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教授谈DeepSeek点燃医药圈热情#】 ... ·  昨天  
新浪科技  ·  【#2024年汽车整车出口640.7万辆#,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哪吒2盲盒发货已排到6月#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雷军称SU7Ultra车标是金的#】去年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头条 | 58赶集合并后遇到新增长瓶颈,姚劲波如何破局?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17 08:13

正文


2016年Q3季度财报是58同城和赶集合并报表一周年,去年4月这两家缠斗10年的分类信息网站宣布合并在一起。之后58同城的股价连续几个交易日持续上涨,最高达到83.71美元,位列在BAT及京东之后。

现阶段的情况是财报公布后的三个交易日,58同城股价一路下挫,目前维持在31美元附近,经受着30美元大关的考验。可谓是股价上的“冰火两重天”。

原本以为结束与赶集的斗争,58可以从主营业务的竞争压力中松了口气,向下一阶段过渡,向更有想象力的线下生活消费业务拓展。这本来是58业务最大的看点,但是现阶段业绩情况显示,58赶集合并不是外界想象中的那样成为行业巨头之后的自在。

估值30个亿的赶集能为58带来的只有营收增长

我们看看58赶集合并带来了什么?

消灭了一个分类信息领域最大竞争对手,市场广告投放费用减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带来了销售、管理人员费用的增加。

但是合并后58在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一个都没解决,房产领域的搜房和链家,招聘领域的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汽车领域易车、汽车之家,二手物品中的阿里闲鱼。

58是分类信息全,但垂直度不够,赶集也是。这场并购的意义是什么,58给予赶集30亿的估值换来什么了?合并营收带来的主营业不可持续的高增长,以及自由现金流的枯竭?

增长性一直是58的主打牌,基本上是超出预期的增长。在16年Q2季度之前曾有过连续9个季度超额增长的业绩。但在今年的Q2、Q3两个季度,58的收入增长符合预期,但基本上都是踩在了收入区间的下限。

2016年Q1季度58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165.6%,之后是86.7%,三季度是44%。按照58给出的四季度维持在3亿美元左右营收的预期,同比增速可能会下降到20%左右。

再来看看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

58同城在2015年相继并购安居客和赶集,2015年Q2季度并表安居客,Q3季度并表赶集。

从2015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两次业务并表给58带来极大的增长量,年报实现超过260%的同比增长。硬币的另一面是,从2015年Q3季度开始,58的营收增长主要是由并购的两家公司提供,并购后的58同城对自身的业务增长性语焉不详。

2016年Q3季度的分析师会议上,天灏资本的一位分析师问第三季度赶集网在58同城总营收的占比是多少?58方面的回答是,抱歉不能披露这方面的信息,而且从技术角度讲,也很难计算出这种营收占比。

目前来看是并购业务在支撑着58主营业务的增长 ,这样看来58虽然在分类信息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主业的增速放缓,而且变现能力也在承受考验。在并购两家公司带来财报上的暂时的高增长之后,58要想好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最严房产新规动了58利润大头,招聘业务难补替

58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付费会员收入,一个在线推广费用。两项业务收入中,来自房地产业务的付费会员收入和推广费用是58主要的利润构成。但是现阶段出现了政策转换风险,58的主要利润来源房产业务遭遇业务缩水。

三季度分析师会上,姚劲波表示,监管层对房地产出台史上最严政策,造成对58利润贡献最大的房地产板块业务下滑,这部分会对58的营收造成不利影响。

这也是近期造成58股价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对58利润贡献最大的房产业务在变现上遇到政策性障碍的问题直接对基本面产生影响,投资人也在担心58会成为受政策左右的周期股。

当然,政策性调整波及的不止58,另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仙股”搜房也在承受压力,莫天全如果知道现在的政策走向,应该会很后悔当初的1拆4举动,以及线下开展实体店的策略。

再说回58 ,应对房地产业务收入下滑,58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由招聘业务来弥补。这个战略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就有些苗头,当时58调整了公司组织架构,单独成立人力资源事业群,正式将招聘业务作为独立事业群设置。

此外,58收购中华英才网,推出设立面向小微及蓝领的招聘APP招财猫,意图在已占有绝对流量优势的蓝领招聘业务上发力,最新数据显示招财猫有近四五十万用户。

过往招聘业务不是58的强项,是未合并前赶集的强项,而赶集的业务模式正在“58化”。 今年7月,58同城宣布将对赶集网的代理商进行裁撤同58的直营业务进行重组。这也许会使得原本在蓝领招聘业务中更有优势的赶集在业务模式开展上处于被动。

而且招聘市场的蛋糕能有多大。速途网的一份数据显示,58在招聘业务方面排在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之后位列第三,占据市场约20%的份额。但是看下市场老大前程无忧的Q3财报,营收也就约9000万美元,更何况58面向的小微及蓝领市场的招聘并不是利润高地。

招聘业务能不能弥补房产业务上的下降还不能确定,但是招聘业务很难成为58另一个增长引擎。尤其是在58付费会员人数维持在个位甚至有时是5%以下增速的时候。

具有想象力的O2O业务,58切入的却是低频次领域

姚劲波梦想中的58应该不会是类似现在这样的分类信息网站,很多人戏谑这种业务模式的技术含量比电线杆上贴小广告的高不了多少。

58是希望依托现有的入口和流量优势成为连接线上和线下的020企业,这一点在姚劲波接受21世纪采访时有过显露,姚劲波称分类信息的想象空间发生了变化,最早是信息服务,然后是信息+交易,现在则是O2O。

2014年7月,58启动了58到家业务,向020领域进军。到家服务被认为是继团购、外卖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垂直类目,58到家也同京东到家、云家政等成为主流平台。

虽然说现阶段020业务,已经强调盈利性,并不那么烧钱。但即便如此2016年的前三季度,持股到家87.9%的股份的58也已经为到家业务支付了1亿多美元。

58在O2O方面的一个问题是,高频次交易的外卖、出行已经滴滴、新美达等其他玩家牢牢占据了市场。58只能向低频次的家政保洁、美容美甲、搬家速运等业务扩展,在这些市场上有多少是待开发的强需求,有多少是伪需求,这些都还需要验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