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如果我报了周末的舞蹈或者绘画课,那么我就一定会把这件事情记录在日历上,所有与上课时间有冲突的邀约我都会拒绝,因为在那个时间段,没有什么事情比上课更重要。
第三,让自己始终处于学习区
人在面对一项任务的时候,会存在三种心理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 在舒适区(Comfort Zone),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属于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因此做起来得心应手,但这样的任务无法让我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 如果这些任务大大超我们出现的能力范围,我们就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感到恐慌,所以处在恐慌区(Panic Zone)的人也很难得到成长。
● 只有面对那些稍微高于我们目前能力的任务时,我们才处于学习区(Learning Zone),这时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新鲜的、有一定挑战、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因此,在这个区域的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我们在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自己所在的心理区域,并确保自己一直处在学习区。
如果我们觉得学习过程有些无聊,感觉不到成长,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此时所处的是舒适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难度提高,让自己感受到挑战的刺激。
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种恐慌感和挫败感,而且总是想放弃,那这肯定是因为任务太难了。这时我们就要及时降低难度,以免因为挫败感太强而选择放弃。
第四,拥有持续可见的成就感
成就感对于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会发现,那些能够把一件事情坚持下去的人,大多是因为从中获得了成就感。
不过成就感的获得不一定非得依赖他人的认可,自我认可也能够带来同样的成就感,而且他人的认可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事情,所以自我认可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于如何提高成就感,可以参考“将目标碎片化”的策略,也就是把一个目标在内心默默地进一步碎片化,变成很多小目标。而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可以在心中给自己来点鼓励和掌声,这样便能让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处于“小有成就”的快乐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朋友圈用“打卡”的方式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成长。当我们知道有人在关注的时候,坚持的动力就会更强。而且朋友的鼓励和点赞也是一种莫大的支持与认可,对于自信的培养很重要。
最后的总结
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大多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能够从中获得快乐,而失去兴趣则是因为初学的过程中往往是艰辛的,得不到预期的快乐,因而无法将最初的冲动变成一种真正的喜欢。
事实上,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来让兴趣得以保持:
● 调整自己的预期,让大脑为困难做好准备,不要期望立马就有所收获;
● 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提前预留学习时间,并对诱惑说“不”;
● 确保自己始终处在学习区,这样就不会因为得不到成长,或者难度太大而放弃;
● 让自己拥有持续可见的成就感,要懂得及时自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