國與歐洲軍事武力發展進程與比較的讀者,這本書會是一本有許多收穫的著作,值得對全球軍事史有興趣的人閱讀與思考。


推薦書目:黃克武,《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書目鏈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1725

推薦人:王昱霄(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生,曾就讀於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說明:

涉及情色的笑話在當代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往往認為它們難登大雅之堂,因而忽略了其背後有關情緒、身體的關懷與焦慮。黃克武先生認為此類文本主要反映了男性的心態,故而站在男性性別研究的視角,運用情緒史與身體感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幽默感」與「身體感」交織下明清以降相關文本所反映的中國男性心態史。

作者以笑話書、豔情小說、俗曲、近現代廣告為史料,進行 17 20 世紀的較長時段研究。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分別探討明清時代傳統男子諧謔與身體、情慾之糾葛,明清時期的艷情小說之情欲表達以及民初西方觀念衝擊下男子情慾、身體觀念的現代轉型。通過研究明清時代相關文本,作者揭示出「禮教──情慾」間複雜的關係、以禮教為準的身體觀與倫理秩序。筆者認為有關現代轉型的章節最有見地,作者注意到此一時期男性的「夢想與恐懼」。此一時期西方醫學、社會知識大量傳入中國,新舊觀念交織下中國人形成了「補腎」、「補血」、「補腦」等新的身體知識和「情慾與隱私」等觀念,這些知識、觀念影響至今,作者藉此從身體、情慾的視角詮釋中國的現代轉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