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宣亚国际品牌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暨停牌进展的公告》,称此前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为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映客)预计不低于50.00%的股权。
针对借壳上市的消息,映客创始人奉佑生对猎云网表示,创业离上岸还早,还需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猎云网还是第一家报道映客的媒体,见证了映客从一个小项目发展成独角兽的整个过程。
◆
◆
◆
映客的诞生
作为映客的投资方之一,昆仑万维的周亚辉曾在文章《投资映客笔记》中写道:奉佑生是我见过非常优秀的一位CEO,从做人方面讲,他讲信誉,讲义气,对团队大方,情商高,对朋友帮忙;做事方面讲,他起点不算高,不是很多VC会喜欢的类型,但我认为他对产品的悟性非常高。
映客的创始人奉佑生在1997年毕业后,放弃了公务员铁饭碗,在2004年加入深圳华动飞天,成为A8音乐网的第一位工程师,2005年整个音乐业务搬到北京,一做就是10年。到了2014年,奉佑生开始感到做音乐的困难,业务营收有限,天花板触手可及。
奉佑生跳出现有的维度看中了音频直播的社交属性和对更丰富内容的承载能力。这个想法在公司内部受到争议,最后他带着五六个人,做了一款针对留学生的音频直播产品——“蜜live”,上线一个月就几乎达到整个公司的付费音乐收入。虽然用户量有限,但是奉佑生看到了用户对这种互动直播的付费驱动力。
这次的小成功,让奉佑生产生了独立做一个视频直播产品的想法。在仔细研究了国家政策、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反复推演之后,他认为视频直播的优势是:空间足够大;能避开BAT;形成生态闭环,具有盈利能力;具有自我传播性等。基于这些判断,他停止了直播产品的内部孵化模式,开始了独立创业之路。
◆
◆
◆
早期的渠道探索
在2015年7月,映客获得A8音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同一年11月,又获得赛富基金、金沙江创投、紫辉创投以及朱啸虎投资的千万元A轮融资。
金沙江创投的罗斌曾在猎云网的采访中提到,他们找到映客的时候,正好是映客资金最窘迫的时期,由于映客的直播画面和产品设计体验超出罗斌预期,加上自己偏好有战略思维、执行力、会做人、有格局的创始人,于是他们决定投资映客。“我和奉佑生倡导的是,让移动直播更有趣、情景更多。”
在早期,渠道是映客发展的一道难关。映客早期用户和积累的模式选择了以网红和明星的宣传作用为主。映客曾邀请的大量的当红明星比如“靖王”王凯、“姐姐”马可、天天兄弟汪涵等人,与网友直播互动,从而为映客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但明星效应也存在弊端。对粉丝的调研结果显示,粉丝会随着偶像而流动。用户粘性是很弱。于是映客团队改走全民路线。同时,由于映客在上线之初就制定了清晰的盈利模式,主播在直播时会收到观众的礼物,主播收到礼物价值 30%的分成,分成可在微信中提现,这就又鼓励生产出更多优质内容,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波网红达人自发进来使用。
在完成了早期用户的积累之后,在扩大用户量上,映客没有选择曾经的17App的做法——允许用户直播各种擦边视频来吸引眼球,炒热话题。映客团队坚持自己的内容浮出机制,对 UGC 内容进行 24 小时筛查,通过技术自动识别和人工监测营造良性的网络环境。另外,系统会通过算法匹配观众与直播内容,如直播热度和用户停留时长,增加优秀内容的被发现的几率。
◆
◆
◆
应对“下架风险”
在直播平台火热发展的同时,许多直播软件都遭遇被AppStore下架的困境。映客也没能幸免。2016年1月-2月,映客先后三次从AppStore下架。至于下架的原因,有消息称是源于映客持续刷榜,奉佑生回应称"是技术问题,很快就会恢复上架"。应用商店的下架,让映客迎来了当时最大的困境。在建立了跟美国苹果的沟通渠道后,奉佑生试图用映客对用户的友好体验打动对方,最终获得了成功。3月17日,映客恢复上架,这中间断断续续被停了40多天。
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在移动直播的概念爆发时,映客的安卓端周新安装量从2016年1月的95万激增到2016年6月的380万,iOS端则更是从36万激增到140万。同一份数据显示,在2016年6月份,映客的月度总使用次数高达8.8亿次。映客的用户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增长。
昆仑万维的周亚辉曾提到,在接触映客的时候,映客好的用户体验和“让人沉迷其中”的娱乐性,让他看到了产品的市场潜力,通过一连三天对产品的测试,他下定投资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1月获得了昆仑万维领投的8000万元A+轮融资之后,同年9月,昆仑万维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昆诺赢展拟将持有的蜜莱坞3%股权,以2.1亿元转让给嘉兴光信。以这笔交易估算,蜜莱坞当时的估值便达到了70亿元,昆仑万维获得近2亿元的收益。
◆
◆
◆
内容转型的尝试:布局“直播+”模式
2017年的第一天,映客CEO奉佑生发表了一封标题为《给宝宝的一封信》的公开信。信中提到,映客团队在2017年将以 “内容多元化和社交立体化”为战略,为用户打造一个“更丰富、更大空间、更多展示自我机会的直播生态平台”。
在该思路下,映客进行了“直播+”尝试和商业化尝试。除了在直播平台引入了《王者荣耀》赛事KPL之外,另一方面,映客提供开放平台,推出了 SDK,让合作方能够在自己的 APP 内提供直播内容。在未来,用户还可以直接使用这些 APP 来直播,映客也会对来自其他 APP 的直播内容专门分类、推荐。通过这种方式,映客会按照协议,收取分成。而这些尝试,一方面,激活了现有的存量用户,另一方面,也为新用户增加接入的渠道。
另外,在2017年3月,映客开始将短视频作为发力点。由于直播的时属性太强,会导致直播平台的用户留存率不高,而短视频恰恰能够弥补主播不在线直播这段时间的空白,提升用户的留存率。事实上,映客在2016年9月就已经上线了短视频功能“我的一天”,从社交性的角度进行用户的累计和沉淀,并鼓励成为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