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在12月7号做了一个《全球价值投资与时代》演讲,里面有一段话,很有同感:
“宏观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接受,微观层面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这是作为价值投资人的基本态度。世界是客观的存在,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愿望、臆想或主观判断而改变。
我们的投资就是要Take the world the way it is, not what we wish to be, what we want to be. It is what it is, take it(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而非我们所希望的,也非我们所想要的。一切如其所是,坦然接受)。 在此前提下,在微观层面、具体公司上有所作为。“
-------------------------
我觉得绝大多数职业投资人,接受过的培训都是一样的:“不要去想世界应该这样,还是应该那样,而是要去想这个世界如果变成xxx样,我们该怎么应对。“ 从我上班的第一天我的师傅就这样教我的。
投资人这个群体,很多时候要训练自己“没心没肺”——这里指的不是没有公德心或者没有良心,而是要让自己摒弃“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思维。一个宏观冲击过来,我们觉得应该怎样毫不重要,如何应对才重要。
但李录毕竟是那个李录,还是带着一些儒家士大夫的思想钢印,在这篇接近3万多字的演讲中,他提了很多对国内的建议,其中大部分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里都出现过,剩下的则是贴合时事,极尽委婉。
“宏观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接受,微观层面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这是作为价值投资人的基本态度。世界是客观的存在,它不会因为我们的愿望、臆想或主观判断而改变。
我们的投资就是要Take the world the way it is, not what we wish to be, what we want to be. It is what it is, take it(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而非我们所希望的,也非我们所想要的。一切如其所是,坦然接受)。 在此前提下,在微观层面、具体公司上有所作为。“
-------------------------
我觉得绝大多数职业投资人,接受过的培训都是一样的:“不要去想世界应该这样,还是应该那样,而是要去想这个世界如果变成xxx样,我们该怎么应对。“ 从我上班的第一天我的师傅就这样教我的。
投资人这个群体,很多时候要训练自己“没心没肺”——这里指的不是没有公德心或者没有良心,而是要让自己摒弃“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思维。一个宏观冲击过来,我们觉得应该怎样毫不重要,如何应对才重要。
但李录毕竟是那个李录,还是带着一些儒家士大夫的思想钢印,在这篇接近3万多字的演讲中,他提了很多对国内的建议,其中大部分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里都出现过,剩下的则是贴合时事,极尽委婉。