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周7月13日,暴风集团发布2018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变动-672.34%至-640.54%,上年同期盈利1572.49万元。
但是暴风集团对此也做出了解释:
公告称,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为互联网电视业务处于业务快速拓展期,为了积累用户,进一步抢占互联网电视市场份额,保障暴风电视能够顺利完成业务目标,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成本费用增加。
同时公司互联网视频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影响了公司整体利润水平。2018年上半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600万元至700万元。
而除了这个,暴风集团这一年来就没消停过。
就拿最近的股票冻结事件来说吧:
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持有的327万股股票被冻结,占公司总股本的0.99%。
后来又有来自外界对于公司财务的质疑:
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发文称,暴风集团通过精巧的股权结构安排,骗过合并报表会计准则,将母公司权益占大头的子公司盈利丰厚,而让那些少数股东占大头的子公司发生巨额亏损。
01
早前的暴风TV,曾经风靡一时,暴风集团有多重视这个业务呢?
今年初,暴风集团董事长冯鑫提出了2018年“All for TV”的集团战略,聚焦TV业务发展,并提出要在2019年将TV业务整体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
然而从财报来看这个业务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多大起色,即使是在去年,就已经呈现出了下滑趋势。
船长看了一下2017年财报,
去年暴风电视销量为84万台,低于此前的200万台销量目标,相比2016年的销量只增加了4万台,而主营电视业务的公司暴风统帅2017年营收为13.45亿元,净亏损3.2亿元。
但是到了今年5月,它的月销量创下上市以来月销量的最高记录,预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至6.62亿元,同比增长17.22%至18.11%。
02
暴风集团的前世今生
:
实际上暴风集团最早是暴风影音,是当年冯鑫从周胜军手里以1200万收购暴风影音。
相信对于暴风影音大家绝对不陌生。
当年的成绩可是在这儿的:暴风集团在2015年上市后,也变成了一个“妖股”。40天里,暴风科技拿下36个涨停板,股价从发行价7.14元暴涨至307.56元,市值飙升到369亿元。
但是,三年时间过去了……现在暴风的股价大家可以看一看。它股价最高时候的123元/股,到现在的13元……差不多跌了90%。
03
那么暴风集团这些年又经历了什么呢?
1、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版权保护的大冲击。最早的暴风影音作为一个播放器,在产权/版权保护还没有那么盛行的条件下还是很有前景的,但是近几年包括爱奇艺等在内的都买断了版权,进一步压缩了暴风影音的生存空间,明星产品的生存空间断崖式下跌导致暴风影音无力回天,渐渐开始了消沉。
2、而后暴风影音的逐渐淘汰使得管理人将目光投向了硬件产品。
于是就有了今年4月出货量9万台的暴风tv,同比增长602%,是互联网品牌电视全国第二名。
看上去增长速度还可以,但是差距还是有的:大家看个表就知道了,比方说海信的5月零售量是41万……但是姑且咱们说后生可畏,可能会后劲十足。
暴风集团2017年年报显示,暴风电视销售商品收入高达12.83亿,占总营收的67.02%。
收入听上去挺高的,但是成本也有点高,大概是13.75亿元,最终导致毛利率为-7.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