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财经汇
🎗请点击下方+关注,阅读创业致富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财经汇

22年来,他只卖一样产品,去年销售额67.5亿,每个人家里都有……

创业财经汇  · 公众号  ·  · 2017-07-21 08:10

正文

创业投资好助手,全球财经资讯!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ceo-com-cn)

Reading

22年来,低调的阮立平是如何跟一块插线板较真的?



/

| 《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坤 | 米娜 摄影 | 邓攀


进入3月份,慈溪的雨水多了起来,天气变得潮湿、阴冷,阮立平在脖子上围了一条蓝灰色的围巾。除了这条围巾,他身上再没有了任何装饰性的东西,他连手表都没有戴。“简单一点,蛮好的!”他微笑着说。


阮立平是一个喜欢简单的人。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一组沙发,几乎没有其他显眼的摆设。一面靠墙的地方倒是有一组大书柜,但其中大部分的格子都是空的,你看不到琳琅满目的书籍和奖杯之类的东西。


但是,一个能把一块简单的插线板做到极致的人,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虽然他喜欢极简的生活方式。


阮立平,浙江公牛集团董事长,中国最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之一。他在22年前创立的公牛品牌,已经成为中国插线板或者插座这个行业里的绝对标杆和龙头企业。在 很多年里,阮立平和他的公牛集团都心无旁骛地只专注于这块插线板,从一开始的小家电到后来的房地产、金融等历次风口,他无一例外都错过了。


尽管错过了很多暴富的机会,但命运已经给了阮立平丰厚的回报,他的公牛电器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很多人眼里,插座就两种,一种是公牛品牌的,一种不是公牛品牌的。如今,普通人家里随便拿出一两个插座,就能看到公牛家的产品。


现在,公牛电器已经从插座进入了墙壁开关、LED基础照明和数码配件等领域,但阮立平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多元化,因为这几类产品之间具有强关联性,是基于自身优势的一种产品延伸。他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将自己框在了民用电工这个圈圈里。未来,他也绝不会跨出这个圈,去进入其他领域,因为他觉得现有领域还远远没有做透。


即使是在现有领域,竞争也越来越强,不仅有本土的正泰、德力西这样的老对手,还有西门子、施耐德这样的国际巨头,而最给公牛带来压力的,还是小米、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的跨界“打劫”。不过,阮立平本人并不着急。“我们并不在意一时的得失,因为我们是要走远路的人。”他说。





匠人



当被人称作中国最有工匠精神的人之一时,阮立平谦和地微笑着说:“这么说不太合适。”温和的笑容,这是阮立平招牌式表情。


本刊摄影记者给他拍照时,让他握拳托住下巴,眼睛看着前方,他觉得不好意思,希望快点结束。“要不先这样吧?”他温和地微笑着说。采访结束后,他看了看办公室墙上自己一周的日程安排,然后要求他的助手将第二天的安排调整一下。“你看这样行不行?”他温和地微笑着问他的这位下属。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老板从来没有跟人翻过脸。”一位公牛电器的中层管理干部告诉本刊记者,即使阮立平和下属有不同意见,他也从来不说“你是错的”、“你应该……”之类的话。“他会先说‘这个问题我们先这么看’,再摆出理由,然后问‘你说是不是’?”阮立平自己也承认,他的性格随他的母亲,是一个温和的人。


但是,你很难拒绝这种温和。我们的摄影师最后不得不提前结束了拍摄,那位办公室的小姑娘最后也拿笔将墙上的日程表改过来。而那些业务上的交流,最终下属们可能还是接受了老板的意见。从某种角度来说,阮立平其实并不是一个那么“温和”的人。 他走路的时候迈的步子很大,和你握手时会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你的手几秒钟,这些都显示出他内心强大的一面。


温和只是个人修养的一种表现,这个外在的面具掩盖着一个坚硬的内核,这个内核里隐藏着公牛电器成功的秘密。


尽管阮立平在采访中尽量回避“工匠精神”这个词,但好几名公牛电器的员工都向本刊记者证实,老板一直在公司里提倡发挥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


没有传送带的“精益小线”,效率低但能保证产品品质。


在公牛电器有两种生产线,一种是大线,一种是数量更多的小线。大线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流水线,25个人一组;小线又叫精益小线,一组只有8个人。这种小线没有传送带,一道工序只在切实完成之后,产品才会被传递给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员工。从效率上看,小线根本没法同大线比,但阮立平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从小线出来的产品在品质上会更有保证。


为了品质,公牛电器可以不计成本。公牛集团负责战略企划的副总裁刘圣松给本刊记者讲了一个例子。在公牛电器生产一款苹果手机数据线时,发现这种数据线最容易折的部位是靠近插头的地方,于是公牛电器特意在这个部位加了一层塑胶作保护。但研发人员紧接着又发现,时间一长,这层塑胶和数据线本体之间容易出现缝隙,从而影响美观。最后,公牛电器采取一体注塑的办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与此同时成本也上升了不少。


