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杨恒均游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自己的路,也让他人走他们的路;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杨恒均游学,伴你走过山山水水,寓学于游,黑眼睛看世界,感悟人生与一草一木,是你不容错过的旅游、学习于一体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  16 小时前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  16 小时前  
香港365天  ·  全港学科排名第一!这所港校太牛了! ·  昨天  
香港365天  ·  全港学科排名第一!这所港校太牛了! ·  昨天  
舰大官人  ·  真不错!就喜欢看大恐龙🦖吃人!-202502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杨恒均游学

不吃中餐会死吗?

杨恒均游学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10-01 23:24

正文

作者:爱米同学


最近有条新闻很火:月入2万以上出国旅游者42.8%会携带方便面。


何止是方便面,小龙虾、周黑鸭、泡椒凤爪也是国际航班上的网红小吃。


不止在飞机上吃,在国外能吃到麻辣小龙虾、辛辣冲鼻的泡面,不少国人也觉得过瘾,抚慰了天天披萨沙拉受伤的中国胃。


可为什么有人留学、移民国外多年,还觉得不吃中餐会死呢?


移民后,常有人面带不可思议的表情问我:“那你在那边(澳洲)吃什么啊?能买到中国菜么?”然后画外音响起:“啧啧啧,连中餐也没得吃,真可怜。”


我每次都觉莫名其妙,很想反问:“不吃中餐会死么?”倒不是为了抢白对方,实在近些年来,我自己的饮食确有很大改变,从一个颇为在意美食的中国胃,变成一个以西式简餐为主,各国美食为辅的国际口味,既无遗憾、也不犯馋,这其中的各种因由,倒也乐得在此讲讲,也顺便谈谈我眼中那些非中餐不可的民族主义肠胃,到底是什么鬼。


中国胃如何适应西式简餐?

我老爸来澳洲之前从来不碰海产,嫌海货腥气。那年夏季,爸妈来小住,当时各种海产正肥,不吃也太可惜了,于是买了一打活扇贝,一打活贻贝回家。扇贝洗去沙着了味,铺上马苏里拉芝士进烤箱焗。贻贝料理干净拿一整瓶白葡萄酒煮开口,掰去一半壳铺好。把煮贻贝的汤滤一下,黄油蒜蓉炒香了倒进去,汁水收到浓稠了淋在贻贝上,撒点洋芹菜。


刚好赶上老爸刚睡足午觉从楼上下来,一叠声问:“啥东西那么香?”劝他尝一个,结果一下子没了半盘。剩下的汁水我拿来烧冬瓜汤,他也喝得不亦乐乎。自此老爸再也不讨厌海产了,逢人就得瑟:“我到澳洲开始吃海鲜来!野生的,不是养殖的哦!安全,新鲜。我一个从来不要吃鱼虾蟹的人,也觉得好吃……”


  • 为老爸准备的贻贝 /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听见不少中国留学生喜欢这样自我标榜:“哎呀西餐不行,我真的吃不了那些沙拉什么的,冷冰冰的,怎么吃啊。” 老天爷,学校提供食物也不过就是给你垫个肚子罢了,至于好不好吃,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重点根本就不是吃啊! 在澳洲,越好的学校,越重视教育孩子适应环境。一些私立男校,要求未成年的男孩在孤岛上独自度过一个晚上,饥餐野果,渴饮溪水,风吹雨淋都要自己设法解决,直到第二天早晨,学校才派船来接。



在国外郊区非要吃油条豆浆

不显得顽固又老土么?


想起我自己刚来澳洲的时候,也常做中餐吃。我厨艺还行,为省钱经常自己做饭,但很快发现中餐不是饮食优选。


澳洲人饮食清简,很多人家从不煎炸,油烟机吸力普遍不强,中餐油烟太大,容易弄脏。况且中餐食材繁杂,配齐一桌菜可能要跑几个地方,而烧好一桌菜则很可能要起几次油锅。对于学业紧张或者工作繁忙的专业人员,业余时间可能还忙着充电提高,每天这么吃,还要不要做别的了?


  • 图为国外顾客抱怨中餐馆味精过多,商家对此作出回应。所以说中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的。(翻译:别要求我们不放味精,因为我们只有这个,感谢配合)


而澳洲超市那些优质的牛羊肉,深海鱼,新鲜的虾蟹贝类,也不见得适合煎炒烹炸。更重要的是,既然压力大这一点不可改变,那就更应该在可以改变的方面入手,照顾自己的健康。


西式餐食相对少油烟,少油盐,多生食蔬菜,对健康更为有益。于是我开始因地制宜改变习惯,炙鱿鱼、白灼虾、烤羊排,搭配各色各样的新鲜杂菜沙拉和奶酪,轻省又美味。


  • 一只澳洲龙虾连200人民币都不用


  • 多在澳洲海滩走走,说不定晚餐就有着落了。


与此相比,在夜排档非要吃和牛,在国外郊区非要吃油条豆浆,不显得顽固又老土么?也许因为自己饮食清淡健康了,有时也想反问那些友人,吃着来路不明的油做的菜,调料浓烈掩盖本味的小龙虾烤鱼火锅,真的那么爽么?



吃来吃去还是中国菜最好吃?别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16 小时前
国际家居  ·  极简与侘寂的克制平衡
16 小时前
凤凰卫视  ·  设计家 | 海盗船旁有“蜂巢”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