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地说,国产家庭伦理剧一直都是重灾区。
大部分剧不是用力过猛,就是严重悬浮失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都挺好》的诞生才显得难能可贵。
作为“一家之主”,母亲的去世让所有潜藏的危机彻底暴露了出来。一个虽然殷实,但早已摇摇欲坠的家庭立刻开始分崩离析。
当我们走近这奇怪的一家,就能发现,这个家里几乎囊括了中国家庭的所有问题:妈妈重男轻女,丧偶式育儿;爸爸甩手掌柜,最终“老无所依”;大哥无视妻儿,不懂平衡家庭与父母的关系;二哥啃老成性,妥妥的巨婴一枚;小妹长期不受父母重视,甚至被迫“离家出走”,最终虽然取得了事业成功,但却几乎丧失了所有亲情……
在《都挺好》里,观众不仅可以对号入座,还能在寻找槽点时各取所需。再加上侯鸿亮、简川訸为首的制作团队对质量的保障,以及姚晨、郭京飞、倪大红等人的高超演技。这些因素都促使《都挺好》热度一路走高,成为了公众话题。
“坚挺的”苏明玉和“反转的”苏明成
艺恩数据显示,《都挺好》上线第二周,播映指数就跃居剧集第二位,其中好评度和观看度分别为84.6和84.2,均列同期剧集第一位,收视率也已经破1。这也正面说明了观众对于这部剧的认可度。
从感观判断,苏明玉和苏明成这两个人物是舆论和观众最集中的关注对象。特别是苏明玉,面对这家里严重的性别歧视和“双重标准”,苏明玉最终选择了和原生家庭分道扬镳。
在女权觉醒的今天,剧中呈现的价值观显然严重的挑战了观众们的底线。加上姚晨的倾情演出,大部分观众都对苏明玉抱有极大的同情,也对她做出的选择表示了支持。
数据显示,《都挺好》收视性别比例达到了27:73,观看年龄上也以85-95年出生的观众为主。这一代女性可谓是当今中国女权主义的引领者。虽然没有多少人真的有过苏明玉这样的经历,但却大多数人也都生活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婚姻难以给足安全感,事业虽然是无奈中的选择,却依然是一种寄托。虽然这种生活依旧谈不上多令人满意,但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选择。
可以说,苏明玉的遭遇直接打到了现代女性的痛处,也更能引发大家的共鸣,让相应群体更愿意借此抒发自己的感受。对比于同档期的其他剧,如《老中医》《芝麻胡同》《逆流而上的你》等等,《都挺好》显然更具话题性,加之有不错的口碑,该剧最终借助女性完成了效应的增强。
从弹幕数量来看,在11300多条热门弹幕中,提及苏明玉的有927次,是苏明成(116次)的8倍。
除了苏明玉,《都挺好》在其他角色塑造上也非常成功。其中,郭京飞扮演的苏明成最为典型。全剧刚开始时,苏明成的“妈宝男”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压榨父母,欺负妹妹(甚至后面对苏明玉大打出手)都让观众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他同时却也对老婆百依百顺,当老婆决定还钱时,虽然满心不愿意,但也会坚决执行。说起和父母的关系,苏明成似乎也是最“正常”的一个。这些都让观众体会到,苏明成并非坏人,只是一个习惯了朝家里要钱,而且还没长大的孩子。
另外,倪大红饰演的苏大强,高鑫的苏明哲也都很有典型意义。苏大强在老伴过世后,虽然获得了“自由”,但生活却失去了条理,并且由于长期的位置缺失,难以和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苏明哲则更像是一个“直男癌”,从不关注的妻女的感受。虽然嘴上说养育父亲是长子的义务,但在他看来,赡养老人更像是一项“面子工程”。这些都引发了观众的大面积吐槽,以及对“大嫂”的同情。
可以说虽然都是剧中人,但这些人物却都非常典型,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都有相当大的对应群体,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社会讨论。
家庭伦理剧数量众多,同质竞争异常惨烈,如果想在热度上有所突破,就要以真实性为基础,并增加话题性。《都挺好》能够在真实的展现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同时,让观众对于儿女与原生家庭关系、爱情和亲情关系等产生思考,这些都是其远远超过大部分伦理剧的地方。
更多文娱产业资讯,可进入小程序了解!
【艺恩网】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