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拿个厕纸都要人脸识别。
一周前,东莞的一个公厕在网络上火了。
就因为这部人脸识别供纸机。
只要站在取纸机前3秒,通过机器
自动“刷脸”
功能,就能得到设定好的纸量。
每个人在设定时间内也只能够扫描领取一次。
本来以为能够改善大部分公厕无纸可用或浪费用纸的困境,却遭到了大家的极力反对:
即便人脸识别信息在机器上会自动删除,但系统上会不会进行额外的备份呢?
一旦数据库泄露或被盗用都会有风险。
最后,东莞城管在微博上通报回应了此事,
人脸识别供纸机也被停用
。
事实上,将人脸识别运用在公厕上的并不只有东莞。
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就连
北京、
南京
也没能例外。
有趣的是,
当全国各地还在人脸识别取厕纸的时候,天津却率先跳了出来
。
将禁止非法采集人脸信息、禁止强制进行人脸识别列入了法律。
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这一举措,就像是一滴水落在了一锅油里,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得噼里啪啦。
有担忧的,有质疑的,更多的还是支持。
01
想要收集你的人脸信息
不是太难,而是太容易了!
人脸识别,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上班打卡刷个脸,坐个火车、高铁刷脸进站,进小区都能用脸做门禁卡。
更不用说,随便打开一个手机都能人脸解锁、刷脸买单,还有各种换脸美妆的APP。
但说句实话,自打手机有了人脸识别以后,城君一直都没有尝过鲜。
其实原因很简单,看到网上那些现场演示:几分钟破解人脸识别门禁,用人脸照片秒速解锁手机……就让城君再也提不起兴趣来。
毫不夸张地说,
几乎没有一个人能逃出人脸识别的“五指山”
。
虽然城君确实手机上没有使用人脸识别,但在生活的其他事情上总会或多或少地被强制进行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的应用究竟有多广?
在今年的小蛮腰科技大会上,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一份
《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
。
里头列举了人脸识别应用的
十大类生活场景
,你也可以看看自己踩中了几个“雷”。
尽管大家对人脸识别的潜在风险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但65.24%的受访者还是持比较正面的态度,认为人脸识别“总体利大于弊”。
确实,
在某些方面上运用人脸识别是不可避免的
。
比如,港剧中只要涉及到刑侦题材的,总少不了“天眼”的帮助。
就是在交通要道、治安卡口等公共场合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
然后利用GIS地图
(具有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
等技术,将不同的图像信息加以分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违章、城管违章等。
美剧《疑犯追踪》更是把人脸识别用到了一种极致。
剧中那个神奇的系统不仅能抓取人的行为、包括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为犯罪嫌疑人。
还能预测嫌疑人的下一步动作。
让主角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警察和安全部门等资源,在犯罪发生前赶到现场,阻止悲剧发生。
人脸识别在生活中带来的便利也是显而易见的。
刷脸只需几秒。
一场交易即可完成,解锁手机即可实现……
02
人脸识别的应用有多广
它的杀伤力就有多大
是不是所有场景都必须用到人脸识别呢?
却并不见得。
再比如说,
小区的门禁
。
可以用钥匙、刷门禁卡、指纹识别的情况下,人脸识别是否真的有必要?
类似的,还有
公园的入园系统
。
11月底,备受关注的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判决结果出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在未征得游客的同意下,主动将入园的指纹系统升级为刷脸系统,宣告败诉。
还有一个让城君感到很迷惑的场景,就是
上课考勤
。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考勤都是老师们在讲台上点名。
要么就是给每个同学安排好固定的座位,哪个位置空着就是哪位同学缺席了。
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些高校是
刷脸签到
。
还不只是签到,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也可以
收集学生的抬头率和微表情
。
传说中的刷脸签到,让学生们很是“积极”地来上课。图/网络
当然,镜头下的老师们,也在收
(kao)
集
(yan)
的范围里。
从某个方面来说,
师生待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