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高端智库,支持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2024年汽车整车出口640.7万辆#, ... ·  2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 ... ·  4 天前  
极市平台  ·  一文详尽之Scaling Law ·  4 天前  
极市平台  ·  一文详尽之Scaling Law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研究院

CGI科技周报(2024第52周)| Unitree B2-W机器狗、Meta发布Nymeria人体运动数据、自动搜索人工生命

中金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2-28 08:00

正文

Tech Innovation

国际观察 | 科技周报

本周内容

科技动态

-人工智能

-现代能源

-材料科技

-生物医药

-航空航天

-量子信息

数字网络前沿

科技投融资

政策追踪

-中国

-印度

-美国

News

科技 动态

#01

人工智能

宇树B2-W工业轮足机器狗功能升级 [1]

12月23日,宇树科技发布旗下Unitree B2-W工业轮足机器狗的视频,称其“在量产一年后觉醒了更多令人兴奋的能力”。在近2分钟的实拍视频中,机器狗展示了原地旋转两周接倒立旋转三周半等高难度动作,以及爬山、涉水、翻越障碍等能力。宇树官网显示,B2-W机器狗目前售价为10万美元/台,它可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工作5小时以上,最快速度超过6米/秒,也可驮载120公斤,续航50公里。(Unitree,12.23)

B2-W工业轮足机器狗 @Unitree

Meta发布Nymeria数据集,以改进AR/VR设备的人体运动预测 [2]

12月20日,Meta介绍了旗下Reality Labs Research公开发布的Nymeria数据集,首次大规模记录了300小时的多模态第一人称人体运动数据。Nymeria使用Project Aria眼镜和miniAria腕带等设备,来记录264名参与者在20种生活场景中的日常行为,并通过结合自然语言描述,促进个性化AI助手的发展,推动AR/VR设备的精准运动预测。(Meta,12.20)

Nymeria数据集 @Meta

ASAL:利用基础模型自动搜索人工生命 [3]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Sakana AI基于视觉语言基础模型(FM),提出了一种称为自动搜索人工生命(ASAL)的方法。FM的通用性使ASAL可在各种人工生命(Alife)基质中有效工作,包括Boids、粒子生命、生命游戏、Lenia和神经细胞自动机。它发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Lenia和Boids生命形式,以及像康威生命游戏一样开放式的细胞自动机。此外,使用FM可以以人为本的方式量化以前定性的现象。(arXiv,12.23)

ASAL 概览 @Sakana AI

面部表情逼真的机器人技术突破 [4]

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波形运动”开发了一种动态面部表情合成技术。他们将构成面部运动的各种表情表示为单独的波,这些波传播到相关面部区域并叠加以实时生成复杂的面部运动,并引入根据机器人内部状态调整的“波形调制”,使情绪等内部条件的变化可以立即反映为面部运动的变化。该方法无需准备复杂多样的动作数据,也避免了明显的动作过渡,丰富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情感交流。(Fuji Technology Press,12.20)

Affetto机器人具有生动的面部表情 @大阪大学

#02

生物医药

衰老大脑中不确定性调节的广泛抑制 [5]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检查了47名年轻人(平均26岁)和53名老年人(平均69岁)的多模态特征(决策建模、EEG、fMRI、瞳孔测量),以全面测试成年人生命周期中表征和利用不确定性的能力。在群体层面,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表现出广泛的不确定性调整抑制;在个人层面,调节方式与年轻人更相似的老年人表现出更好的认知控制维持能力。该研究强调,神经机制的维持可能使整个成年人生命周期中实现灵活的任务集、感知和决策计算。(Nature Communications,12.23)

面对不确定性,老年人的决策调整受限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

SARS-CoV-2进化预测语言模型 [6]

中国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精细的变异进化预测语义模型(SVEP),结合组合变异的保守规律性和非保守随机性来预测即将出现的SARS-CoV-2变异的序列。利用该模型,团队成功鉴定并验证了几种病毒感染性和免疫逃避能力显著增强的变体,以及可能导致未来流行病的未知变种。该模型可能推广到其他病毒病原体中,用于预测病毒进化和检测关键的热点变异点。(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12.23)

SARS-CoV-2 Omicron序列的组合突变建模 @清华大学

#03

现代能源

用于多结光伏的引导型钙钛矿前体溶液 [7]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了解锡铅钙钛矿前体溶液的化学性质,发现Sn(II)物质在与前体和添加剂的相互作用中占主导地位,并揭示了羧酸在调节溶液胶体性质和薄膜结晶方面的作用,以及铵在改善薄膜光电性能方面的用途。结合这两种功能的氨基酸盐提高了钙钛矿薄膜的半导体质量和均匀性,使制造出的单结、双结和三结太阳能电池的PCE分别达到23.9%、29.7%和28.7%。这项工作为多结光伏电池树立了新的标杆。(Nature,12.23)

