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小川在海南博鳌的演讲上,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如同楼市的一声炸雷!
据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今天(3月26日)上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货币政策经过多年QE,全球已到达周期尾部,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不再宽松。
此外,周小川还说:财政政策对结构性调整非常有帮助;各国复苏速度不一致,货币政策也不是完全协调一致的。认真去考虑何时如何离开货币政策宽松周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判断再通胀为时尚早;收紧货币政策是渐进的过程。
周小川的表态,对中国楼市发出了强烈信号!
虽然周的表态是针对全球来说的,但自然包括中国。中国在2016年4月之后,就开始调整货币政策,控制M2(发钞)增速。到了今年春节前后,又多次通过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提高了货币市场利率。
由于中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所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各商业银行可以自由浮动);所以,央行可以绕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变相加息。事实上,中国央行已经这样做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走势图(上图),左侧的最高点是上一轮加息之后形成的市场利率最高点(不是存贷款基准利率最高点)。在那前后(2013年到2014年)楼市入冬,大家讨论的问题是“哪里的楼市最危险”。
2016年的“大锅底”,是央行启动降息、降准之后形成的,对应的是楼市大涨。右侧,也就是近期的收益率明显走高,反映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转向。
中国央行为什么迟迟没有宣布正式加息(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在等两件事:
第一,特朗普的底牌。特朗普威胁要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额外关税,这样会引发中美贸易大战,中国或将有数百万人失业,在这个风险没有排除之前,中国不可能正式加息。
一周前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访华,并非常罕见地使用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定位表述,也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随后,中美最高领导的峰会将在4月初举行,看来大规模贸易战爆发的几率已经非常低。
第二,2017年减税压力很大,政府收入增速近年来在下降,楼市还需要有一个温暖的早春。目前,一季度已经结束,土地和房子大卖(见下图),地方政府收入颇丰,全年完成财政、GDP指标心里有了底。
综上所述,我们的团队在一周前做出了一个判断:
中国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加息。时间点可能对应美联储的2017年第三次加息,在十九大召开之后可能性偏大一些。但也不排除因为经济向好,中美矛盾化解而提前到三季度(会议之前)加息。
这样,楼市的这波政策性牛市基本结束,未来两三年房价将重演2013年到2014年的走势:高位横盘,甚至略有下跌。开发商售楼处的人将再次减少,最终门可罗雀。
但长远看,有人口显著增量的、高级别城市的优质住宅,仍然是非常好的长期投资品种,中国楼市还有“白银十年”。
这个周末,有两件事证明了上述判断的正确性:
第一,北京、厦门出台了空前力度的调控措施,这在此前历次调控中都没有出现,比如厦门宣布购房者2年内不得卖出,北京试图降低学位房的价值并推出了限制性的“离婚贷”;
第二,今天周小川的出乎意料的、态度清晰的表态,公开宣布货币政策不再宽松。
至于中国股市,情况就跟楼市完全不同。这个市场管制程度远远超过楼市,从今年开始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去杠杆”、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任务,所以“下有国家队和政策托底”,但如果太疯也会招致国家队和政策的打压。
在鸟笼行情中,完成规模庞大的融资任务,不宣而战地走向注册制,是股市在2017年的最大任务。加息会带来利空,但跌幅将被人为控制。把一线、二线城市楼市里的热钱,赶往股市和三四线城市楼市,是官方的基本态度。
2017年3月26日,一声炸雷,中国楼市风向已变!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