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11月7日至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税务论坛上,由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转让定价服务主管合伙人原遵华先生领衔的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团队以“转让定价新境界 —— 法规现况全解析,科技创新畅远景”为题,从政策解读和科技创新两大维度,深度剖析转让定价的新语境和新热点。
原遵华先生和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服务合伙人唐恩亮先生首先对近年来国际和国内转让定价税收动态进行了简要回顾。自20国集团(以下简称:G20)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开展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以下简称:BEPS)项目以来,国际和国内的税收环境经历了重大变革。
近半年内,经合组织相继发布了2017版《跨国企业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指南》、针对BEPS项目第13项行动计划下有关国别报告实施的最新指导意见,以及两本国别报告应用手册《国别报告:有效实施手册》与《国别报告:有效税务风险评估手册》。与此同时,联合国也发布了更新版《发展中国家转让定价操作手册》和《数字化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可能相关的部分问题》报告。
国内层面,为落实BEPS行动计划,加强国内反避税管理,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至2017年相继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42号,以下简称:42号公告)、《关于完善预约定价安排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64号,以下简称:64号公告)以及《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6号,以下简称:6号公告)。唐恩亮先生对最新的6号公告进行了着重解析,并提醒企业注意中国税务机关在转让定价调查时的关注重点和最新变化。
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服务合伙人朱辉平先生从组织、制度、系统和方法四个角度分享了中国税务机关在反避税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中国税务机关在不断加强反避税专业人员与团队培养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数据分析在反避税工作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以进一步完善反避税管理机制。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原遵华先生、朱辉平先生和唐恩亮先生通过角色扮演,分别从企业、中国税务机关和普华永道的角度,对国内转让定价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
42号公告要求,企业自2016年起应使用新版《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对企业关联交易进行申报。新版《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要求企业披露更多与关联交易相关的信息,是税务机关了解企业关联交易情况的首要信息来源。
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服务总监钟司亮女士和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服务经理苏添先生对《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的历史沿革和中国税务机关的关注重点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中国税务机关越来越依赖通过关联申报获得的信息进行税收管理和风险控制。从宏观层面来看,关联交易申报数据是中国税务机关评估本国整体税基是否因关联交易而被侵蚀的关键信息。从微观层面来看,关联交易申报是中国税务机关判断某个企业关联交易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重要基础。
随着关联申报中披露的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显著增加,企业在自行填报时由于数据、口径、逻辑性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可能无法准确合理填列关联申报信息,从而导致企业的转让定价合规风险上升。
《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中的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以下简称:分部财务数据表)要求企业根据境内外关联和非关联交易对当年度利润表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拆分,以检验企业在不同交易类型中获得的利润水平。实际操作中,企业面临的典型问题包括:数据填报不准确、数据拆分不完整、与其他申报信息勾稽关系断裂、间接费用分摊比例不合理以及数据量大处理困难等。
针对企业在填报分部财务数据表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普华永道设计了一款线上工具 —— 关联数据自动拆分工具(E-Segmentation Tool),旨在帮助企业加强对分部财务数据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转让定价合规程度并减轻财务人员负担。钟司亮女士对自动拆分工具进行了现场演示。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总监赵鸿女士携普华永道中国大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服务主管合伙人姚远先生从宏观方面分享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尖端技术未来可能在转让定价领域的应用。随着数据技术能力的极大发展,数据已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而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选用最适合的技术去发现、挖掘和利用数据金矿。
赵鸿女士和姚远先生通过与企业税务人员密切相关的两个典型场景,剖析了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可以发挥的作用。首先,在多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急速的市场需求增长机会,而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各利益参与方的行为规则和逻辑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决策。借助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迅速把握其供应链需求、市场需求及相应的税务法律要求等,优化其全球布局并顺应市场和经济趋势。其次,数据分析技术也可以帮助企业税务人员从日常税务申报中识别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便于企业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及时应对和控制税务风险点。与此同时,由于税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采集或处理大量数据,采用合适的数据分析工具有助于管理层发挥已有数据的最大价值,利用数据解释和支持企业的战略分析,进而作出企业最优决策。
姚远先生指出,目前存在多种数据工具可以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对于企业税务人员而言,要借助科技创新加强自身税务管理,首先应当了解企业所处场景,其后配置相应技术,并培养税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结合场景、技术和人才三项重要因素,提升管理效率,为企业决策提出更好的建议。
原遵华先生最后总结了全场转让定价专题讨论,建议企业一方面须重视中国转让定价新法规中的变化;另一方面,鉴于中国税务机关正在广泛收集企业的关联数据,企业也应当关注税务机关的新动向,加强自身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团队的展示材料。
如需探讨更多转让定价相关问题,请联系普华永道中国转让定价团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