锡铅共晶体薄膜的光电特性表征 @牛津大学

适用于常温锂金属电池的薄型超高离子电导率复合电解质 [8]

中国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在丁二腈-锂双酰亚胺电解质中引入3D芳族聚酰胺纳米纤维(ANF)框架,制备了一种超高离子电导率复合电解质(CPE)。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表明,CPE具有双快离子通道,以及与锂金属的高化学相容性。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厚度仅为24µm的CPE膜,并表明其具有较高的Li + 电导率(1.69×10 -3 S/cm)。基于此CPE的锂金属电池在30℃和0.5C下循环超过300次后仍保持了94.3%的初始容量。(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12.23)

复合电解质膜的制备过程及表征示意图 @华北电力大学

#04

航空航天

SN 2023ixf是部分剥离的中等质量恒星的爆炸产物 [9]

日本国立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对核心坍缩超新星SN 2023ixf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其红超巨星(RSG)前身星、平台期光变曲线和后期光谱,以探索其前身星的零年龄主序质量(M ZAMS )。使用MESA+STELLA模拟RSG前身星及其爆炸,再利用后期光谱作为独立测量,研究发现SN 2023ixf是一颗中等质量恒星(M ZAMS =15~16M )的非球面爆炸,其爆炸前氢包层被剥离至4~5M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2.24)

此前研究对RSG M ZAMS 的估计范围广泛 @日本国立天文台

韦伯太空望远镜对半人马小行星的观测揭示了海王星外天体的热演化 [10]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天文研究所(IAC)利用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近红外摄谱仪反射光谱(0.6~5.3μm)检查了五颗半人马星的表面特性。研究表明,半人马小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的表面由耐火材料和一些水冰组成,而另一类则以碳基材料为主;观测到的半人马小行星表面反映了它们的过渡状态,即它们在逐渐接近太阳时由富含冰的天体转变为非挥发性物质主导的天体。这种热处理可能改变了其他类似太阳系天体的表面特性,如彗星、木星小行星和D型小行星。(Nature Astronomy,12.19)

半人马小行星主成分分析 @IAC

#05

材料科技

两步合成高效多克级可溶Si 9 [11]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从二元相K 12 Si 17 中直接获取可溶多面体Si 9 簇的方法,该相包含[Si 4 ] 4− 和[Si 9 ] 4− 簇。[Si 4 ] 4− 离子的特点是每原子电荷比高,其行为像强还原剂一样,阻止[Si 9 ] 4− 发生定向反应。通过他们提出的两步结晶分离[Si 4 ] 4− ,前体相K 12 Si 17 的Si 9 簇被分离为多克级单质子化的[Si 9 H] 3− 离子,并进一步结晶为2.2.2-穴状酸盐。该研究迈出了九原子硅簇化学中尚未探索的关键一步。(Nature Communications,12.23)

硅簇示意图 @TUM

控制晶界偏析以调节陶瓷质子导体的电导率 [12]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完全抑制钇受体掺杂剂偏析的加工方案,并研究了受体掺杂剂偏析对锆酸钡(BaZrO 3 )陶瓷晶粒边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他们发现,钇向晶界的持续偏析导致空间电荷电势降低,从而实现高质子电导率,并证明了这种偏析控制电导率现象可以转移到所有高度相关的BaZrO 3 基组合物。1,300℃以上的高温处理对于平衡质子传导陶瓷晶界缺陷化学和实现高质子电导率至关重要。(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12.23)

偏析动力学对空间电荷势和质子电导率的影响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

#06

量子信息

可调耗散的电子转移模型的离子阱量子模拟 [13]

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多种离子阱晶体,实验模拟了分子电子转移的典型模型,其中供体-受体间隙、电子和振动电子耦合以及池弛豫动力学都可以独立控制。通过操纵基态和光学量子比特,研究人员观察到自旋激发的实时动态,测量了几种绝热和弛豫动力学状态下的传输速率。这些发现不仅验证了量子力学的关键理论,还为光收集系统和分子装置的新见解铺平了道路。(Science Advances,12.20)

通过激光器模拟实时自旋动力 @莱斯大学

腔QED材料中异常Floquet相的量子起源 [14]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的研究团队讨论了腔QED材料中量子异常拓扑相的出现,将电子光子谱中的拓扑相变与Floquet准能量的0和π间隙中的拓扑相变联系起来。该研究确定了物质领域中出现的离散时间平移对称性的微观起源,并将孤立的c-QED材料与周期驱动的材料联系起来。最后,研究人员根据混合光物质拓扑不变量讨论了体边对应关系。(Communications Physics,12.21)

系统整体示意图 @奥格斯堡大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