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在录音里的言论,实在是简单粗暴。
所谓的区块链信仰,被他诠释为“傻子们的共识”。
“共识价值,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我们作为自认不傻逼的人,也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录音中爆点很多,孙宇晨、赵长鹏、老猫等多位币圈名人,都被牵涉其中。
一时间,录音就传遍了各大社群。
随后,李笑来在朋友圈发文称“尴尬了”,对录音之事,并未否认。
很快,撕逼大戏就开场了。
李笑来的战友老猫发朋友圈称,背后捅刀子的人,是易理华。但这很快被后者否认。
经过调查之后,李笑来在电报群公布:泄露录音的人,名叫吴子龙。
但吴子龙也对此否认,称自己也在调查。
随着这次录音泄露事件的发酵,大佬互撕,派系恶斗,好戏连连。
孙泽宇更是在易理华的朋友圈帮腔,称:“币圈快成娱乐圈了。”
更讽刺的一点是,李笑来老师口中的“韭菜”,也分化成了两个阵营。
有人称被李笑来“圈粉”,高呼李老师万岁。
“大实话啊,干货满满,昨晚连着听了三遍,币圈最好入门教材。”
“虽然脏话连篇,但是实用价值很高。”
粉丝们甚至总结出了一些正向解读的干货:
而这,被币圈中人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大概是最大的悲哀:人质反而对劫持者和虐待者,产生了好感和心理依赖,甚至帮助劫持者去加害其他人质。
“他们又能怎么办?他们已陷入这个局中,无法抽身,只能自我安慰。”某资深币圈人士称。
而李笑来圈外的人,反而看得更清,要么冷眼旁观,要么破口大骂。
但这中间,也有诸多利益对立的势力。
泄露这份录音的人,究竟是谁?
可以肯定,这是李笑来集团之外的对手所为。
币圈正在分化成不同的势力和集团,并相互碾压,相互竞争。
老猫和李笑来,以及与他们深度合作的“雄岸基金”,正在形成一个势力集团。
而易理华又是谁?
2015年,27岁的易理华初涉比特币投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17年,他花10万块买下10万个量子链。
三个月时间,易理华因此获利千万。
随后,易理华拜入李笑来麾下,成为硬币资本的创始合伙人。直到半年前,野心勃勃的易理华决定甩开李笑来,开始单干。
两人分道扬镳。易理华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了得资本。
这让李笑来,颇感不爽。
“投资Penta项目时,用的是硬币资本的名义,回头发现这个项目可能赚得多,就把它变成了了得资本的项目。”李笑来说。
在离开李笑来之后,易理华决心成为下一个“李笑来”。
今年4月,易理华发起成立了雄兵资本——一个“分布式商业机构”。
“其实就是一个币圈投资者联盟。”一位业内人士说。
显然,甩开李笑来的易理华,也试图像李笑来一样,建立起自己的江湖地位。
“杜均与火币决裂,也是一样的逻辑。”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熊市到来,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早晚会互相撕逼,最终,自立门派。”
这是因为,在投资者争相入市的牛市,币圈好兄弟们可以惺惺相惜。他们互相站台,联合炒作,成为“韭菜”们口中的“联合收割机”。
但当熊市到来,市场萎缩,新入场的投资者,已不能满足币圈大佬的胃口。从别人嘴里夺食,把用户抢回来,成了这些大佬们眼前的重中之重。
如今再看中国币圈派系:凭借着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做着矿机生意的比特大陆与嘉楠耘智,日子依然云淡风轻。
但在FCoin的冲击下,三大交易所的市场格局,已悄然松动。
整个币圈,正在形成多个利益集团,老集团、新势力,在其中交织暗战,相互碾压。
这只是游戏的开场。下半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撕逼大戏。
“在这个(区块链)世界里想达到目标,第一件事情,你必须是个网红。”在录音中,李笑来对币圈的套路直言不讳。
撕逼,不仅仅是结果,更是手段。
炒作、撕逼、刷脸……想要成为币圈大佬,做网红,可能是最快的那条路。
穿越熊市,只有这一条路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拥有真正的技术和价值,才真正可能穿越熊市,抵达未来。
区块链世界,绝不可能属于那群“炒域名”的人……
记者招聘
如果你对区块链领域兴趣浓厚;如果你有超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如果你也相信“内容永生”,追求完美的逻辑与文字;欢迎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记录区块链的历史与未来。
坐标北京,简历请投递邮
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