阮立平在讲述早年创业经历时也透露了一个例子。在他最开始成立公牛电器的时候,市场上几乎没有合格的开关。公牛电器没有像其他品牌一样选择退而求其次,而是宁缺毋滥。公牛电器最开始推出的几款产品都是没有开关的。“没有好的,那就不用,反正绝对不用次品。”他说。


这种“绝不凑合”,将事情做到极致的“匠人”气质在公牛电器的生产车间里随处可以感受到。 在数码配件生产车间,每位进入的员工和来访者不仅要换上特制的工作服、帽子和鞋套,在门口还要像坐飞机时那样经过一次安检。这里面的每一件产品在出厂前都要经过高压、老化等四大功能测试,具体的细分测试项目有22种。在车间的楼道里,每一级台阶上都贴着“高品质才是硬道理”、“意外是可以预防的”之类的标语。


每一件数码配件产品在出厂前都要经过四大功能测试,22项细分测试。


公牛电器的“匠人”气质还体现在专注上。从1995年成立一直到2008年的13年里,阮立平和他的公牛电器和插线板卯上了,只做这一个产品。在那些年里,诱惑其实很多。比如,当时是中国家电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慈溪当时也是全国的三大小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公牛电器的经销商基本都同时卖那些小家电。很多经销商都劝阮立平做小家电,保证只要他做出来,就能帮他卖掉。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些好意。后来房地产开始火了,这两年金融又成为了风口,但他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一行就要把它做透彻。”阮立平觉得,在一个熟悉的行业都没做好,就跨入另外一个不熟悉的行业,肯定更做不好。


2008年,在已经成为插座行业老大很多年之后,公牛电器开始进入墙壁开关领域,并很快成为了这个行业里的第一。后来,公牛电器又相继进入LED基础照明、数码配件领域。


阮立平称自己进入这些领域并非盲目。“我们首先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画一个圈,把自己圈在这个地方。”等自己在这个圈子里做成了老大之后,再给自己画一个更大的圈。而且,这些圈都不是随便画的,都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所画的。比如开关,公牛电器只做墙壁开关,LED灯也只做用户装修时必须由电工来安装的基础照明灯,那些吸顶灯、台灯以及其他装饰性的灯具,都不在公牛电器的考虑范围之内。至于数码配件,更不是什么都做,公牛电器做的只是数据线、充电器等和用电强相关的配件。


阮立平已经给自己画了四道圈了,现在最大的一个叫民用电工。他暂时还没考虑什么时候去画第五个圈,因为“之前的圈还没完全做透”。


“我们要走很远的路,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着急。”他说。




走远路



在这条路上,阮立平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


上个世纪80年代,阮立平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后,进入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端起了“铁饭碗”,但他却志不在此。


阮立平出生于商业气息浓厚的浙江慈溪,从小看多了、听多了之后,他说自己也喜欢上了做生意。在工作期间,他就偷偷卖过猪肝、核桃这样的小东西,还第一个在慈溪引进了草莓。再后来,他就干脆辞职回慈溪办起了插座作坊。


现在的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阮立平在当时会选择做插座这么个冷门的行业。但在他自己看来,选择这个行业是必然的。在当时,慈溪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插座集散地,当地出现了几百家插座家庭作坊,这就带来了很多先天的优势,比如及时的市场信息和塑胶、五金之类的配套产品。“在这个地方做插座就是容易。”他说。


但是,要把插座做好却并不容易。


当时这些家庭作坊生产出的插座普遍质量不好,样式花里胡哨,五颜六色,虽然中看不中用,但却能卖出好价钱,典型代表就是当时卖得最火的一个叫“神座”的牌子。这个牌子的老板公开宣称,要“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利润”,但阮立平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钱有两种,一种是现在的钱,一种是以后的钱。如果你局限于只赚现在的钱,那你可能就没有以后。” 阮立平选择了赚以后的钱,他在当时第一个提出要做“用不坏的插座”,选用真材实料,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将外观设计得简洁实用,颜色也以白色为主。


对品质的高规格要求很快让阮立平的插座脱颖而出,虽然他的插座要明显比其他插座更贵,但还是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从那时候起,阮立平就有了品牌的意识。他注册了“公牛”这个商标,还开始有意识地推广这个品牌。没钱去在电视、报纸上做广告,就请人去周边刷墙壁广告。公牛电器还是行业里第一个通过产品认证的企业。当时的认证还不是3C认证,而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的长城认证。


这些努力很快见到了效果,几年之后,公牛插座就成为了行业的老大,而当年的老大“神座”已经不见了踪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